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5 财富的本质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黄春兴

本课要点

* * *

1.欲望种类的增加如何驱动社会财富的创造?

2.富裕之外,我们还会追寻什么?

3.讨论文明与种类丰富的最终消费品的关系。

我们在“财富的种类”一课中提到,知识、信仰、友谊、宁静等常被视为真正的财富,因为它们接近于个人的最终消费品;至于被视为炫富的财富的货币、票券、贵金属、地产等,则必须经过再交易才能为个人换取最终消费品。但不论是真正的财富还是炫富的财富,它们都被视为“财富”的原因在于它们都属于能满足个人欲望的手段,并且这些手段并非日常用语中的抽象词汇,而是可以收藏的真实存在的事物,不论它是有形的黄金还是无形的友谊。

由此,我们理解了财富的两种本质:第一,它可以直接满足人的欲望或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取得满足个人欲望的最终消费品;第二,它在消费前以某种贮存方式被收藏着。这两类财富,就像我们家里的米仓和保险柜,前者随时提供大米供我们煮饭,而后者只能随时提供金钱,但我们可以用钱去市场买大米。

先简单说一下第二种本质,这种本质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存量”,是一种时间性的概念。财富是一种存量,不论是黄金还是友谊,都会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而使其数量不断地增加。相对的,随着每天的提用或毁损,它的数量会不断地减少。但是,只有在个人的欲望不变时,真正的财富的数量的增加才有意义;否则,如果友谊变质或信仰改变,以及知识过时等,那么即使累积再多的数量,该财富的价值也会消失。

所以,对住在远离尘嚣之地的农民来说,米仓比保险柜便利许多;但对住在隔壁就是超市的城市中的人来说,米仓的便利性不再存在。超市的发展让家里的米仓缩小成米桶,甚至只剩下几包方便面。这种发展同时也大幅提升了食物的新鲜度和多样性。有了超市,我可以这几天吃米饭,接下来几天吃面,再接下来几天改吃汉堡或炸鸡——只要我口袋里装有从保险柜里拿出来的钞票,当然,现在用的是信用卡或电子钱包。

市场的发展改变了这两种财富的相对便利性和多样性,也迫使真正的财富失去了传统上被过度渲染的价值。一百年前,个人得先练得一手好琴艺或好歌喉,才有能力沉醉于音乐飨宴,但在影视市场发达的现代社会,你只要泡杯咖啡,就能躺在沙发上尽情享受。市场的发展不仅让炫富的财富有能力换取真正的财富,还能满足真正的财富无法满足过的新欲望。

人类的欲望属于天性的很少,或者说那只是很泛泛的说法而已。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到2岁的幼童就想用手机给奶奶打电话,5岁的孩童就想去麦当劳吃薯条。当然,有人会说幼童想听奶奶的声音本就是“天性”,但在手机出现以前,伴随这一天性的是另一天性——期待,而现在伴随这一天性的则是一种“新的天性”——实时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天性”,而这种“新的天性”需要炫富的财富去支撑。当然,追求物质财富可以说是人类的共同天性,但在物质财富之外,尤其是西方文明追求的个人的自由、尊严、优雅等,几乎都不属于人类的原始欲望。

在经济学用语里,天性就是欲望,或是为满足欲望而产生的行为与态度。如果欲望会随时代演化,天性也会跟着演化。当然,演化未必意味着演进。但是,哈耶克却大胆地给文明的进步下了一个定义:“文明的进步是个人欲望种类的增加,以及个人能够从社会中让欲望得到的满足的成本的下降。”在他看来,我们不必过于强调不同文明的独特性,而更应该强调的是如何去扩展个别文明内容的丰富性。固守于可供满足欲望的内容和品类稀疏的文明,绝非一个社会的福祉。

如果文明意味着欲望种类可以更为丰富,那么个人根本无法独立为自己提供这么多种类的最终消费品,他必须仰赖其他人的大量专业化的供应。经由分工和交易去满足个人不断丰富的欲望是市场的逻辑,而支撑它的那些财富更多的是个人不断累积的炫富的财富,而不是那些可以直接消费的真正的财富。

思考

1.若从哈耶克的文明进步观点来看,你会如何比较西洋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

2.请从你的个人欲望中,找出两项你认为是科技文明带来的欲望。

资料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宪章.玉生,冯兴元,陈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