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時候是“湯湯洪水方割,浩浩懷山襄陵”;舜爺〔2〕〔3〕的百姓,倒并不都擠在露出水面的山頂上,有的捆在樹頂,有的坐着木排,有些木排上還搭有小小的闆棚,從岸上看起來,很富于詩趣。
遠地裡的消息,是從木排上傳過來的。大家終于知道鲧大人因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麼效驗也沒有,上頭龍心震怒,把他充軍到羽山去了,接任的好像就是他的兒子文命少爺,〔4〕乳名叫作阿禹。〔5〕
災荒得久了,大學早已解散,連幼稚園也沒有地方開,所以百姓們都有些混混沌沌。隻在文化山上〔6〕,還聚集着許多學者,他們的食糧,是都從奇肱國〔7〕用飛車運來的,因此不怕缺乏,因此也能夠研究學問。然而他們裡面,大抵是反對禹的,或者簡直不相信世界上真有這個禹。
每月一次,照例的半空中要簌簌的發響,愈響愈厲害,飛車看得清楚了,車上插一張旗,畫着一個黃圓圈在發毫光。離地五尺,就挂下幾隻籃子來,别人可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隻聽得上下在講話:
“古貌林!”〔8〕
“古魯幾哩……”
“O.K!”〔10〕
飛車向奇肱國疾飛而去,天空中不再留下微聲,學者們也靜悄悄,這是大家在吃飯。獨有山周圍的水波,撞着石頭,不住的澎湃的在發響。午覺醒來,精神百倍,于是學說也就壓倒了濤聲了。
“禹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兒子的話,”一個拿拄杖的學者說。“我曾經搜集了許多王公大臣和豪富人家的家譜,很下過一番研究工夫,得到一個結論:闊人的子孫都是闊人,壞人的子孫都是壞人——這就叫作‘遺傳’。所以,鲧不成功,他的兒子禹一定也不會成功,因為愚人是生不出聰明人來的!”
“O.K!”一個不拿拄杖的學者說。
提示您,本章閱讀完畢,點擊進入下一章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