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在紅軍學校與東南前線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一挑起辦校和作戰兩副重擔

  
      1932年10月上旬,中共蘇區中央局全體會議在江西甯都召開。會議根據中共臨時中央的有關決議和指示,開展了中央局從未有過的所謂“反傾向的鬥争”,激烈地批評和指責毛澤東過去堅持的正确方針政策,提出“以粉碎敵人的大舉進攻,奪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勝利”的冒險主義的軍事方針。會議在毛澤東是否繼續留在前方指揮作戰的問題上發生了尖銳的意見分歧。周恩來提出“澤東積年的經驗多偏于作戰,他的興趣亦在主持戰争”,建議讓毛澤東繼續留在前線,朱德、王稼祥也表示不同意解除毛澤東在紅軍中的領導職務。但這種意見沒有被會議所接受。會後,中共臨時中央,以要毛澤東主持中央政府工作的名義把他調回後方,随即撤銷了他的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的職務,由周恩來兼任。因葉劍英支持毛澤東,便同毛一起回到後方。

  
      甯都會議後不久,中共臨時中央又電示蘇區中央局,令葉劍英和劉伯承對調,葉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簡稱紅校)校長兼政委,同時兼任瑞金衛戍區司令員。

  
      這時,正值蔣介石集中兵力向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大規模“圍剿”之際。

  
      中革軍委針對蔣介石的“圍剿”部署,依據紅軍的實際情況,決定将中央蘇區劃分為東北、東南和贛江三個戰區。各區設立總指揮部,統一指揮該區内紅軍和地方武裝的作戰行動。擔任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的葉劍英,于11月7日又兼任了東南戰區的總指揮兼政委。他挑起兩副重擔,一方面指揮東南戰區的紅軍和地方武裝,配合東北戰區的主力這軍,反擊敵人的“圍剿”,一方面領導紅軍學校的教育訓練工作。

  
      紅軍學校創辦于1931年秋。它是以閩粵贛軍區彭楊軍事學校和一、三軍團随營學校等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校址在瑞金城東的謝氏祠堂。1931年11月,中革軍委任命蕭勁光為紅校校長。1932年初,劉伯承任校長兼政委。中革軍委還先後選派周以栗、林野、左權、歐陽欽、楊至誠、黃火青、伍修權、吳亮平、郭化若、陳伯鈞、張如心、危拱之等擔任學校的各級領導和軍政教員,另外,還調李伯钊、趙品三、石聯星、沈乙庚、施月英、施月娥、崔音波等負責開展學校的文化教育工作。

  
      蘇區中央局對創辦這所學校十分重視。在建校之初,毛澤東曾意味深長地說過:新舊軍閥都懂得,有權必有軍,有軍必有校。國民黨辦了個“黃埔”,我們要辦個“紅埔”,我們是人民的軍隊,為了戰勝反動派,也要學會辦校、治軍,一定要把紅校辦成培養軍事人才的基地。向部隊源源不斷地輸送經過學校培養的、軍政素質好的紅軍指揮員。經過前二任校領導和全體教員們的艱苦創業,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紅校已初具規模。①紅軍學校下設訓練部、政治部、校務部。校部領導一身三任,既是領導,又是教員和學員。駐校學員仍保持戰鬥序列,編成連隊,學制3至6個月不等,具體時間根據所學内容和前線需求情況而定。教學内容主要是軍事政治理論、戰略戰術、政治工作、部隊管理教育等。

  
      葉劍英到校上任時,紅校第三期學員尚未正式畢業。他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學校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調查。經過與訓練部長林野、政治部主任①訪問何長工、孫毅談話記錄,1986―1988年。

  
      歐陽欽、校務部部長楊至誠以及一線教學人員多次座談,他很快就了解到,經過劉伯承等曆屆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學員的共同努力,紅校雖已初具規模,辦得很有成績,但也有些領導和教員不安心學校工作,缺乏長遠的辦學眼光,學校潛力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教學質量也急待提高。葉劍英當即召開校務會,和大家研究如何在原有基礎上繼承劉伯承校長好的傳統和作風,把紅校辦得更好。他在會上總結說:我們蘇區的紅軍,從三、四年前的幾千人發展到今天的幾萬人,這是偉大的勝利。但是由于絕大多數紅軍幹部沒有受過基本的軍政訓練,組織指揮能力與實戰需要有很大差距,急需培養提高。蔣介石連續三次對蘇區“圍剿”失敗,正在糾集重兵,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我們極需擴大紅軍,保衛根據地,而擴大紅軍就需要大批訓練有素的基層幹部。

  
      所以,輪訓幹部,培養人才,是加強紅軍建設,保衛勝利果實的一項戰略措施,是頭等大事。我們紅軍學校重任在肩,一定要竭盡全力為革命培養更多的人才。

  
      在第三期學員畢業典禮上,葉劍英勉勵同學們到前方去,把所學的知識帶到紅軍中去,創造鐵的紅軍,以英勇鬥争的精神,去消滅敵人。①為了更多更好地培養前線需要的人才,葉劍英經與有關部門多次協商後,決定擴大招生名額,由第三期的1500人,擴大到第四期的2160人。同時在原有的幾個學員連隊的基礎上,擴編為軍事團、政治營,還成立了上級幹部隊,分别培養基層和團以上軍政幹部。學制分為三種情況:由紅軍部隊送來的學員4個月畢業,由地方送來的學員和特種兵學員都是6個月畢業。堅持什麼樣的教育方針,這是辦好學校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當時,毛澤東雖然已經離開紅軍領導崗位,但葉劍英在領導學校工作的過程中,仍然繼續貫徹古田會議精神和毛澤東倡導的從戰争中培養幹部的訓練方針。他在召開全校幹部會議讨論辦校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