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盧甯忠字獻甫,号冠巖,嶺南人也。曾守東平,不詳其所至官。先生受學於黃泰泉。泰泉議王、湛之學,而先生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為憾,於甘泉則書劄往來,求教不一也。先生謂“天地有間有是氣,則有是性,性為氣之官,而綱維乎氣者”,是矣。然不知此綱維者,即氣之自為綱維,因而名之曰性也。若别有一物以為綱維,則理氣二矣。又以“誠意之意,是生理之初萌,純粹至精,即周子誠神幾之幾也。其視意為有善有惡者,加功密矣”,與子劉子之言意同。然子劉子以意蘊於心,知藏於心意中最初之機,則知善知惡之知,是意為存主,知為初萌。先生之所謂意,乃子劉子之所謂知也。雖同在未發之中,而其先後之序有不容紊亂者。
獻子講存
夫物猶事也,事在心不在外,凡吾心所着之事即是物,格者,随此心所着之事,而格其善惡一定之理也。夫事之在心,是非善惡必有當然一定之則,於是以吾心本然之明覺而是正之,則何者為善而當為,何者為惡而當去,舉不能外吾心之聰明,與吾身之踐履矣。是能格物。
陽明子謂:“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意之發,知善知惡者知之良,為善去惡者物之格。”蓋學未知孰善孰惡,必不能為善而去惡,如所雲是先為善去惡,而後求知善惡,《大學》當以誠正居先,而格物在緻知之後矣。此所以起學者之疑也。陽明之學主緻良知,故隻格物便一了百當,然此上智之事,非可概中才以下也。後學推演其義者,則曰:“緻良知也,虛靈不昧,天之性也。”緻者充極其虛靈之本體,不以一毫意欲自蔽,而明德在我也。物格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而修齊治平一以貫之,明明德於天下也。是以緻知為體,格物為用,緻知在先,格物反居後,未免於《大學》條次不倫,且既無一毫意欲之蔽,而充極乎天命之性,即無事矣,又何勞誠意於好善惡惡也耶?至以鏡譬之,謂“知如鏡之明,緻則磨鏡,格則鏡之照物。”夫鏡必磨而後照,今格以照之,而後緻以磨之,是先用之照,而後磨也。《大學》曷不言緻知而後格物耶?
性者天之命,心者性之宅。性隻是天地之性,無所謂氣質之性,性無不善,其為不善,氣雜之也。心隻義理之心,無所謂利欲之心,心無不正,其為不正,習移之也。天地間有是氣,則有是性,性為氣之官而綱維乎氣者。氣或時得而拘之,不可得而泯之,氣有不美,性固能轉移之也。人之所不慮而知者,是為良知,知即性也。良知之發,無有不善,或流為邪妄,心亦無不自知之,但習於利欲,而不能反正耳。而謂其本心之不正者,否也。
常戒慎,則心體自明,務平恕,則物宜自順。
問“生之謂性”。曰:“此古語也,非始於告子也。此語說得最是,蓋生即氣,氣便寓性。孟子道性善,以生為氣,而深闢之,是氣之外又别有所謂理者,不分理氣為二乎?至宋儒,又有天地之性、氣質之性之說,遂使性亦有二,而萬物無複統體一太極矣。夫理者氣之綱,氣者理之迹,氣即寓理。古未有以理氣并言者,《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釋之曰‘陰陽疊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理氣并言,蓋昉諸此。夫陰陽五行萬物,氣也,而各一其性,理也。在人則耳目手足,氣也,而聰明持行,理也。程子曰‘性即氣,氣即性’,蓋懼人二之也。性即太極,氣隻是氣,不可複言有氣質之性。說着個性,即無不善,其為不善,氣有雜糅,而性為所累耳。氣之付畀得其貴者為人,得其賤者為物,得其清而純者為賢為智,得其濁而駁者為愚為不肖,曷能齊一?而性則未嘗不一也。孟子始終不能服告子之心,為其論未及此。”
問:“《中庸》說天命之性,又說未發之中,即孟子言性善否?”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故性無不善,而偏者非性也。《易》稱繼之者善,成之者性,繼而曰善,則成其有不善乎?若乃陰陽變合,而氣之流布,不無清濁純駁之異,故物之遇之,自有通蔽邪正之殊。其在天,日月星辰已不無明暗,其在地,山川土石已不無柔剛,而況於人乎?況於物乎?而其本然之性,則未嘗不善也。是故學問之道,惟在變化氣質,易其惡而緻其中。所謂未發之中,非以日用應務者為已發,而指夫退然休息,未與事接時為未發也。蓋事物未來,念慮未動,要之必有主宰於其内,渾然全體,至靈而至寂,不測而不倚,是以虛無不受,感之即通,雖紛華盛麗,萬變起滅,而其寂然之本體,則無時不寂然焉,所謂未發之中,非是之謂乎?於此而得養,則物欲無所蔽,而發皆中節,大本達道,貫通流行,此盛德之所以日新,天命之所以不已也。”
緻良知之旨,非始於陽明也。朱子謂康炳道曰:“緻得吾心本然之知,豈複有所陷溺?”本然之知,非良知乎?心不為物欲所陷溺,不可入聖乎?但朱子止就一義說,陽明認得十分端的,故執此一說,左來右去,直窮到底,累千萬而不離。
道心者,天然自有之義理,而非出於人心之外也。人心者,天然自有之情才,而道心之用,所以顯行也。寂感之際,茫然不知體察,則其流而為邪妄,直易然耳,所謂危也。然雖蔽於物欲,流于邪僻,而其本然之良,随處發見,能察識而操存之,固甚危而甚安也。
由其靈明嘗覺也,故謂常發;由其虛涵不倚也,故謂未發。
天命之性,無聲無臭,不睹不聞,不可得而言也,故以仁義禮智明之。而性之本體,因之可見。所謂因用以明體也。
陽明先生之緻良知,當先辯於知也。夫知有知覺之知,有意見之知,有本然之知,昧者均以為良知。夫知覺之知,人與物一也,有真率,無節制。意見之知,萌於念慮,善惡幾焉。雖本然之知出於性天之靈覺,不待學習,童而知愛親,長而知敬兄,感觸而應,孺子入井而怵惕,見呼蹴之食,無禮義之萬锺,而辭讓,此謂本然之良知,所當緻焉者也。緻吾愛與不忍之知,即無一念一事之非仁,而萬物育矣。緻吾敬與辭讓之知,即無一念一事之非義,而萬民正矣。
知行一,中人以上事也。知而行,中人以下事也。
君子之道,雖費而實隐,以見求道者,但當於隐求之,正不必泛求於費,使有遠人為道之過也。隐者無聲無臭之謂,即莫見乎隐之隐,言道之本體也。道之本體,不睹不聞,即之無朕,而萬物萬事萬象随在各足。
&nbs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