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第一節上黨雄風
1945年8月25日,太行山腹地黎城縣長甯村外。一架美制運輸機帶着巨大的轟響降落在這裡的臨時機場上。從飛機裡緩步走出了面帶笑容的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和政治委員鄧小平。跟他們同機到達的,有副司令員滕代遠、副政治委員薄一波、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張際眷,以及他們的部屬陳赓、陳錫聯、陳再道、王近山等,還有準備轉道奔赴其他戰略區的負責人陳毅、林彪、肖勁光等,總共21人。
劉伯承、鄧小平采取不尋常的方式從延安急返太行,為的是組織指揮即将進行的上黨戰役。
抗日戰争的烽火剛剛停熄,國民黨、蔣介石就迫不及待地向人民搶奪勝利果實。他們以同中共進行和平談判為掩護,從大後方西南、西北調動大軍,向華北、華中、華南各解放區陸續開進。對華北,他們指使第一戰區胡宗南,第十一戰區孫連仲,第十二戰區傅作義和第十戰區李品仙等部,分别沿同蒲路及正太路、平漢路、平綏路和津浦路4個方向逼進。企圖奪取華北各大城市、鐵路幹線和戰略要點,進而占據東北,并以此迫使中共在即将舉行的重慶談判中作出更大讓步。與此相策應,第二戰區閻錫山部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率4個師及一個挺進縱隊(相當于師)陸續侵入了晉冀魯豫根據地的腹地長治地區(古稱上黨郡),占據了長治及其周圍的襄垣、屯留、長子、潞城、壺關等6城。企圖以此為插入晉冀魯豫根據地的一個楔子,爾後把晉冀魯豫軍區主力逼到山區予以消滅。
中共中央及時識破了國民黨、蔣介石的陰謀。在準備與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的同時,提出了堅決反對内戰和切實做好相應準備的方針。根據這個方針,中共中央軍委和晉冀魯豫軍區決定組織上黨戰役,消滅入侵長治地區的閻錫山部隊。戰情緊急,一切都在快節奏中進行着。下了飛機,劉伯承、鄧小平徑直趕回赤岸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駐地。見到闊别兩年的村莊、院落和熟悉的人們,劉伯承心裡不免湧起一種親切和喜悅的感覺。可一想到肩負的重任,他不由得加快了步伐,急奔作戰室。參謀們圍攏過來,向他簡要彙報了長治地區的敵我态勢。閻部史澤波以軍部率第六十八、第六十九師主力及暫編第三十八師一部守備長治,兵力約萬餘人;以挺進縱隊一部結合部分保安部隊守備長子、屯留,兵力分别約為2000餘和1000餘,襄垣、潞城、壺關則以保安部隊守備,兵力都在千人以下。太行、太嶽、冀南各軍區一面攻擊當面之敵,一面集結主力準備參加上黨作戰。
聽完彙報,劉伯承要通了李達參謀長的電話。李達正在武鄉段村指揮攻打日僞據點。劉伯承要他繼續指揮部隊攻下襄垣,在北面打開一個缺口,并就地集結太行軍區部隊主力,以便會合太嶽、冀南軍區部隊進行上黨作戰。
第三天,劉伯承、鄧小平召開會議,部署上黨作戰。鄧小平說,根本問題是抗戰勝利果實落到誰手裡的問題。蔣介石、閻錫山伸手來搶,決不能讓他們搶走。劉伯承說,國民黨軍隊沿鐵路四路開進,四個爪子伸開向我們撲來了。人家的足球向我們華北解放區的大門踢過來了,我們要守住大門,保衛華北解放區,掩護東北部隊作戰略展開。本戰略區的主要任務是粉碎國民黨軍隊在平漢、同蒲兩個方向上的進攻。但敵人入侵上黨,我們如芒在背,背上有一把刀子,背脊就發涼嘛。如不迅速殲滅上黨之敵,待國民黨軍主力南來時,我們将腹背受敵。說着,他手指陳赓、陳錫聯、陳再道:你們“三陳”都在這裡,這就是本次戰役的基本力量。鄧小平接着說,你們馬上回到部隊進行戰鬥動員。上黨戰役的決心就此定下。
29日,劉伯承與鄧小平、滕代遠、張際春緻電中共中央軍委,報告上黨戰役的決心與部署:閻軍1.6萬人,深入上黨,非集結重兵予以消滅不可。
已令太行主力、陳赓部及冀南的8000人共約2.8萬人進行上黨戰役,堅決消滅該敵。
為了保障戰役成功和阻扼國民黨軍沿平漢路、同蒲路北犯,他們同時令冀魯豫軍區主力由隴海路轉向平漢路,肅清新鄉以北的僞軍,控制一段鐵路;太嶽軍區沿同蒲路的部隊加緊破路,為太嶽軍區下一步轉用主力于該方向作準備;太行軍區一部配合晉察冀軍區部隊破擊正太路,另一部協同大嶽軍區部隊控制道清路,掃清沿線僞軍。
上黨戰役是晉冀魯豫軍區部隊處于戰略轉變關頭的第一個大戰役。由于作戰對象和作戰任務的變化,劉伯承面對的不再是分散守備和集中“掃蕩”的日僞軍,而是大規模進犯的蔣介石、閻錫山的軍隊;也不能再采用分散的遊擊戰的作戰形式,而必須轉換成集中的運動戰的作戰形式。這種以作戰形式的轉變為主要内容的軍事戰略轉變,又一次擺在了他的面前。他十分清楚地知道,隻有順利實現這個戰略轉變,才能有把握地取得上黨戰役的勝利;反過來說,上黨戰役的勝利實施,也就是戰略轉變的順利完成。因此,他是把上黨戰役的計劃、部署同實現軍事戰略轉變結合起來進行的。
首先是擴充部隊,編組野戰軍。還在延安時,劉伯承就接連電示太行、太嶽、冀南、冀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