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十七、東路軍總指揮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太原失陷以後,晉南重鎮臨汾成了山西省的臨時省會。第二戰區和山西省的黨、政、軍、民各種機構大多撤退到這裡。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辦事處以及後勤機構也都随着轉移到此地。當朱德率領八路軍總部到達洪洞時,衛立煌剛晉升為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已率領第十四集團軍司令部移駐臨汾;閻錫山也退到臨汾附近的土門鎮。他們正忙于對從前方退下來的大批軍隊進行整編。日軍占領太原後,“感到後方交通斷絕,極端痛苦,于十一月十七日不得不将其疲勞已極的闆垣師團及另一部向北撤退,以便到那裡去補充整理和進攻我們的遊擊隊。”①因此,山西戰場上暫時出現一個相對平靜的局面。

  
      一九三七年的最後一個夜晚,朱德在洪洞縣馬牧村八路軍總部聽史沫特萊介紹國外報刊上發表的有關中日雙方各種情況的報道和新聞分析文章中的種種觀點。他聽得很認真,無論是親日的還是反日的議論,他都專心地聽,還不時作些筆記,或同總部其他人交換一下看法。②他十分重視了解日軍的戰略意圖和戰場動态,并把敵我雙方的情況結合起來研究,制定對策。

  
      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朱德、彭德懷在總結入晉作戰以來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運動戰、遊擊戰指揮的五條基本原則:“(一)自主的有計劃的去進攻和進擾敵人,切忌被動的應戰。(二)集中優勢兵力,突然包圍襲擊薄弱之敵而消滅之。(三)避免無把握的戰鬥。萬一被迫而應戰,見無勝利把握時,應毫不留戀的向安全及便利于進行作戰地帶撤退。

  
      (四)如遇敵人進攻,隻以極小部與敵作有彈性的周旋,主力應隐蔽的迅速的轉向敵側後突然襲擊。(五)戰鬥勝利,應估計敵之援兵可能與否,自己部隊應作戰鬥準備或轉移适當地帶,不要久駐一地。”③這個月中旬,朱德發現晉東、晉北的日軍調動無常。他認為,這種調動,除了對付在敵後活動的八路軍遊擊隊外,還有“向南進擊,壓迫華軍退過黃河南岸之企圖。”他提醒各部密切注意這種動向,并命令各部抓緊部隊教育,“在政治方面加緊民族教育,軍事方面應加緊戰術、技術的教育,使大批新戰士迅速的成為政治堅定,技術優良之熟練戰士”;“各級軍政首長及司令、政治機關,應有計劃的進行軍、政教育的指導與檢查。”④不久,他又和彭德懷提出對日作戰的十六條戰術原則,發揮了他一貫主張的“迅速、秘密、堅決”這三項遊擊戰術的基本原則,和在反擊多路圍攻之敵時以小部牽制各路敵軍而集中主要兵力粉碎其中一路的戰術思想。⑤他關于遊擊戰争的著作《論抗日遊擊戰争》也在八路軍總部出版的《前線》周刊上陸續發表,并在十一月間由延安解放社出版單行本。這部著作和毛澤東的《抗日遊擊戰争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等著作一起,成為八路軍、新四軍和全國抗日軍民堅持抗戰、戰勝日軍的重要思想武器。

  
      在山西戰場相對平靜的情況下,一九三八年一月中旬,蔣介石在河南洛陽召開第一、第二戰區将領會議,八路軍方面由朱德、彭德懷和三位師長參加。

  
      朱德一行先到臨汾,再在一月十三日乘火車南行經風陵渡過黃河到洛陽。在臨汾,朱德同衛立煌第一次會面。衛立煌行伍出身,早年曾追随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後來成為蔣介石的一員得力将領,曾參加過對中央蘇區和鄂豫皖蘇區的軍事“圍剿”。但是,他出身貧寒,為人正直,有愛國思想。

  
      抗戰開始後,他看到華北前線這麼多中國軍隊都吃敗仗,隻有八路軍打勝仗,内心非常佩服。他對朱德心儀已久,朱德也很贊賞他積極抗日的态度。在忻口會戰中,他們指揮部隊協同作戰,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彼此對對方都有很深的印象,卻一直沒有見過面。這次同車去洛陽,給他們提供了一次長談的機會。兩個人談得很投契。朱德平易樸素的外表、誠摯謙遜的态度、從舊軍隊高級将領變成紅軍總司令的不平凡經曆以及所講的抗日救國道理,給衛立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朱德對衛立煌的印象也很好。從此,這兩個有着類似出身而走過截然不同道路的中國軍人之間的友誼開始發展起來。

  
      曆來在蔣介石召開的軍事會議上,主要是聽他訓話,很少展開認真的讨論,這次也不例外。朱德隻是想在會上了解一下蔣介石的想法和打算,以便研究八路軍今後的戰略發展方向;同時,對國民黨上層軍事領導人做些統戰工作,發展團結抗日的形勢。他帶去一些從日軍手中繳獲的戰利品,其中送給白崇禧一把日本指揮刀,送給何應欽一頭軍犬。⑥蔣介石在“訓話”中雖然沒有改變片面抗戰的錯誤思想,但他當時對抗日還比較積極,準備在津浦路南段同日軍會戰,準備保衛武漢,還要求反攻太原。他不讓閻錫山、衛立煌的部隊退過黃河。山東省政府主席、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韓複榘在這個時期被蔣介石以失地誤國罪槍斃。

  
      當時,日軍正向河南、安徽進攻,朱德和毛澤東。周恩來等估計山西的國民黨軍隊可能退過黃河,在這種情況下,八路軍下一步究竟向南去河南發展有利,還是向東去河北、山東發展有利,一時還沒有确定,但比較傾向于向河南發展。王明、周恩來等建議八路軍在長江、黃河之間的魯、豫、蘇、皖地區發展,并要求将八路軍駐臨汾辦事處處長彭雪楓調去河南工作。⑦毛澤東也主張把一一五師轉入豫鄂西地區。⑧他曾考慮把山西、鄂豫皖、蘇浙皖贛邊、陝甘、鄂豫陝邊及湘鄂贛邊六個地區作為長期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而以蘇魯邊、冀南、熱冀邊、大青山等幾個地區作為輔助區。⑨因此,向河南發展是很重要的一步。在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