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九章 岌岌可危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山崎苦笑着現,似乎自己和安天民公司、梁三平之間的競争他似乎從來就沒有占到過什麼便宜。當然,合同制定下來之後他似乎也沒有吃什麼虧。

        想到此,山崎不由得苦笑。現在的夏振東等人顯然跟梁三平學了不少手段,談判的點都掐在了灣宏的要點上,偏偏還給你留了利潤。叫你拒絕也不是,同意卻又覺得吃虧。

        “我們雙方先會在種養殖實驗取得成功後,進行聯合的檢驗。尤其是在藥物治療效果上,我們雙方可以排出專家。甚至可以在日本進行臨床試驗……”

        山崎不斷的記錄着夏振東等人提出來的各項合作,頻頻點頭。說到底,梁三平他們根據中藥古方所研究出來的那些藥品、補品,最終還得通過日本公司出售到日本市場去。

        而他們要出售到歐美地區的話,那麼日本肯定比之梁三平他們自己更有優勢。最簡單的,關于fda的申請日本方面就有很多的經驗。

        這是和梁三平他們完全不同的。而梁三平現在之所以急于要将中藥做起來,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知道,在未來一度被國人所抨擊的中醫中藥,在國外的巨大市場。

        在國内,中醫中藥一直就沒少受到诟病。甚至一度有人斥中醫中藥為所謂的“僞科學”。一些人推波助瀾,似乎不把中藥逼的山窮水盡或公開藥方不罷休。

        這些人中,有人是揣着糊塗裝明白。而更多的,則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原因很簡單,因為至2oo9年為止中國的臨床總結的秘方已達3o多萬個,有記載的就有6萬多個,中成藥已達35大類。43種劑型,中藥秘方已成為新藥開的重要來源。

        而與此同時,日韓等國正努力地進行着中醫藥的研制和開,他們以低廉的價格從中國購入原料藥後進行精加工,再以高出國産中藥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價格銷售到世界各地。

        例如,日本生産的“救心丸”。是在我國“六神丸”的基礎上開的,年銷售額上億美元;韓國的“牛黃清心液”源自我國的“牛黃清心丸”,年産值也近1億美元。

        至2oo9年為止,被很多國人诟病的中藥卻已經有9oo多種中藥被國外企業搶先申請了專利。

        韓國人自1992年4月起6續向韓國、中國、日本和美國等世界多國專利局申請了牛黃清心液、牛黃清心微型膠囊和牛黃清心丸新處方組合物等明專利,以新劑型、新工藝專利搶占了同仁堂的國内外市場。而其中僅牛黃清心液這一品種的年産值就達7ooo萬美元!

        不僅如此,韓國中藥更是在198o年直接将“中藥”改稱為韓藥。與日本相比,韓國國内的中藥品種更少,約為1oo多種,不過在中藥開過程中韓國比日本更專。

        最典型的就是韓國特産的高麗參。據統計,在同等級的高麗參出口中,韓國産品比中國貴28倍!這一切,都令梁三平極為痛心疾而無奈。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藥在2oo8年出口額出現了13年來次逆差,也就是說出口少而進口多。我們出口最多的就是低利潤的中藥材,而日本、韓國企業進口我們的中藥材後進行深加工,最後做成高利潤的中成藥再出口。

        可笑的是。作為中藥的原産國它卻飽受質疑和抨擊。以至于中國最終淪落為中藥原材料的提供地,而日韓卻憑借着這些被國人摒棄的中藥微笑着在國外掙取了巨大的利潤。

        而某些媒體則是不斷的抨擊“配方保護”。試圖讓很多受到保護的古方公布自己的藥方。而這些藥方一旦如他們所願的公布了,得到的僅僅是讓日韓占了便宜。

        我們的出口能力不如人家,獲取銷售資格的經驗不如人家。最終造成的後果,便是我們的專利在國外被這些個日韓企業搶注,然後美滋滋的拿着我們祖宗留下的資本掙大錢。

        這些人,或許在揣着糊塗裝明白。但也許……更多的人是在揣着明白裝糊塗。甚至不乏有人是收下了某些好處。才站出來鼓動、挑撥這類事情的生。

        “我們的中醫中藥,必須要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不僅是日本、韓國,更多的是歐洲、美國,在那裡我們有着巨大的消費市場!”

        卻見梁三平笑着對周捷等人道:“中醫的理論中,有着‘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的說法,這也充分的說明了我們對于平時健康調理的重視……”

        “而我們現在專攻的,便是這個方面。我們需要做出一定的‘膳食補充劑’,按照我們的說法也就是食療補充品……”

        如果直接試圖讓中藥進入美國,這無疑是極為困難的。最簡單的資金問題,就能夠讓梁三平頭疼欲裂。在美國注冊成功一種新藥,要通過新藥臨床研究申請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