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前言
今日知學者,大概以高、劉二先生,并稱為大儒,可以無疑矣。然當《高子遺書》初出之時,羲侍先師於舟中,自禾水至省下,盡日翻閱。先師時摘其闌入釋氏者以示羲。後讀先師《論學書》,有答韓位雲:“古之有朱子,今之有忠憲先生,皆半雜禅門。”又讀忠憲《三時記》,謂:“釋典與聖人所争毫發,其精微處,吾儒具有之,總不出無極二字;弊病處,先儒具言之,總不出無理二字。其意似主于無,此釋氏之所以為釋氏也。”即如忠憲正命之語,本無生死,亦是佛語。故先師救正之,曰:“先生心與道一,盡其道而生,盡其道而死,是謂無生死。非佛氏所謂無生死也。”忠憲固非佛學,然不能不出入其間,所謂大醇而小疵者。若吾先師,則醇乎其醇矣。後世必有能辯之者。戊申歲,羲與恽日初同在越半年。日初,先師高第弟子,其時為《劉子節要》,臨别拜於河浒,日初執手謂羲曰:“知先師之學者,今無人矣,吾二人宗旨不可不同。但於先師言意所在,當稍渾融耳。”羲蓋未之答也。及《節要》刻成,緘書寄羲,曰:“子知先師之學者,不可不序。”嗟乎!羲豈能知先師之學者?然觀日初《高劉兩先生正學說》雲:“忠憲得之悟,其畢生黾勉,祇重修持,是以乾知統攝坤能;先師得之修,其末後歸趣,亟稱解悟,是以坤能證入乾知。”夫天氣之謂乾,地質之謂坤,氣不得不凝為質,質不得不散為氣,兩者同一物也。乾知而無坤能,則為狂慧;坤能而無乾知,則為盲修。豈有先後?彼徒見忠憲旅店之悟,以為得之悟,此是禅門路徑,與聖學無當也。先師之慎獨,非性體分明,慎是慎個何物?以此觀之,日初亦便未知先師之學也。使其知之,則於先師言意所在,迎刃而解矣。此羲不序《節要》之意也。惜當時不及細論,負此良友。今所錄,一依原書次第。先師著述雖多,其大概具是。學者可以無未見之恨矣。
忠端劉念台先生宗周
劉諱宗周,字起東,号念台,越之山陰人。萬曆辛醜進士。授行人。上疏言國本,言東林多君子,不宜彈射。請告歸。起禮部主事,劾奄人魏忠賢、保姆客氏,轉光祿寺丞。尋陞尚寶少卿,太仆少卿,疏辭,不允。告病回籍。起右通政,又固辭。内批為矯情厭世,革職為民。崇祯己巳,起順天府尹。上方綜核名實,群臣救過不遑,先生以為此刑名之術也,不可以治天下,而以仁義之說進,上迂闊之。京師戒嚴,上疑廷臣謀國不忠,稍稍親向奄人。先生謂:“今日第一宜開示誠心,為濟難之本,皇上以親内臣之心親外臣,以重武臣之心重文臣,則太平之業一舉而定也。”當是時,小人乘時欲翻逆案,遂以失事者,牽連入之東林。先生曰:“自東林之以忠義着,是非定矣。奈何複起波瀾?用賢之路,從此而窮。”解嚴後,上祈天永命疏:“上天重民命,則刑罰宜省,請除诏獄;上天厚民生,則賦斂宜緩,請除新饷。相臣勿興大獄,勿贊富強,與有祈天永命之責焉。”上诘以軍需所出,先生對曰:“有原設之兵,原設之饷在。”上終以為迂闊也。請告歸。上複思之,因推閣員降诏,召先生入對文華殿。上問人才、糧饷、流寇三事,對曰:“天下原未嘗乏才,止因皇上求治太急,進退天下士太輕,所以有人而無人之用。加派重而參罰嚴,吏治日壞,民生不得其所,胥化為盜賊,饷無從出矣。流寇本朝廷赤子,撫之有道,寇還為吾民也。”上又問兵事,對曰:“臣聞禦外亦以治内為本,此幹羽所以格有苗也。皇上亦法堯、舜而已矣。”上顧溫體仁曰:“迂哉!劉某之言也。”用為工部左侍郎。乃以近日弊政,反覆言之。謂:“皇上但下一尺之诏,痛言前日所以緻賊之由,與今日不忍輕棄斯民之意,遣廷臣赉内帑,巡行郡國,為招撫使,以招其無罪而流亡者,陳師險隘,聽其窮而自解歸來,誅渠之外,猶可不殺一人,而畢此役也。”上見之大怒。久之而意解,谕以“大臣論事,須體國度時,不當效小臣圖占地步,盡咎朝廷耳。”先生複言:“皇上已具堯、舜之心,惟是人心道心,不能無倚伏之機,出於人心,而有過不及者,授之政事之地,即求治而過,不免害治者有之,惟皇上深緻意焉。”三疏請告,上允之。行至德州,上疏曰:“今日之禍,己巳以來釀成之也;後日之禍,今日又釀之矣。己巳之變,受事者為執政之異己,不難為法受惡,概寘之重典;丙子之變,受事者為執政之私人,不難上下蒙蔽,使處分之頓異。自古小人與中官氣誼一類,故天下有比中官之小人,必無合於君子之小人,有用小人之君子,終無黨比中官之君子。八年之間,誰秉國成?臣不能為首輔溫體仁解矣。”有旨革職為民。然上終不忘先生,臨朝而歎,謂:“大臣如劉某,清執敢言,廷臣莫及也。”壬午起吏部左侍郎。先生以為天下治亂,決不能舍道而别有手援之法,一涉功利,皆為苟且。途中上書,以明聖學。未至,陞左都禦史。召對,上問:“職掌安在?”對曰:“都察院之職,在于正己以正百僚,必其存諸中者,上可以對君父,下可質天下士大夫,而後百僚則而象之。至於責成,巡方其守務也,巡方得人,則吏治清,吏治清則民生安矣。”已又戒嚴,先生言:“皇上以一心為天地神人之主,鎮靜以立本,安詳以應變,此第一義也。其施行次第,旌盧象昇,戮楊嗣昌。”上曰:“責重朕心,是也。請卹追戮,何與兵機事?”召對中左門。禦史楊若僑言火器,先生劾之曰:“禦史之言非也,迩來邊臣於安攘禦侮之策,戰守屯戍之法,概置不講,以火器為司命,不恃人而恃器,國威所以愈頓也。”上議督撫去留,先生對:“請自督師範志完始,志完身任三協,平時無備,任其出入,今又借援南下,為脫卸計,從此關門無阻,決裂至此。”上曰:“入援乃奉旨而行,何雲脫卸?”先生對:“十五年來,皇上處分未當,緻有今日敗局,乃不追原禍始,更弦易轍,欲以一切苟且之政,牽補罅漏,非長治之道也。”上變色曰:“從前已不可追,今日事後之圖安在?”先生對:“今日第一義,在皇上開誠布公,先豁疑關,公天下以為好惡,則思過半矣。”上曰:“國家敗壞已極,如何整頓?”先生對:“近來持論者,但論才望,不論操守。不知天下真才望,出於天下真操守。自古未有操守不謹,而遇事敢前者;亦未有操守不謹,而軍士畏威者。”上曰:“濟變之日,先才而後守。”先生對:“以濟變言,愈宜先守,即如範志完操守不謹,用賄補官,所以三軍解體,莫肯用命。由此觀之,豈不信以操守為主乎?”上始色解。先生更端曰:“皇上方下诏求言,而給事中姜埰、行人司副熊開元,以言得罪,下之诏獄。皇上度量卓越,如臣某累多狂妄,幸寬斧鑕。又如詞臣黃道周,亦以戆直獲宥。二臣何獨不蒙一體之仁乎?”上曰:“道周有學有守,豈二臣可比?”先生對曰:“二臣誠不及道周,然朝廷待言官有體,即有應得之罪,亦當敕下法司定之,遽寘诏獄,終於國體有傷。”上怒曰:“朕處一二言官,如何遂傷國體?假有貪贓壞法,欺君罔上,俱可不問乎?”先生對:“即皇上欲問貪贓壞法,欺君罔上者,亦不可不付之法司也。”上大怒曰:“如此偏黨,豈堪憲職?候旨處分。”先生謝罪。文武班行各申救,遂革職歸。
南渡,起原官。先生上言:“今日宗社大計,舍讨賊複仇,無以表陛下渡江之心。非陛下決策親征,亦何以作天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