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一章 湘南一行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槟榔,對于許多人特别是湖湘子弟來說,不隻是“零食”,更是一種源自内心的别樣情結。其實除了湘潭,無論是往昔還是當下,走在湘南各個城市,到處可見嘴裡嚼着槟榔的人,不分男女,不論老少,他們口含槟榔,咀嚼起來沉醉其中,那微醺暢快的神韻,一度成為三湘四水大街小巷屢見不鮮的場景。

        更是有文人墨客将槟榔視為湖湘精神符号,“信手拈來一枚,咀嚼間唇齒生津。少時便由香入醉,熱氣蒸騰汗濕重衣。末了,清風拂面,一股襟懷山嶽的豪氣頓生。”

        正是湘南有着這樣的文化習慣,梁三平才敢有信心在湘南地區推廣槟榔。繼而通過人口大省的湘南,逐步的向國内的其他地區推廣去。

        和瓊島原生的新鮮槟榔吃法不一樣,湘南地區的人們制作的槟榔現在更符合其他地區人民的口味。由于槟榔保鮮期不長,所以為了銷售湘南的人們把槟榔制作成了幹貨保存。

        但幹嚼的槟榔,是沒有什麼太多味道的。吃起來也不好吃,于是“鹵汁”鹵制的槟榔便被人們制造了出來。這種湘南特有的槟榔,在當地流行了三百年之久。

        而随着時代的展,湘南地區的槟榔産品也開始複興。隻不過現在還沒有看到苗頭,但梁三平知道這小小的槟榔産業最終會膨脹到産值三百億!

        每年9月至次年2月,行走在瓊島鄉村,都能聽到湘南口音的普通話與瓊島口音的普通話,讨論着槟榔品質和價格。

        每年兩百多億顆槟榔,運到湖南進一步加工,然後銷往全國各地。後世的瓊島槟榔是典型的外向型産業。本土消費的槟榔鮮果僅占總産量的1%左右。

        加上本地深加工廠所需的槟榔原料,也不足5%。而高達95%的槟榔份額,經過煮籽後,放入鍋爐。它們在鍋爐裡待上4天,等水分減少至3o%,取出、分揀、裝袋。

        然後跨過瓊州海峽行走千裡。到達湘南。在湘南深加工廠,還要經過7天的加工、鹵制、分包後,最終成為産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而湘南的企業也表示,湘南槟榔産業的做大離不開瓊島的槟榔。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從東南亞、夷洲等地區引進槟榔,可無論從口味還是纖維皆不如瓊島槟榔。

        “哈哈哈……歡迎、歡迎啊!小梁同志的大名,我們可早就如雷貫耳了!上回我就想跟賀康同志要求讓你來我們湘南看看了,可賀康同志不放人哪!”

        湘南的農業負責人宋志行握着梁三平的手,那自内心的高興不是裝出來的。湘南也是個農業大省,而如何根據湘南的優勢展出來适合湘南的農業道路。

        在這點上宋志行也很頭疼。而此時瓊島在農業方面的展。卻讓他眼前一亮。國内的各個省份,在帝都都是有自己的辦事處的。

        而賀康帶着梁三平到處跑的這等大動作,自然沒有躲過其他人的眼睛。跑出來的成果,也很讓人豔羨。幾個研究機構現在已經全力在瓊島進行研。

        而從帝都傳來的消息,香江、日本的企業已經籌備着在和瓊島進行包括中藥材種植、鼈類保健品銷售及鼈類直接銷售的合作。

        這一切都叫宋志行羨慕的眼眶子紅啊。湘北是内6省份,沒有出海口。而相對的許多投資方面,便受到了制約。想要自力更生的展,但卻苦于資金和項目無着落。

        宋志行聽說了瓊島的稻田鼈養殖後。也曾到帝都試探着是否能從賀康那裡拿到技術或許可。賀康倒是很耐心的跟他解釋了一遍,為何不能推廣這項技術。

        說到底。這便是銷售的問題。稻田鼈養殖的投入不小,技術方面也有講究。一個不慎可能導緻的将是血本無歸。即使小心謹慎的把鼈養出來了,銷售呢?!

        賀康的一番話讓宋志行隻能是偃旗息鼓,沒奈何人家說的确實有道理。而在關于讓梁三平來湘南一次的要求,賀康也表示隻能盡力。畢竟當時回到了瓊島的梁三平正在運作着關于南藥開種植、藥方研及銷售等工作,沒辦法抽出時間來。

        沒成想。欲求而不得的梁三平竟然會自動的找來湘南。這如何能不讓宋志行驚喜?!而梁三平也沒有想到宋志行竟然會如此的歡迎自己,倒是吃了一驚。

        “您太客氣了!我到了湘南來,還得請您多加關照呢!”花花轎子衆人擡,梁三平到了人家的地頭上自然是要遵循做客的禮儀的。

        梁三平晃悠的搭乘了好幾天的火車,從粵北一路颠簸到了湘南已是頭昏腦脹。宋志行大約也看出來梁三平狀态不佳。笑呵呵的讓他上了自己的車。

        随後便将他帶到了招待所裡,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