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6 消费者主权比想象更具威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黄春兴

本课要点

* * *

1.为什么说消费者主权比想象更具威力?

2.为什么先有了城市贸易才会出现创新?

市场在汇聚了消费者对商品买或不买的选择,也就是在展现消费者主权后,便决定了哪些商品该下架而哪些商品可继续存在。不同商品在市场中的数量消长决定了不同产业的相对规模,也决定了我们的消费方式和居住方式——城市和乡村的分别。

这一讲将以“消费者主权”来重述简·雅各布斯有关美国城乡产业发展最自豪的论述:“不是先有农业才有城市,而是先有城市贸易,然后从创新中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

雅各布斯是20世纪著名的城市规划师,她在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许多看似堂皇的城市政策,实际上完全无视居民的需求。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会让城市失去创造新工作和新产业的源泉,终而步向停滞或衰颓。2007年,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居民为了纪念她,发起了“随雅各布斯散步”活动,呼吁居民走出去看看自己住所附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2017年,全球已有超过140个城市响应并参与这项运动。

雅各布斯在解释上面的论述时说道:“并非农村生产有了剩余才拿到城市去销售,而是城市的贸易兴旺促使企业家到农村开辟农场或牧场以扩大生产。”类似的,为了供应城市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才会在郊区出现生产生活用品的工厂。她以“媚登峰”内衣为例。纽约市的女裁缝师罗森塔女士设计出一款内衣后,先在哈德逊河畔设厂生产,后来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她才把工厂搬到劳动力和土地都较便宜的乡村。于是,我们便看到乡下有了一家生产“媚登峰”内衣的工厂。

我们看到乡村有一座工厂,又看到卡车将工厂生产的内衣运到城市,一般不会觉得惊讶,也不会认为那些内衣是乡村的“生产过剩”。我们很清楚,那是设在乡村的生产工厂生产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稍大的农场和运送农产品的卡车,就认为那些农产品是乡村的“生产过剩”呢?雅各布斯说:“为什么我们都忘了乡村的消费需求是很简单的?再者,那些运到城市的农产品,有很大比例都不是农村居民喜爱的消费种类。”

简单地说,不论是工厂、农场还是牧场,那些稍具规模的生产主体都是从都市搬迁过去的,原因是它们在城里的作坊或小工厂无法适应消费需求的增长。没错,乡村原先也有零散的几家农户,但它们在自给自足情况下的产出量还称不上是“农业”(一种产业);直到城市的小作坊搬迁到乡下,变身为稍具规模的农场后,才算有了一定规模的农业。随着贸易的增长和生产工厂的不断搬迁,城市的外貌也逐渐成形:旧商品逐步退出市场,产业结构转向服务业,同时新商品又不断出现。分工、搬迁和创新构成了城市和乡村互动的发展过程。

当城市把作坊或小工厂搬迁到乡村后,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城市的土地却被空了出来。这两项被闲置下来的生产要素,正好可以用来支持产量还不大的新商品的生产。新商品未必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在城市的大市场中总会有从竞争中胜出的新商品。消费者对胜出的新商品的偏爱是远超过旧商品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对新商品的需求会增加,而对旧商品的需求会减少。于是,农村工厂的产出必须减少,而城市小作坊的产出必须增加,这种新旧交替的趋势若持续发展,新商品的生产将再度从城市的小作坊迁移到乡村的工厂。

上边的内容重述的是雅各布斯对城市和乡村互动发展过程的论述。城市人口众多且居民聚集,其市场规模远非乡村能比,因此,城市不仅创新能力强,消费者主权的表现能力也强。换言之,在城市的市场里很容易发现新奇古怪的商品,而且城市庞大的消费者主权会不断地淘汰不受多数消费者喜爱的商品。创新能力和消费者主权交织,新的商品将一波一波地出现,每一波出现的新商品都将因消费者需求的增加,而不得不将生产工厂从城市搬迁到乡村。

雅各布斯研读过地理学、考古学和政治学,但幸运的是,她选择从经济学角度去论述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发展过程,并且也留下了这样的名言:城市因贸易而创新,又因创新而伟大。

思考

1.请简单重述简·雅各布斯所陈述的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发展过程。

2.请清楚指出“消费者主权”在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和乡村互动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资料

1.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夏道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2.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