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泰伯篇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史記周本紀》曰:古公有長子曰太伯、(太同泰。)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曆,季曆生昌,有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曆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曆。古公卒,季曆立,是為公季。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谥為文王。

        本篇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樹達按:《論語》稱至德者二,一贊泰伯,一贊文王,皆以其能讓天下也。此孔子贊和平,非武力之義也。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

        《禮記仲尼燕居篇》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

        又《曲禮上篇》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顔淵篇》曰: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學而篇》曰:有子曰: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禮記表記篇》曰:子曰: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此,雖有過,其不甚矣。

        慎而無禮則葸。

        《公冶長篇》曰: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勇而無禮則亂。

        《左傳宣公十五年》曰:民反德為亂。

        《陽貨篇》曰:子曰: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又曰: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禮記仲尼燕居篇》曰:勇而不中禮謂之逆。

        《左傳哀公十六年》曰:楚太子建之遇讒也,自城父奔宋。又辟華氏之亂于鄭,鄭人甚善之。又适晉,與晉人謀襲鄭,乃求複焉。鄭人複之,如初。晉人使諜于子木,(子木即建也。)請行而期焉。子木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訴之,鄭人省之,得晉諜焉,遂殺子木。其子曰勝,在吳,子西欲召之。葉公曰:“吾聞,勝也詐而亂,無乃害乎?”子西曰:“吾聞勝也信而勇,不為不利,舍諸邊境,使衛蕃焉。”葉公曰:“周仁之謂信,率義之謂勇。吾聞勝也好複言,而求死士,殆有私乎。複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子必悔之。”弗從,召之,使處吳境,為白公。請伐鄭,子西曰:“楚未節也,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請,許之。未起師,晉人伐鄭,楚救之,與之盟。勝怒曰:“鄭人在此,雠不遠矣。”勝自厲劍,子期之子平見之。曰:“王孫何自厲也?”曰:“勝以直聞,不告女,庸為直乎?将以殺爾父。”平以告子西,子西曰:“勝如卵;餘翼而長之。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勝聞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吳人伐慎,白公敗之,請以戰備獻,許之,遂作亂。秋七月,殺子西、子期于朝而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

        樹達按:葉公稱白公勝為亂,而子西則稱勝為勇,亂非勇而與勇至相似故也。

        直而無禮則絞。

        《陽貨篇》曰:子曰: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子路篇》曰: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隐,子為父隐,直在其中矣。”

        樹達按:本章言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而《陽貨篇》則曰,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勇之弊同為亂,直之弊同為絞。然則二章義實同。特彼言不好學,舉其因,此章言無禮,明其果,為異耳。此知不好學者正謂不學禮也。

        君子笃于親,則民興于仁。

        《學而篇》曰: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毛詩小雅序》曰:《伐木》,燕朋友故舊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親親以睦,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