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上掉下個女首富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讀《紅樓夢》,每當出現林黛玉的時候,總能夠感受到這個孤女強烈的思鄉情緒,故而認定她在賈府裡的日子必定是極不順心的。而在賈府這個富貴之地,有沒有勢力,有沒有錢财是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标準,林黛玉孤兒一個,論勢力自然是沒有的,要說錢财恐怕也沒有,連林黛玉自己都說過:“我是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他們家的姑娘一樣,那起小人豈有不多嫌的。”曆來無數的讀者都被黛玉這話給騙過了,覺得黛玉是無依無靠、無錢無勢,這樣的處境是真正的可憐,但實際上,這樣的處境,對于出身名門的林黛玉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不符合現實的邏輯。來看一下文中對于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的介紹:

        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台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禦史,到任方一月有馀。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隻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隻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隻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于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隻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歎。

        古代是有世襲制度的。什麼叫世襲?就是說子孫後代不需要通過科舉考試,成年之後可以直接頂替父輩的工作以及職位,其性質有些像以前國有單位的“頂替制度”,老子退休了,孩子可以頂替老子進單位,當然具體幹什麼工作還得服從組織安排!

        但古代的世襲制不這麼簡單,它襲承的不僅僅是個飯碗,還是整個家族的榮耀。這種襲爵制度又分兩種:一種是子輩直接承襲父輩的爵位,職位不會有所降低;第二種是規定襲爵的代數,子輩承襲父輩爵位時職位是代代遞降的。第一種世襲制一般是皇親國戚才能享受的,不是跟皇帝的關系鐵到了家,沒這份好處!從書中來看,賈府的襲爵制是第二種,林家應該也是第二種。但即便是第二種代代遞降的襲爵制,也是十分難得的皇家恩賜,這種世襲制度隻針對那些對國家十分有貢獻朝廷重臣,能夠享受世襲制度的官員,祖上的淵源一定都是極深的,當年的榮國公、甯國公曾經跟着先皇出生入死,一起在馬背上打來了天下,所以掙來了這份恩典。

        林如海這一代往上推五代,曾經襲過列侯,可見林家是國之重臣,根基甚至勝過賈府。到了林如海這一代,世襲的代數滿了,有其女必有其父,林如海學習成績好,便從科舉出身,中的是探花,也就是全國高考的第三名,十分有才華。在書中第一次出場時正出任巡鹽禦史。禦史是個多大的官銜呢?在古代,禦史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林如海是皇帝欽點的巡鹽禦史,幹的是監察鹽官政務和鹽商買賣的工作,這個職位在過去那個時代,是肥缺中的肥缺,一般人是得不到的。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是相當于中央重要部門部長級的官員。而這時賈寶玉的父親賈政隻是一個工部的員外郎。工部相當于今天的建設部,工部的最高行政長官是尚書,相當于今天的建設部長,副部長在古代稱之為侍郎,而賈政所出任的員外郎正是副部長的下屬。再說六部,讀者印象中總覺得那就代表着一個朝廷中的頂級官僚勢力了,六部尚書,相當于宰相一級的權限。當然,在明朝時确實是如此的,但到了清朝不一樣了。明朝時,不論是皇帝谕旨的頒布,還是全國政事的上報,都要經過六部。作為上行下達中間環節的“六部”便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六部長官之中的兵部尚書,甚至有權力給督撫一級下達命令,權限很大。但到了清代,“六部”的權限大規模縮小,六部尚書已經不再是全國的行政首長,更不能直接對下發布命令,所以,在明朝威風赫赫的六部長官,到了清朝則成了皇帝專制的“擺設”,所以,《紅樓夢》中身為員外郎的賈政還遠遠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國家高層官員。單從職位來看,林如海顯然混得比他強。

        而且文中說明了,林家也是鐘鼎之家。鐘鳴鼎食,大富貴也!世代列侯、祖輩做官、前科探花,作者把林家的狀況逐一寫來,無一不透着權貴氣象。試想,以林家這樣的背景,以林如海這樣的官職,會任由自己的獨生女兒成為無依無靠、寄人籬下的“乞食者”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否則就太低估林如海的智商了!這裡,作者隻是寫出了林家的人丁不旺,沒有男性後代而已,絲毫沒有透露出林家有經濟方面的危機。林如海已經四十歲了,這個年紀還沒有男性繼承人,在那個時代是十分悲哀的事情,所以林家的悲劇在于沒有兒子,而不是沒有财力。

        于是在太太賈敏死後,感覺漸漸力不從心的林如海決定把女兒托付給丈人家賈府照管,以便女兒黛玉能夠接受更良好的教育和照顧。于是有了林黛玉進賈府的故事。關于黛玉進賈府這一回文字,甲戌本的标題是“金陵城起複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收養”二字實在不恰當得很。一則當時的林黛玉僅僅喪母而已,父親還健在,算不上孤兒,不能稱之為“收養”;二則以林家顯赫的家族背景以及林如海身居要職的身份來論,“收養”二字也顯然言過其實,過于觸目驚心的凄涼。這樣的标題主要是因為舊本内容顯示:林黛玉初進賈府時便已經是父母雙亡的孤兒了,在走投無路舉目無親的情況下被迫栖身賈府,這樣一來,黛玉的境況就比現在通行版本中的身世狀況要可憐得多了。不過,随後作者對林黛玉的身世進行了修改,使故事顯得一波三折,也讓黛玉在賈府中有了更多的主動地位。随着故事的修改,庚本便将标題改為“賈雨村夤緣複舊職,林黛玉抛父進京都”,這也是現代讀者看到的林黛玉初進賈府的故事。

        仔細來分析一下林黛玉進入賈府的一系列描寫:

        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便有榮國府打發了轎子并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這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

   &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