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外交風雲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第一節  曆史選擇了他

  
      1954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紅燈高懸,嘉賓滿座,共賞節日焰火。

  
      陳毅副總理坐在位子上若有所思,等待與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談話的機會。後天他将率中國黨政代表團出訪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須請示與商談。更重要的是以此行作為開端,他的陣地将逐漸轉移到外交戰線上來了,這是他一生中又一次重要的轉折。

  
      正式獲知這一決定是在5天前。第一屆全國人代大會投票選出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當晚,鄧小平在勤政殿告陳毅準備出訪東德,他慨然應命,并得知此後他的工作将轉向外交方面。當夜他在日記中寫道:“我之工作轉到政府方面和外交方面,已完全解決了。瞻念前途,實有绠短汲深之懼。”

  
      說“绠短汲深”,似乎并不符合實際。陳毅早已表現出外交的才華。早年勤工儉學時作為留法學生代表與中國駐法公使的談判、抗争;1927年底在韶關教堂大門口與法國神甫的洽談;1945年向毛澤東提出的關于和美蔣關系的重要意見;1946年停戰時期和美軍代表的折沖周旋:都表現出他是這方面的卓越人才。他在統一戰線工作中的成就更是全黨範例之一。他的“懼”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表現,用他自己的話說:“我這個人幹外交恐怕不行。”

  
      “我這個陳毅,有時候說話很有破壞性,有時候好感情用事,感情一上來說話就沖口而出,不管輕重的。在我們内部,對同志有什麼傷害??可以對同志解釋??在外交上這麼一來可就砸鍋了。”但是毛澤東認為“臨事而懼”正是優點。

  
      毛澤東與外賓應酬過後,陳毅便上前請示,問德國之行有何交代。毛澤東說,望你對整個德國的情形作一番考察研究。

  
      在毛澤東的談話中,陳毅敏銳地感到毛澤東對“整個德國”的重視含有戰略思想發展的新因素。因為早在1946年,毛澤東即提出了“中間地帶”的理論,采取了三分世界的方法,把歐洲國家也列在應該争取的“中間地帶”。

  
      這是陳毅所熟知的。後來國際鬥争形勢的需要,使中國共産黨接受了“兩大陣營”的理論,采取了“一邊倒”的政策。現在毛澤東對“整個德國”有濃厚興趣,陳毅理解了這一交代的重要意義――要了解西歐國家,争取西歐國家。

  
      10月5日,陳毅率代表團抵柏林,開始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訪問并參加其國慶5周年慶典。在訪問期間,陳毅花大量的時間綜合了解德國情況特别是聯邦德國情況。工業恢複程度、科學技術水平、産品競争能力,與美國、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系及矛盾,一直到諸如移民、戰俘、外國駐軍、知識階層的情況,他都一一摘記、分析,有時還邀請來自聯邦德國的教授、藝術家、工人代表談話,進行了缜密細緻的科學的考察。

  
      回到北京的當晚,風塵仆仆的陳毅便向周恩來總理作了訪問情況的彙報。其中特别談到德國戰後經濟恢複的經驗,認為值得中國重視和借鑒。接着,陳毅又起草了關于德國情況的報告,對東、西德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作了分析,受到中央的好評。

  
      當時的國際舞台上,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同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嚴重對立,亞非拉民族獨立解放運動方興未艾,新中國外交旗幟鮮明地反對美國侵略政策和戰争政策,加強同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發展與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和其他國家的聯系,從而在國際鬥争中越來越大地發揮自己的作用。陳毅,正是在這樣的時刻開始他的外事活動,獲得寶貴經驗的。

  
      真正使陳毅領略外交鬥争的複雜性和“藝術性”的,是随周恩來總理出席第一次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的經曆。周恩來是中國代表團團長和首席代表,陳毅是團員、代表,是總理最重要的副手。這次會議是由南亞5國總理發起,在中國積極推動、支持下召開的。與會29個亞非國家,代表着14.4億人民,第一次在沒有西方大國參與操縱的情況下召開國際會議,顯示了空前的力量,也引起了帝國主義者及各國反動分子的驚慌和忌恨。

  
      1955年4月7日,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率領中國代表團啟程離京抵達昆明。而先期啟程的中國部分工作人員乘坐的“克什米爾公主号”客機在從香港飛往萬隆途中爆炸墜海,8名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及新聞記者、3名外國人員及部分印度機組人員遇難!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克什米爾公主号”事件。

  
      事後查明是美蔣特務機關收買香港機場一職工,在機上安放了定時炸彈所緻。人們憤慨而擔心:周恩來是否還能按期到會?

  
  &nbs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