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章 橫路如山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文長的考察終于結束了,帶着昨夜一群人在海邊鬼哭狼嚎的尴尬和對這裡風景的懷念。()衆人踏上了前往萬城的路途。

        萬城,距離文長約一百二十餘公裡。此時的環島高尚未修好,走着滿是塵土的國道。衆人從早上一直搖晃到了下午才堪堪抵達。

        而萬城地委書記龐文早已經帶着人在路口等待歡迎了,瓊島的景色确實不錯。而且梁三平等人走的是中線,所以一路上雖然辛苦但大家的興緻都很高。

        甚至一路上,大家還會見到一些殘岩斷壁的古建築。或是群山環繞,飛瀑而下的山間。這些都是香江不常見到的景色。

        綿延不絕的青山,綠水飛瀑。當然,旅途的疲憊也讓衆人神色有些狼狽。精神也有些不濟。所以下車的時候,衆人的神情有些萎靡。

        “哈哈哈……歡迎來到萬城!我代表萬城的群衆,歡迎大家前來考察!”龐文笑呵呵的走上前來,和蘇修明熱烈的握起了手。

        随後便是一如既往的飯局、休息,和考察。有了白陽的經曆,龐文自然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當晚的飯局他沒有多說什麼,第二天他才看似無意的提起蘇修明等人在文長考察旅遊景點的事情。

        對此蘇修明等人自然是承認的,并且大贊文長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色。而龐文也表示很有興趣,并不時的說說自己曾經到文長的經曆。

        幾個景點說出來,蘇修明等人不由得大點其頭。頗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當晚龐文并沒多說什麼。第二天衆人前往東山嶺考察東山羊養殖情況的時候,龐文才看似無意的說起東山嶺上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特色。

        能夠孕育出東山羊這種宋朝貢品的羊種的地方,自然不會差的。東山嶺萬城東2公裡處,面積1o平方公裡,由三座山峰相依而成。海拔184米。

        傲如東山嶺,曾被明代大學士邱浚贊為“環海三千裡,瓊崖第一山”!此處自然是風景不差。遠遠便可見到,此山由三座相連的山嶺組成,山勢形似筆架,又稱“筆架山”。

        成分為花崗岩石的山體平地突兀拔起。高度僅為海拔184米,卻以奇洞怪石遍山。山中現在仍可見曾經衆多的佛寺仙閣,山崖上可見大量的摩崖石刻。

        古往今來,無數的名流雅士、文人墨客曾慕名前來東山嶺欣賞山光水色,他們蹬山盤轉在奇岩秀石之上,洞府皺壁之間,集書法之大成,刻詩寫聯,留下了上百塊曆代千秀競奇的摩崖石刻真迹。

        明萬曆州守茅一柱題“天造地設”、清道光庚子立“雲辟淩霄”、同治壬申年海嵪氏題“青雲直上”、光緒八年會陽王周霖題“仙山佛國”、光緒辛卯年鴈塔題“自我”……等等。

        還有至今不知何人何年題寫的“海南第一山”、“南天鬥宿”、“洞天福地”、“東山聳翠”、“自在自觀觀自在。如來如見見如來”等衆多石刻。

        這些,可都是香江不曾見到過的景色。蘇修明等人驚異無比的望着衆多的摩崖石刻,不由得驚奇無比。在香江出生長大的他們,完全沒有見過這種帶着古韻的石刻。

        一時間,他們竟然被吸引住了。而龐文則是笑着不時跟他們解釋這些石刻的來曆。哪一幅是什麼立下的,在什麼時候立下的寓意為何。

        哪一幅有什麼典故,為何會有這幅石刻聳立于此。好在龐文做足了功課,是以說起來卻頭頭是道。聽的引人入勝。

        “‘節義重泰山,富貴鴻毛輕。我心與明月,照見萬古情。’這是南宋第一位宰相李綱,因力挺嶽武穆抗金救國,而被流放瓊島萬城後作下的詩歌。”

        卻見龐文慷慨激昂的對着沉醉在萬城東山嶺摩崖石刻上的龐文等人道:“詩文簡單,但卻體現出了李綱高風亮節,壯志未酬的英雄氣概!讓吾等後輩敬之、仰之!”

        見得龐文一副高風亮節的模樣。梁三平不由得點頭暗笑。龐文這手可比白陽高多了,看起來似乎不聲不響,但卻不斷的點明了萬城的人文和自然風光優勢。

        蘇修明自然也不是笨蛋,開始或許還有些不明白。但很快的他就反應過來了,随即仔細的看着東山嶺的風光。不由得點頭。

        這裡的自然風光确實不錯,而且這些極具曆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摩崖石刻也極為吸引人。在蘇修明看來,這就已經具備了旅遊開潛質。

        當然,客觀困難還是存在的。一路走來,蘇修明早已經現了這裡開的最大難點——道路!從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