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梁三平如果到了這個時候還不清楚,這其實是自己的老師對自己的一種教育、這其實是賀康對自己的一種敲打,他那上輩子的那些歲月就算是白活了。
而心裡清楚了這件事情來龍去脈的梁三平不由得暗歎,自己果然是太過于注重其他情況而忽略了國内的事情麼?!現在是八十年代,畢竟不比後來梁三平迹的九十年代。
如果到了九十年代,梁三平這種能賺來外彙的人自然就是寶貝。疼都來不及,哪裡還會敲打他什麼的?!但現在隻是八十年代,你表現的“不太聽話”自然是要被敲打一下的。
當然,你有本事也承認。但不代表你有本事就能夠自行其事,你需要知道跟你的上級溝通溝通,至少要讓他們知道你的想法。不然一旦出現問題,他們卻一問三不知那哪兒成啊?!
“……這基本就是我的看法,還請賀叔斧正!”梁三平說了好一會兒,終于把自己想說的、要說的話全都一次性給賀康說了個通透。
你們不是想知道我的想法麼,那咱就當面鑼對面鼓的說個明白。免得大家互相之間疑神疑鬼的,梁三平最不喜歡的便是那樣。所以他選擇了一次性說個通透。
“三平啊!你的考慮很實際,比我們想的要更深、更廣。”賀康不由得感歎,這小子的腦袋瓜子到底是怎麼長的?!卻能想到那麼多點子出來。
而梁三平則是笑着和賀康道:“賀叔叔,其實開一個區域的農業并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哪怕是不大的瓊島地區,每個地區的開要點、開方式也不一樣。”
“在文長,我們開的文昌雞。先文昌雞這個菜色有着他的曆史,和廣泛的接受度、知名度。所以我們開起來相對較為簡單、投入較少。”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嚴把文昌雞養殖生産中的質量關卡。控制好這種雞種的純正性。保持它的價值性。這樣才能夠以高質量,吸引客戶。一旦質量下降了,客戶是能感覺的出來的。尤其是飲食類,一旦出現質量下降那麼這将會是要命的!”
“而東山羊也是,萬城的東山羊宋朝時期便已經存在了。這種養殖類産品,有着自己的人文曆史也有着良好的營養價值。我們隻需保證好質量、銷路和進行推廣,就能夠做好市場。”
賀康不斷的點頭,農漁業部門不是沒有在瓊島調查過梁三平。事實上,梁三平去香江的期間,他們就曾抵達瓊島進行暗中摸訪了。
梁三平所說的這些特點,他們也進行了全面的歸納和總結。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套方法很難套入到其他地區去。于是隻能是無奈的放棄。
所以梁三平現在做的稻田養鼈項目會這麼引起他們的重視,因為這是農漁業部門唯一現可以推廣到其他地區的養殖方式。水稻種植不僅僅限于瓊島,事實上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水稻。包括了粵東地區、湘南地區、鄂北地區……等等。
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事實上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區域并不在南方而是在東北!東北是我國最大的粳稻産區,%;,%。而此時整個東三省的水稻種植面積則是高達74o8萬畝!這是一個任何人看了都會心顫的數字。
“便如我之前所說,我們在對一個地區的農業産品進行開的時候。需要的是根據當地的情況、當地的特色、當地的資源為基準,進行合理的、有價值保護的、保證質量和農民利益的開。不能一時頭腦熱,就‘大幹快上’。一旦我們沒有把握住,‘富農’的目的沒有達成反而會‘傷農’啊!這會極大的影響到我們國家機關的公信力的……”
梁三平的話,叫賀康不由得臉色紅了紅。他還真是有些頭腦熱。就想着把稻田養鼈項目來個“大幹快上”。誠如梁三平所說,如果沒有完全準備好。這種做法傷農了。最終影響到的将是國家機關的公信力。
其實,梁三平開始也不想講這些話的。但得知賀康想要展開稻田養鼈的推廣後,梁三平知道自己不得不說了。他比誰都知道,後來因為幹部們腦子熱或利益驅動。
導緻大面積推廣一些農作物的做法,屢見不鮮。強行攤派種植梨樹、種植蘋果、種植西紅柿,甚至逼着老百姓必須種植他們指定的水果。
但種出來後。出售卻成了巨大的問題。賣不掉,傷農。一句吃虧上當就算是做了總結了。但受損的老百姓利益,誰來負責?!甚至不乏一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強迫老百姓購買他們指定的種子和肥料,從中大其财。
而這些人無恥的做法。導緻的是政府機關在老百姓中的口碑直線下降。名聲全都被他們給敗壞了,以至于後來真的有收購商鼓勵老百姓進行農業種植老百姓也不相信了。
梁三平不希望這種情況,再次出現。所以他選擇了把自己所想和所知,還有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跟賀康說一遍,盡量的避免這些情況的出現。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