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章:苏东坡应该进修战略管理(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这时诸葛亮又做出第二个错误决策--身为总司令却执行运输补给的参谋作业,带着五千人亲自运送粮草回去。此时,司马懿与二子司马昭,带领十五万大军,迅速前往西城。司马懿以如此大规模的军力,亲自带兵攻击此城,为何?他得到什么情报?

他不是为了夺取粮草,而是因为诸葛亮正在西城,才决定展开如此迅速而重大的军事行动。只是他没有想到诸葛亮如此狼狈不堪,守兵只有二千五,陷入逃战皆难的困境。还好诸葛亮创意地逆向思考,故意大开城门。既然司马懿已经充分准备而来,为何他临时配合诸葛亮,不揭穿他的骗局?他完全可以派出一千士兵直攻城门,迅速抓获在城门上弹琴的诸葛亮,即使中计,损失也有限;若是成功,战局将定。顶开城门,城外还有十五万大军!只要抓到蜀军最高指挥官,接着就可迅速进兵入蜀,攻克成都。从西方的赛局理论分析双方行动方案,司马懿的紧急退兵非常不合情理。猎狗为何不奋力去抓咬草原上最后的一只野兔?

诸葛亮、司马懿以异于常人的“逆向思考”思维模式,巧妙运用“知彼知己”攻心谋略,共创双赢局面。如果魏军的主帅换成司马昭或张飞,孔明一定死于西城,而司马懿“三国归晋”的愿景也将永无实现之日。两位主帅在此战役,各以不同的思维模式去揣摩对方的内心,其投资报酬率(Payoff Table),利用赛局理论(Game Theory)中最广为人知的“囚徒困境”分析后,我们可以知道司马懿该攻不攻,装笨退兵了。为何?

18.答案在空城计之前

司马懿内心的缜密思维答案藏在前面的第九十一回。当时他的主子曹丕40岁,在位七年去世,年轻的曹睿继位为大魏皇帝。诸葛亮表示:“曹丕已死,小儿曹睿即位。对方的所有部属都不是对手,只有司马懿深有谋略,现在拥有雍、凉的兵马,倘若训练完成,必定会是我们的大患。”

曹睿猜忌位高权重的司马懿。诸葛亮利用对手老板的心理弱点,密遣手下人到洛阳四处造谣,说司马懿看不起年轻没有军事经验的老板,有取而代之的叛逆意图,想使司马懿死于曹睿之手。结果曹睿中计大惊,其他政敌也趁机打落水狗。有的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诛之。”有的说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幸亏有人看出这是诸葛亮散布的谣言,结果司马懿解甲归田,侥幸逃得一死。诸葛亮听到后非常高兴地说:“如今司马懿既已中计遭贬,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