首页

第41节:第七阙 秋月簌簌冷(3)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杨策深深一怔,自然明白她的弦外之音:败给匪贼,只因顾及公主的安危。若是稍有不慎,公主便有损伤,甚至伤及性命。

为她点破,杨策索性直言道:“此乃臣义不容辞的职责,公主勿放心上。”

宁歌勾唇一笑,“我放心上了么?”

杨策再次怔住:公主反复无常,不是常人所能自如应付的,自己也差点儿着了她的道。旋即敛神道:“如此甚好,各不相欠。”

“叩见太后!”殿外传来整齐而恭敬的叩见之声。

“臣参见太后!”杨策顿首拜见,语声沉稳,并无一丝慌张。

华太后徐徐走来,绵长朱色裙摆拖曳在地,迤逦出端然凤仪,金玉凤冠上纯白珠玉随着行止轻轻摇曳,于浮金般的阳光下些微刺眼。她扫了杨策一眼,微笑道:“杨将军也在这里,皇儿,在聊什么?”

宁歌丝毫未动,面上的笑意浮光掠影,“杨将军问候儿臣的伤势,这会儿母后怎的闲了?”

杨策按剑道:“臣要事在身,先行告退。”

华太后望着女儿,点点头,杨策自行转身离去。凤瑶殿前庭,母女默默对视,数名宫娥静静侍立,化为秋日午后的一抹素淡景象。

华太后在榻旁蹲坐下来,凤颜浅笑,“皇儿,这些日子可觉得好些?”

宁歌缓缓斜过双眸,“母后还不想罢手么?”

华太后微有一愣,旋即握住宁歌的手,眉目间盈满笑意,“皇儿越发与母后相像了,言行高深莫测。”

宁歌神色清如秋水,眼波冷凉,“儿臣只要母后一句话,罢手,还是不罢手?”

华太后站起身,负手望天,“母后知道,你想保住萧顶添一命,可是,皇儿,你知道吗?留他性命,后患无穷。”

金光烁烁,华太后身姿昂然,浮金镶于周身,恍若神明。然而,朱色嗜血,凤袍为刃,胭脂铁腕亦能脚踏朗朗乾坤。

宁歌情不自禁地瞻仰,恍恍失神,“如今他已无羽翼,怎会后患无穷?”

华太后的嗓音坚硬如石,“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便会明白其中关键。皇儿,此事你无需操心,好生静养。”

望着母后的朱色身影转出殿门,宁歌的眼眸渐渐冰凉。

秋夜凉,风萧瑟。

冷风呜咽,车声辘辘。随着一声吁吁之声,车驾慢慢停歇。

杨策一蹦而下,掀开帘帷,“到了,公主请下车。”

一抹墨色倩影自车厢走出来,搁在杨策的手腕上跳下车驾。夜风扫过,墨色披风飞扬而起,如鸟展翅,宁歌紧紧闭眼,躲过风沙侵袭。

素颜裹在风帽中,在墨色披风与浓黑夜色的映衬下,宛如月下聚雪。身姿伶仃,仿佛一阵强风便能卷走。不经意间,杨策不自禁地伸手拉紧她的披风,适时,宁歌睁眼,冷颜愣住。

她眸心凝定,并无一丝波动。

他双臂僵硬,剑眉飞拔入鬓。

其实只是极短的一瞬。杨策垂首,退至一旁,宁歌径直前行。

此处乃皇城外关押死囚的牢狱,门楼微有巍峨之象,朱漆剥落,青砖严严,灯烛飘摇,肃风凄紧。

杨策出示令牌,两人得以顺利进入狱牢。

牢内潮湿阴暗,弥漫着一股腥臭的腐烂气息,令人几欲作呕。岩壁上烛火幽明,似乎诉说着牢犯的骇俗罪恶与牢狱凄凉。铜墙铁壁,精钢大锁,牢犯听闻脚步声,纷纷扒在铁栏上观望,衣衫褴褛,面容脏乱不可辨。

转过两个弯,终于来到最深处的一间牢房。两名带刀看守狱卒见到令牌,立即下跪:“参见将军。”

杨策示意狱卒叫醒牢中犯人,狱卒呼喝了几声,那蜷缩在角落里的脏污之人慢慢地支起身子,抬眼看向牢外两位访客。此人正是匪贼蒙面男子,如今白色囚衣覆身,头发散乱,遮了大半个脸,依稀见得面容脏黑,与那日的强悍汉子判若两人。

杨策举手挥退狱卒,低声道:“此人名为高风,洛阳人氏,并无亲人。高风,牢里大半月,还习惯吗?”

高风不发一言,望了须臾,复又垂首。

宁歌摘下风帽,“高风,你不认得我了么?”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