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前言
王、湛兩家,各立宗旨,湛氏門人,雖不及王氏之盛,然當時學於湛者,或卒業於王,學於王者,或卒業於湛,亦猶朱、陸之門下,遞相出入也。其後源遠流長,王氏之外,名湛氏學者,至今不絕,即未必仍其宗旨,而淵源不可沒也。
文簡湛甘泉先生若水
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廣東增城人。從學于白沙,不赴計偕,後以母命入南雍。祭酒章楓山試睟面盎背論,奇之。登弘治乙醜進士第。初楊文忠、張東白在闱中,得先生卷,曰:“此非白沙之徒,不能為也。”拆名果然。選庶吉士,擢編修。時陽明在吏部講學,先生與呂仲木和之。久之,使安南冊封國王。正德丁亥,奉母喪歸,廬墓三年。蔔西樵為講舍,士子來學者先令習禮,然後聽講,興起者甚衆。嘉靖初,入朝,陞侍讀,尋陞南京祭酒,禮部侍郎,曆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緻仕。平生足迹所至,必建書院以祀白沙。從遊者殆徧天下。年登九十,猶為南嶽之遊。将過江右,鄒東廓戒其同志曰:“甘泉先生來,吾輩當獻老而不乞言,毋有所輕論辯也。”庚申四月丁巳卒,年九十五。
先生與陽明分主教事,陽明宗旨緻良知,先生宗旨随處體認天理。學者遂以良知之學,各立門戶。其間為之調人者,謂“天理即良知也,體認即緻也,何異?何同?”然先生論格物,條陽明之說四不可。陽明亦言随處體認天理為求之于外,是終不可強之使合也。先生大意,謂陽明訓格為正,訓物為念頭,格物是正念頭也,苟不加學問思辨行之功,則念頭之正否未可據。夫陽明之正念頭,緻其知也,非學問思辨行何以為緻?此不足為陽明格物之說病。先生以為心體萬物而不遺,陽明但指腔子裡以為心,故有是内而非外之诮。然天地萬物之理,不外於腔子裡,故見心之廣大。若以天地萬物之理即吾心之理,求之天地萬物以為廣大,則先生仍為舊說所拘也。天理無處而心其處,心無處而寂然未發者其處,寂然不動,感即在寂之中,則體認者亦唯體認之於寂而已。今曰随處體認,無乃體認於感?其言終覺有病也。
心性圖說
性者,天地萬物一體者也。渾然宇宙,其氣同也。心也而不遺者,體天地萬物者也。性也者,心之生理也,心性非二也。譬之穀焉,具生意而未發,未發故渾然而不可見;及其發也,恻隐羞惡辭讓是非萌焉,仁義禮智自此焉始分矣,故謂之四端。端也者,始也,良心發見之始也。是故始之敬者,戒懼慎獨以養其中也。中立而和發焉,萬事萬化自此焉,達而位育不外是矣。故位育非有加也,全而歸之者耳。終之敬者,即始之敬而不息焉者也。曰:“何以小圈?”曰:“心無所不貫也。”“何以大圈?”曰:“心無所不包也。”包與貫,實非二也。故心也者,包乎天地萬物之外,而貫夫天地萬物之中者也。中外非二也。天地無内外,心亦無内外,極言之耳矣。故謂内為本心,而外天地萬物以為心者,小之為心也甚矣。(略圖)
上下四方之宇
心(始敬)->性(未發之中)->情(已發之中):仁、義、禮、智之端->萬事萬物天地->心(終敬)
古今往來之宙
求放心篇
孟子之言求放心,吾疑之。孰疑之?曰:以吾之心而疑之。孰信哉?信吾心而已耳。吾常觀吾心於無物之先矣,洞然而虛,昭然而靈。虛者心之所以生也,靈者心之所以神也。吾常觀吾心於有物之後矣,窒然而塞,愦然而昏。塞者心之所以死也,昏者心之所以物也。其虛焉靈焉,非由外來也,其本體也。其塞焉昏焉,非由内往也,欲蔽之也。其本體固在也,一朝而覺焉,蔽者徹,虛而靈者見矣。日月蔽于雲,非無日月也,鏡蔽於塵,非無明也,人心蔽於物,非無虛與靈也。心體物而不遺,無内外,無終始,無所放處,亦無所放時,其本體也。信斯言也,當其放於外,何者在内?當其放於前,何者在後?何者求之?放者一心也,求者又一心也。以心求心,所為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祇益亂耳,況能有存耶?故欲心之勿蔽,莫若寡欲,寡欲莫若主一。
論學書
格物之義,以物為心意之所着。兄意隻恐人舍心求之於外,故有是說。不肖則以為人心與天地萬物為體,心體物而不遺,認得心體廣大,則物不能外矣,故格物非在外也,格之緻之,心又非在外也。於物若以為心意之著見,恐不免有外物之疾。(《與陽明》)
學無難易,要在察見天理,知天之所為如是,涵養變化氣質,以至光大爾,非杜撰以相罔也。於夫子川上之歎,子思鸢魚之說,及《易》大人者天地合德處見之,若非一理同體,何以雲然?故見此者謂之見《易》,知此者謂之知道。是皆發見於日用事物之間,流行不息,百姓日用不知,要在學者察識之耳。涵養此知識,要在主敬,無間動靜也。(《寄王純甫》)
學者之病,全在三截兩截,不成片段,靜坐時自靜坐,讀書時又自讀書,酬應時又自酬應,如人身血氣不通,安得長進?元來隻是敬上理會未透,故未有得力處,又或以内外為二而離之。吾人切要,隻於執事敬用功,自獨處以至讀書酬應,無非此意,一以貫之,内外上下,莫非此理,更有何事?吾儒開物成務之學,異于佛老者,此也。(《答徐曰仁》)
上下四方之宇,古今往來之宙,宇宙間隻是一氣充塞流行,與道為體,何莫非有?何空之雲?雖天地弊壞,人物消盡,而此氣此道,亦未嘗亡,則未嘗空也。(《寄陽明》)
古之論學,未有以靜為言者。以靜為言者,皆禅也。故孔門之教,皆欲事上求仁,動靜着力。何者?靜不可以緻力,才緻力,即已非靜矣。故《論語》曰:“執事敬。”《易》曰:“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中庸》戒慎恐懼慎獨,皆動以緻其力之方也。何者?靜不可見,苟求之靜焉,駸駸乎入於荒忽寂滅之中矣。故善學者,必令動靜一於敬,敬立而動靜渾矣。此合内外之道也。(《答餘督學》)
從事學問,則心不外馳,即所以求放心。如子夏博學笃志,切問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