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為黃陂和草台崗大捷盡力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1932年5月下旬,國民黨粵軍陳濟棠部北上,侵占贛南西部大片地區,另以一部侵占信豐,向于部窺進,使贛南根據地受到巨大的威脅。為了打擊粵敵,東路軍于6月初回師贛南。

  
      6月中旬,紅軍的編制又作了調整:恢複紅一方面軍總部,仍轄紅一、三、五軍團,取消東路軍、西路軍番号。朱德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王稼祥兼方面軍政治部主任。毛澤東随軍行動。

  
      紅一、五軍團經過長途行軍,6月底7月初先後到達廣東烏迳地區,7月上旬同粵軍于水口地區遭遇。8日,紅五軍團與粵軍激戰于水口。9日下午,紅一軍團和十二軍緊急增援水口,會合紅五軍團和獨立第三、第六師,與粵軍打了一場異常激烈的惡仗。經幾小時戰鬥,将10個團粵軍擊潰,粵軍全部退出贛南根據地,以後很長時間未敢輕舉妄動,使贛南得以安定一段時間,對爾後的北線作戰形成了有利條件。聶榮臻對水口惡戰印象深刻,認為教訓一是敵情摸得不準,二是沒有能及時集中兵力,所以打成了雙方都傷亡很大的擊潰戰。

  
      水口戰役後,7月21日,周恩來以中共蘇區中央局代表身份趕到前方,參與紅一方面軍的決策與指揮。8月初,一方面軍和中共蘇區中央局領導決定:(一)紅軍主力北上消滅樂安、宜黃、永豐之敵;(二)對紅軍進行整編,将紅五軍團的第三軍編回紅一軍團。8月8日,中央局任命毛澤東為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同時下達了紅一、三、五軍團發動樂安、宜黃戰役的命令。

  
      樂安、宜黃守敵為第二十七師,共6個團。這股敵人離中央根據地最近,又比較弱。

  
      8月15日,朱德、毛澤東簽發攻擊樂安的訓令:由林彪任攻城總指揮,聶榮臻為政委,統一指揮攻城作戰行動;紅五軍團在城南作預備隊,紅三軍團在東北部警戒宜黃、崇仁之敵。

  
      8月16日淩晨樂安戰鬥打響。林、聶先命第三軍突襲攻城,未能奏效,随即令第四軍強攻,  17日晨,第三十一團首先突破,打開城門,部隊湧入,到中午結束戰鬥,全殲第二十七師一個多旅3000餘人。

  
      8月20日,紅一軍團配合紅三軍團進攻宜黃。20日紅三軍團将敵第二十七師的另兩個旅基本殲滅。

  
      23日,紅十二軍乘勝占領南豐。

  
      一周連打兩仗克3城,俘敵5000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南昌、撫州大震。聶榮臻認為樂安、宜黃戰役所以能取得勝利,一是找突出的弱敵打,決心正确;二是在人民群衆幫助下,紅軍行動秘密迅速,出敵不意;三是紅軍英勇善戰,不怕犧牲。

  
      樂安、宜黃戰役後,原定計劃攻取南城,紅一、三、五軍團按計劃到達南城外圍。鑒于南城之敵有3個師之衆,且有堅固工事,援軍又在向南城靠攏,毛澤東毅然改變預定計劃,命令部隊主動後撤,到東韶、洛口一帶休整,尋找戰機。由于指導思想不同,臨時中央和蘇區中央局一再催促紅一方面軍繼續向北出擊,威脅南昌。臨時中央、蘇區中央局和前線軍事領導人周、毛、朱、王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起來。蘇區中央局于10月上旬起,召開甯都會議,批評毛澤東的所謂錯誤,不久免去毛澤東的總政委職務,由周恩來接任。

  
      為執行建(甯)、黎(川)、泰(甯)戰役,  10月中旬,紅一軍團奉命分兩路向建甯開進:林彪率領第四軍經尖峰、客坊向建甯,聶榮臻率領第三軍和軍團部經水南、裡心向建甯開進。守敵新編第四旅棄城逃跑,紅一軍團消滅一部分民團,占領裡心、建甯。不久,三軍團占領黎川、泰甯。紅一軍團在建甯、裡心、客坊、安遠建立新根據地。

  
      不久,方面軍領導機關來到建甯。這時聶榮臻發現方面軍領導裡面沒有毛澤東,才知道了在甯都會議上發生的事情。到蘇區10個月中,聶榮臻深切體會到毛澤東戰略策略上的正确和軍事指揮上的傑出才能,由衷欽佩。現在毛澤東不能指揮軍隊了,他深感不平和憂慮,預感到撤銷毛澤東在紅軍中的領導職務,将不可避免地對爾後的作戰帶來消極後果。

  
      11月中旬,紅一軍團奉命北向資溪、金溪,  17日占領資溪,19日占領金溪。在這一時期,蘇區地域擴大數百裡,建立了閩贛省,并使閩北和閩西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這對爾後的反“圍剿”作戰是有利的。

  
      1933年1月7日,紅一軍團受命殲滅浒灣出犯之敵。在浒灣及其附近有孫連仲、吳奇偉和周至柔所部共14個團,企圖兵分兩路,一路攻占金溪,一路攻占琅琚、左坊、黃獅渡。林、聶決定:三十一師為右翼隊,在金溪以西公路北側吸引、鉗制和阻擊可能由琅琚、白元方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