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第一節沖破“川陝會剿”
1934年秋,正當紅四方面軍勝利結束反六路圍攻戰役之際,江西革命根據地的中央紅軍,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開始了戰略轉移。
消息傳到紅四方面軍,領導人都深為震動。徐向前縱觀全國紅軍的處境,感到中國革命又處在一個嚴重困難的關頭。他期望中央紅軍行動順利,也為紅四方面軍的前景憂慮。他親自向電台負責人交待:要随時注意偵聽、破譯敵人的電訊,及時向黨中央和中央紅軍提供情況。電台工作人員理解徐總指揮的心情,日夜守在電台旁,随時将得到的中央紅軍的行蹤報告方面軍領導人。徐向前和總部機關人員,把從空中截取的情況,經過分析篩選,用電台不斷通報給中央紅軍。
蔣介石為實現其對各地紅軍各個擊破的詭計,在揮軍大舉圍追堵截中央紅軍的同時,加緊“川陝會剿”的部署。他令辭去四川“剿匪總司令”之職的劉湘于10月22日“複職”,并在南京親自接見他,面授機宜。年底,蔣介石又以“劉湘及川中内外紳士疊請中央派兵入川”為口實,着嫡系部隊胡宗南一部,由甘入川,接管了川北咽喉要地廣元、昭化的防務。在川陝蘇區周圍,蔣介石重新部署的“會剿”兵力達200個團以上,企圖以穩紮穩打、築碉封鎖、步步為營、南北夾擊的合圍戰術,置紅四方面軍于死地。
川陝蘇區雖然取得反六路圍攻的勝利,但經過10個月的戰争消耗,在徐向前和他指揮的紅軍面前,是這樣一個局面:兵員、物力、财力已達枯竭的地步;大巴山下,到處是荒蕪的土地,饑餓的人群;野菜挖光了,鹽井破壞了,傷寒、痢疾等疫病廣為蔓延,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人民和紅軍都面臨饑荒、疫病的嚴重威脅。如果沒有一定的時間休養生息,醫治戰争創傷,要再對付國民黨軍大規模“會剿”,的确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在這樣的嚴重形勢下,究竟怎麼辦?這是徐向前和紅四方面軍其他領導人日夜考慮的問題。在11月初召開的毛裕鎮政工會上,曾确定了當前的中心任務:全力鞏固反六路圍攻的勝利果實,在繼續堅決進攻中來準備應付更大更殘酷的戰争,以達到消滅敵人,沖破“川陝會剿”,“赤化全川,争取西北首先勝利”。但這畢竟隻是号召性的,并不是解決錢、糧、衣、藥等實際困難的具體措施。張國焘愁眉苦臉,提不起精神來。會議期間同徐向前閑談時,他拖着悲觀的腔調說:“你看将來怎麼辦?現在蘇區物力、财力很困難,如果劉湘再發起新的進攻,該怎麼個打法?我們去漢中行不行?”
徐向前不同意離開川陝蘇區。他回答說:“原來我和先念同志主張趁敵人潰退時,派一部兵力從南部渡江,跨嘉陵江兩岸發展,你沒有同意,現在敵人增兵固守己不好辦了。漢中地區是去不得的,南面是巴山,北面是秦嶺,回旋餘地不大。我們還是依托老區想辦法為好。”
11月中旬,在巴中清江渡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方面軍領導人正式讨論了下一步的戰略行動計劃。這一計劃,是委托徐向前準備和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依托老區,發展新區,以打擊胡宗南部為主要目标,奪取甘南的文(縣)
武(都)成(縣)康(縣)地區,将川陝根據地,發展為川陝甘根據地。
徐向前提出川陝甘計劃的着眼點在于:第一,川陝甘邊的胡宗南部是蔣介石的嫡系,“川陝會剿”的主力部隊。該部雖戰鬥力較強,但同四川軍閥和陝南的西北軍均有矛盾,處境孤立。四川軍閥是被紅軍打怕了的,西北軍對紅軍敬而遠之,紅軍集中主力打擊胡宗南,他們很可能袖手旁觀,而消滅胡宗南部,正是粉碎蔣介石“川陝會剿”計劃的重要一着棋。第二,文、武、成、康地區位于漢水和白龍江流域,人口不少,也較富庶,利于紅軍解決物資和兵員問題,擺脫眼前的困難。第三,依托老區,向川陝甘邊發展,進退自如,回旋餘地大,不緻造成無後方作戰的危險。
會上,徐向前充滿信心他說:“我看這個計劃是能夠實現的。隻要我們集中3個軍以上的精銳部隊突然出擊,不惜花上大的代價搞掉胡宗南,我們的武器彈藥就能得到很大補充。有了新的根據地,兵員問題、糧食問題也好解決,對付敵人新的‘會剿’就好得多了。”
會上,張國焘、陳昌浩等人均認為徐向前的分析判斷正确,是一個比較切實可行的計劃,表示贊同。會後,部隊開始了大規模的整訓。準備執行新的作戰任務。
1935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召開了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糾正了王明路線的領導,實際确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使中國革命走上了正确航道。會後,中央紅軍向川黔邊的赤水河進軍,拟從滬州至宜賓一帶渡江北上,向川西北轉移。
這時,胡宗南的丁德隆旅剛奉令人川,進據廣元、昭化,另有兩團抵三磊壩、羊模壩一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