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項目确立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梁三平當然不可能把彭老三和劉衛國兩個人都收拾掉,但逮住了狠抽一頓倒是有的。打的這兩人鬼哭狼嚎的,連聲求饒。

        抽了這倆人一頓,神清氣爽的梁三平就回去睡覺去了。這幾天折騰的,讓他也變得很累。如果不是為了和老婆約會,他才不會溜出來呢。早睡覺去了。

        “三平,姜立和楊早教授他們已經考察回來了。現在正在找你,你過去一趟吧!他們在會議室……”

        正在蔬菜基地裡忙碌的梁三平被氣喘籲籲的夏振東找到了,後者見到了他便直接喊道:“估計是這次考察意見有了結果了,所以找你過去商量合作的事宜。”

        梁三平笑了笑,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隻要他們不故意找茬兒,那麼肯定可以看出瓊島這些資源中蘊含着的商機。作為商人,姜立他們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利潤。

        韓春和楊早兩位梁三平則是從來沒有擔心過,這兩位一直都是極為嚴謹的學者。他們決計不會估計判斷出錯誤的信息。

        “呵呵呵……我這就去看看,老夏!估計很快,我們得籌備養殖場了。”梁三平笑呵呵的和工人們打個招呼,便想着夏振東走去。

        “這回估計得是大手筆了!”梁三平笑着對夏振東道:“既然幾位專家和姜立他們都考察過了,肯定要進行大投入。咱們瓊島可算是拔了頭籌了!”

        “誰說不是呢?!”夏振東也笑顔逐開,對着梁三平道:“姜立先生回來的時候顯得很興奮。而楊早教授和韓春教授也對這次考察很滿意。我們瓊島的好幾個品種都是很不錯的,他們認為有開的潛力和必要。尤其是文昌雞、東山羊這兩項。姜立先生表示商業價值很大!”

        文昌雞,又名蔡氏雞,是粵北八大優良雞種之一,最早見于清代。這種雞種同時也是瓊島四大名菜之一。

        在《嶺南雜事詩抄》曾記載:“文昌縣屬有一種雞,而若牧肉,味最美。蓋割取雄雞之腎,納于雌雞之腹,遂不生卵。亦不司晨,毛羽漸疏,異常肥嫩。以其法于他處試之則不可,故曰文昌雞。”

        傳統文昌雞的外型總括為“三小兩短”,即頭小、頸小、腳小、頸短、腳短。而文昌雞的養殖方式也與其他地方的雞種不甚一樣,多是就地取材采用瓊島本地的椰子喂養。

        是以其肉質極為細嫩,而且有着一股清香。蒸煮之後。直接斬件。随後用生姜、蒜蓉、香蔥,加少許食鹽、豉油、再淋上青檸汁為醬料,直接食之甚爽。

        而随着瓊島的華僑幾百年來奔赴南洋,是以這種食用方式也被帶到了東南亞地區。海南雞飯,便是瓊島文昌雞做法的一種變種菜色。

        而東山羊,與文昌雞一樣當年曾同列于“瓊島民國八珍”和“瓊島四大名菜”。但相較在外的影響力。東山羊并沒有文昌雞那麼著名。

        現存研究古萬州的清朝《萬州志》,在土産篇獸類欄中便有提及一個“羊”字。

        而清道光年間出版的《瓊州府志》記載:“甕(壅)羊是以小羊為欄棚畜之,足不履地,采草木葉以飼之,肥而多脂。味極美”。

        民國十九年(193o年)出版的《海南島志》也曾記載曰:“羊以黑褐二色為多,皆飼作肉食。無為毛用者。”

        瓊島的黑山羊因産地和飼養方式不同,有東山羊和壅羊兩種類型。雖然有着細微的品種差别但都具有膻味小、肉和湯質鮮美等特點。

        和北方膻味極大的羊不一樣,這種産自瓊島的黑山羊膻味極其之小。更符合南方人的食用習慣。梁三平自己當年就曾吃習慣了瓊島自己的羊,結果到了北方學習的時候竟然完全吃不慣北方那種膻味極大的羊肉了。以緻于在帝都,他都沒有嘗嘗著名的唰羊肉。

        “這兩個品種被選中也是在意料之中啊……”梁三平和夏振東結伴而行,一路上兩人讨論着關于為何這兩個品種會被楊早及姜立他們看中。

        “先這兩個品種的名氣就占了很大的優勢,用于對外宣傳有着奇效。‘瓊島民國八珍’、‘瓊島四大名菜’,配合海南雞飯在外的名聲。僅僅是宣傳方面這就極為有利!”

        卻見梁三平笑着對夏振東道:“其次,便是養殖的優勢。這兩個品種在瓊島已經有着多年的養殖曆史了,早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養殖标準和評判标準。”

        “相對的來說,養殖成本和研究成本低廉了很多。而且容易形成規模性,大批量供應完全不成問題。考慮到這些,這兩個品種自然是他們的選。”

     &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