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儒學案·泰州學案·尚寶周海門先生汝登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周汝登字繼元,别号海門,嵊縣人。萬曆丁醜進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曆兵吏二部郎官,至南京尚寶司卿。先生有從兄周夢秀,聞道於龍溪,先生因之,遂知向學。已見近溪,七日無所啟請,偶問“如何是擇善固執”,近溪曰:“擇了這善而固執之者也。”從此便有悟入。近溪嘗以《法苑珠林》示先生,先生覽一二頁,欲有所言,近溪止之,令且看去。先生竦然若鞭背。故先生供近溪像,節日必祭,事之終身。南都講會,先生拈《天泉證道》一篇相發明。許敬菴言“無善無惡不可為宗”,作《九谛》以難之。先生作《九解》以伸其說,以為“善且無,惡更從何容?無病不須疑病。惡既無,善不必再立,頭上難以安頭。本體着不得纖毫,有着便凝滞而不化”。大旨如是。陽明言“無善無惡心之體”,原與性無善無不善之意不同。性以理言,理無不善,安得雲無善?心以氣言,氣之動有善有不善,而當其藏體於寂之時,獨知湛然而已,亦安得謂之有善有惡乎?且陽明之必為是言者,因後世格物窮理之學,有先乎善者而立也。乃先生建立宗旨,竟以性為無善無惡,失卻陽明之意。而曰“無善無惡,斯為至善”,多費分疏,增此轉轍。善一也,有有善之善,有無善之善,求直截而反支離矣。先生《九解》,隻解得人為一邊。善源於性,是有根者也,故雖戕賊之久,而忽然發露。惡生於染,是無根者也,故雖動勝之時,而忽然銷隕。若果無善,是堯不必存,桀亦可亡矣。儒釋之判,端在於此。先生之無善無惡,即釋氏之所謂空也。後來顧泾陽、馮少墟皆以無善無惡一言,排摘陽明,豈知與陽明絕無幹與!故學陽明者,與議陽明者,均失陽明立言之旨,可謂之繭絲牛毛乎!先生教人貴於直下承當,嘗忽然謂門人劉塙曰:“信得當下否?”塙曰:“信得。”先生曰:“然則汝是聖人否?”塙曰:“也是聖人。”先生喝之曰:“聖人便是聖人,又多一也字!”其指點如此甚多,皆宗門作略也。
      證學錄
      王調元述泰州唐先生主會,每言“學問隻在求個下落”,如何是下落去處?曰:“當下自身受用得着,便是有下落,若止懸空說去,便是無下落。”
      人到諸事沉溺時,能回光一照,此一照,是起死回生之靈丹,千生萬劫不緻堕落者,全靠此。
      問:“無善無惡,則為人臣子,何所持循?”曰:“為人臣者,隻求免於不忠,為人子者,隻求免於不孝,如有持循,工夫盡有可做。”曰:“聖人,忠孝之極也,然則希聖非欤?”曰:“止敬曰文,大孝曰舜,此自人稱之耳。若文王曰‘臣罪當誅’,何嘗有忠?虞舜曰‘不可為子’,何嘗有孝?今人隻要立忠立孝,便是私心。聖人之心如此,吾亦如此,謂之希聖。不得其心而徒慕其名,去聖遠矣。”
      今人乍見孺子入井,必然驚呼一聲,足便疾行,行到必然挽住,此豈待為乎?此豈知有善而行之者乎?故有目擊時事,危論昌言者,就是隻一呼;拯民之溺,八年於外者,就是隻疾行;哀此茕獨者,就是隻一挽。此非不足,彼非有餘,此不安排,彼不意必,一而已矣。今人看得目前小事業大,忽卻目前,着意去做事業,做得成時,亦隻是霸功小道。
      此心一刻自得,便是一刻聖賢;一日自得,便是一日聖賢;常常如是,便是終身聖賢。
      洪舒民問:“認得心時,聖賢與我一般,但今人終身講學,到底隻做得鄉人,何也?”曰:“隻是信不及耳。汝且道今日滿堂問答詠歌,一種平心實意,與杏壇時有二乎?”曰:“無有二也。”曰:“如此則何有鄉人之疑?”曰:“隻為他時便不能如是。”曰:“違則便覺,依舊不違。”曰:“常常提起方可。”曰:“違則提起,不違,提個甚麼!”
      曰:“天下人緣何付與有厚薄貧富不同?”曰:“且道汝自身上,隻今一問一答,有甚貧薄來?”曰:“多不中節。”曰:“隻今問答,未見有不中節處,汝莫自轉自疑。”
      問天根月窟。曰:“汝身渾是太極,念頭初萌,才發此問,便是月窟。問處寂然,念慮俱忘,便是天根。寂而萌,萌而寂,便是天根月窟之往來。萬事萬化,皆不外此。處處皆真,頭頭是道,這便是三十六宮都是春。”
      熊念塘言:“世界缺陷,吾人當随分自足,心方寬泰。”曰:“自心缺陷,世界缺陷;自心滿足,世界滿足,不幹世界事。”
      問:“現在此心便是,白沙又要靜中養出端倪,何也?”曰:“現在此心說不是,固非别有,說是,則又全非。白沙之言,善用之,亦自得力;不善用之,養出二字,反成大病。不可徒泥成言,須自體認。”
      問:“手持足行是道,不持行時如何?”曰:“無有二也。”曰:“持行不持行,分明不同,何以不二?”曰:“子當手持足行時,持行焉而已,不知持不知行也。當不持行時,不持行焉而已,不知不持不知不行也。如此則同於不知,豈有二耶?”曰:“既不知,則何以謂了了常知耶?”曰:“當持行時便知持行,當不持行時便知不持行,豈非了了常知耶?知而不知,不知而知,總無有二。悟至此,則道亦強名。”
      一物各具一太極者,非分而與之之謂。如一室千燈,一燈自有一燈之光,彼此不相假借,是為各具萬物。統體一太極者,非還而合之之謂。如千燈雖異,共此一燈之光,彼此毫無間異,是為統體。
      問:“理氣如何分别?”曰:“理氣雖有二名,總之一心。心不識不知處,便是理;才動念慮起知識,便是氣。雖至塞乎天地之間,皆不越一念。”曰:“心何便是理?如視是心,而視所當視,有視之理當循;聽是心,而聽所當聽,有聽之理當循,心豈便是理乎?”曰:“此正學問窾要,不可不明。信如所言,則是心外有理,理外有心矣。凡人視所不當視,聽所不當聽,聲色牽引得去,皆知識累之也。知識忘而視聽聰明,即心即理,豈更有理為心所循耶?”曰:“理必有氣,心之知識可無耶?”曰:“即理即氣,所謂浩然之氣是也;不識知之識知,所謂赤子之心是也,非槁木死灰之謂。”曰:“動處是氣,靜處是理否?”曰:“靜與動對,靜亦是氣。”曰:“人睡時有何知識?”曰:“無知識何能做夢?”曰:“不做夢時如何?”曰:“昏沉即是知識。”
      本末之妙最不易言,人於草木,以根為本,以杪為末者非也。生意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