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第一節分兵直下通南巴
1932年寒冬,徐向前率領紅軍攀鳥道,履冰雪,戰風寒,翻越過人迹罕至的大巴山,直下通江縣城。接着,兵分3路展開:徐向前率十一、十二師西進巴中;陳昌浩、王樹聲率七十三師北取南江;王宏坤率十師東向萬源。
張國焘率總部及後方機關坐鎮通江及苦草壩。一月之内,紅軍連戰皆捷,共殲敵3個團,潰敵8個團,占據通江、南江、巴中三座縣城及周圍大片地區。
在共産黨員張逸民影響下,南江北部的土著武裝任玮璋部2000餘人,起義參加了紅軍。“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大巴山下一派天翻地覆的景象。人們紛紛傳說着:“紅軍好厲害喲!”“龜孫子田冬瓜①快垮杆喽!”
“紅軍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對窮人像兄弟一樣喲!”“紅軍首領是哪一個?”
“說是有個徐向前!”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己平蜀未平”。四川,曆史上就是封建統治者最難控制的地方。孫中山高舉義旗,号召推翻清政府,四川人民率先響應,發起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促進了辛亥革命的爆發。然而,這場革命,隻把清朝皇帝趕跑了,人民的鬥争果實,被大地主、大軍閥侵吞,實際上以失敗而告終。四川境内,“諸侯”蜂起,連年混戰。蔣介石的中央政府和中央軍鞭長莫及。隻得暫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容忍所謂“川人治川”和軍閥割據的現狀。紅軍人川前,全省分别為劉文輝、劉湘、田頌堯、鄧錫侯、楊森、李家钰、羅澤州、劉存厚等軍閥分割控制。1932年10月,一心想當“四川王”的劉湘,同劉文輝展開争奪成都的大混戰,全省大小軍閥多被卷人。
12月間,“二劉之戰”再次爆發。以川北為大本營的第二十九軍軍長田頌堯,站在劉湘一邊,傾其主力30個團西出成都參戰,後方僅有10幾個團防守。
紅軍一舉進據通南巴,就是利用了這個有利時機。
通南巴地區,位于川陝邊。背靠巴山天險,俯視川東盆地,層巒疊嶂,林木際天,河川縱橫,土地肥沃,地勢險峻,南低北高,進可攻,退可守。
當紅軍翻越風雪大巴山的時候,徐向前知道四川軍閥正在混戰,進軍川北,有可乘之隙。但是,紅軍能不能在這裡站得住腳,搞塊根據地,他還吃不準。
入川一個多月,他跋山涉水,多方調查,初步掌握了川北的敵情、民情、出産及山形地貌,深感進軍通南巴是着好棋,隻要政策對頭,把群衆發動起來,紅軍就一定能夠立腳生根,創造紅彤彤的新天地。
川北人民在田頌堯的殘酷統治下,長年掙紮在饑寒交迫、水深火熱的境況中。軍閥混戰,更給群衆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正如一首民謠傾訴的:“軍閥梳子梳,豪紳蓖子蓖,甲長牌頭刀子剃,收款委員來剝皮。”軍閥加在人民頭上的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僅田賦稅一項,就已收到五、六十年以後了。販賣鴉片煙,是四川軍閥的生财之道,巴中一帶又适宜種鴉片。田頌堯命令農民将大片良田變為煙田,以供其盤剝和揮霍,川北成了兵匪為患,煙毒遍地,民不聊生的人間地獄。群衆曾奮起抗捐稅,鬧公堂,吃“大戶”,盼“共産”。對此,成都的一個報刊也直認不諱:“政治的腐敗登峰造極,軍官的蠻橫亦是不可多見的。一方面要擴充軍隊以購買裝備,一方面要堆集财富,在此兩種欲望之下,便隻有盡其剝削人民的能事,設立種種的苛捐雜稅,田賦一年征收十年、二十年,都是極平常的,于是人民生産力經營力低①當地人民稱呼軍閥田頌堯的綽号。
落了,農村開始崩潰,軍人還是安然地剝索,于是農民逃荒,土地荒蕪。這樣一個背景,便正是共産黨蔓延滋生的佳地。“①紅四方面軍入川,田頌堯繼續在成都參加混戰。他在川北一角割地稱雄,從未和紅軍較量過,認為乘虛而入的紅軍,不過是些東流西竄的”殘匪“,就更不放在眼裡了。追擊紅軍的胡宗南、劉茂恩等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要從陝南入川”進剿“,田頌堯怕請神容易送神難,拒絕他們進來。盤踞宣漢、達縣的老牌軍閥劉存厚,憂心忡忡,緻信田頌堯示意他罷戰成都,回兵”剿赤“。田頌堯滿不在乎地回信說:”區區之災,何以老師費心!“他的如意算盤是,待成都之戰取勝後,再搬師”回剿“,通南巴仍是田家的天下。徐向前後來回憶說:當時,蔣介石和四川軍閥之間,四川軍閥本身之間,都有矛盾。我們利用這種矛盾,一是四川軍閥正在成都混戰,盤踞川北的田頌堯出兵參戰,後方空虛,首尾難顧。二是四川軍閥曆來割地自雄,不願意讓蔣介石的勢力進川。所以,追擊我們的劉茂恩部已經從陝南進萬源,又退回去了;胡宗南部已經從漢中進到川陝交界的地方,爬上了巴山,但四川軍閥也沒有讓他們進川。假定那時沒有四川軍閥的混戰的局面,我軍入川,他們就會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