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一在黃埔軍校籌備處
正當孫中山領導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困難重重、步履維艱之際,迅速崛起于中國政治舞台上的一支新興的革命力量――中國共産黨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1923年6月,中國共産黨在廣州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決定共産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以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共同進行國民革命,并提出了國共合作的目标和辦法。這次大會以後,國共合作的步伐大大加快了。1924年1月,孫中山在共産國際和中國共産黨的幫助下,在廣州主持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有共産黨人參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從而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為新三民主義。這次大會的召開,标志着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局面正式形成,揭開了中國大革命的序幕。
葉劍英作為孫中山的一個忠實追随者,一個普通的國民黨員,熱烈擁護大會的決定。他為孫中山和共産黨人的言論所吸引,懷着追求真理的渴望,閱讀列甯的著作和介紹俄國革命的書籍以及中國共産黨創辦的書刊。他開始認識到,中國共産黨的革命主張反映了時代的潮流,真正代表了工農大衆的利益,必将受到工農群衆的擁護。國民黨“一大”前後,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工農運動,特别是香港中國海員工人大罷工、京漢鐵路工人的“二七”大罷工,以及發生在廣東的工會、新學生社等70多個團體聯合舉行的示威,這些聲勢浩大的群衆革命運動,使葉劍英受到了實際而深刻的教育。他由此更加相信孫中山聯合共産黨、扶助農工政策的正确,尤其敬佩這位偉大的革命先驅善于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全力推動中國民主革命事業向前發展的大智大勇和不屈不撓的品格。
孫中山逐漸懂得了建立革命軍隊的重要。他先後在桂林、上海、廣州與共産國際代表馬林、越飛、鮑羅廷等人多次會談,采納了他們提出的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隊的建議,并派遣蔣介石、王登雲、張太雷等組成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去蘇聯學習考察。
創辦黃埔軍官學校,是國共合作後孫中山的一個重大決策。葉劍英對此曾作過這樣的評述:“1921年至1924年,是中山先生一生思想的最高峰。??1922年,中山先生回到廣州後,根據自己研究和蘇聯革命經驗,以及和加倫将軍在一起研究了蘇聯建立紅軍的經驗之後,深深感到要實行革命非得有革命的軍隊不可。這支革命軍不僅要每一個成員具有革命思想,也必須有革命的軍事制度。
所以,後來下決心辦黃埔軍校,在軍隊中實行黨代表制度,建立軍隊政治工作制度,形成了中山先生那個時期的比較完備的建軍思想。”①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孫中山即着手籌辦陸軍軍官學校,軍校設在廣州附近的黃埔島上,人們稱它為黃埔軍校。孫中山指派蔣介石為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并任命王柏齡、李濟深等七人為籌備委員會委員。
2月6日,黃埔軍校籌備處在廣州市南堤2号正式成立,分設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等部,李濟深、王柏齡、林振雄等為各部門臨時主任。
粵軍第一師師長李濟深暫未到職,由鄧演達代理。
蔣介石雖被委派擔任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的委員長,但他态度并不積極,也不做實事。真正負責實際籌備工作的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恺。
孫中山在籌備軍校之始,就委任廖仲恺為大本營秘書長,協助籌劃軍校開辦事宜。廖仲恺不但日夜為籌措辦校經費操勞,也為物色辦校的人才費心。他聽說粵軍第八旅參謀長葉劍英是文武兼備的将才,便邀請他來參與辦校。
葉劍英從八旅來到籌備處報到,被分配到教授部給王柏齡當助手,分管教學方面的事。籌備處剛剛成立,千頭萬緒,事如亂麻。葉劍英剛開始接手工作,就遇到不少困難。籌備處不僅資金缺乏,人手緊張,而且常常碰到各種阻力。他逐漸感到,有些阻力來自國民黨内部。當時在創辦軍校問題上,真心擁護孫中山主張的隻有廖仲恺、宋慶齡、何香凝等左派。而國民黨内有些右派分子,不但不予支持,反而阻撓破壞。孫中山、廖仲恺依靠蘇聯和中國共産黨的幫助,以極大的耐心和魄力克服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困難,為建校鋪平道路。鄧演達、葉劍英等奉命奔走于粵軍各軍、師之間,想方設法抽調人員、借款借槍,以應急需。
二軍校停辦風波
正當鄧演達、葉劍英等人為籌備工作日夜奔忙的時候,發生了一個意外事件。
2月下旬的一天上午,蔣介石的英文秘書王登雲來到籌備處,突然宣布了蔣介石的停辦軍校的命令。葉劍英和在座的人聽了,感到莫名其妙,紛紛提出質問。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