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七章 問市場,舊戰友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老夏,咱們要盡快的把黃花梨的種植提上日程。”回到了安天民公司的總部,梁三平随即找到了夏振東對着他道:“還有,現在逐漸我們要把山林管起來了。不能再放松了。”

        夏振東點了點頭。這也是之前他們所商量好的,黃花梨的市場夏振東也有研究過。開始的時候他認為黃花梨的市場有限,畢竟黃花梨算起來是奢侈品。

        就目前的國内消費能力來看,這等産品是很難消費得起的。而且人們現在也沒有追逐黃花梨的潮流,沒人接受你賣給誰去?!現在的人們更接受的是家電産品。

        現在的人們還沒有走到後來開始欣賞文玩的程度,現在的市場僅僅是初級階段。這個時候推出這類産品,顯然是不受歡迎的。但這些可以作為未來市場的儲備。

        黃花梨的種植需要的年限很長,最短的也得二十年以上才能夠勉強用來做一些物件。想要成才拿來做家具,那麼至少是三十年到五十年以上的黃花梨。

        還得你運氣好,黃花梨的木芯足夠厚才能夠拿來制作木材。黃花梨看似很大,實際上能用的隻有那麼一小點兒的木芯,而這些木芯很難成才。

        後來的黃花梨市場,甚至形成了一個和賭石差不多的行業叫做“賭木”。就是通過經驗來判斷,一顆沒有砍伐的黃花梨到底有多少的木芯。

        這個時候沒有開出來,是沒有人知道到底這顆黃花梨有多少木芯的。隻能是通過外表判斷,或許多或許少。如果判斷失誤,那麼可能賠進去的就是一大筆錢。

        此時黃花梨的市場還沒有成型,這個時候做黃花梨的儲備是合适的。等到市場起來的時候,梁三平他們所種植的黃花梨就派上用場了。

        “鳳梨那邊。灣宏株式會社已經預訂了第一批過去了。”卻見夏振東這個時候笑着道:“别說,灣宏株式會社現在辦事很得力。每次反應都極快,甚至比我們自己人反應都快。”

        “沒轍啊!人家畢竟運作了那麼多年了,如果正兒八經的開始辦事情。我們的确是差了人家一籌,畢竟數十年了。人家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反應機制和應對機制。”

        說着,梁三平給夏振東倒了杯茶:“别說灣宏了。就連陳家也是如此。這幾天的考察,不僅僅是他們收獲良多。我也是收獲不少啊!一套完整的機制,這是必須要有的。”

        “尤其是在企業的成熟期,如果沒有這套機制的話。人才的選拔、銷售區域的拓展、新産品的市場調研……等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夏振東聞言不由得苦笑:“咱這到底是作農的,說出去有幾個人願意來?!雖然咱們現在挂着是國企的名号,可改革以來大家就算是奔也都是奔着江口那邊去的……”

        這話很無奈,卻也很實在。改革之初确實沒有多少在管理方面的人才,就算是有多數也在大型國企裡面。這時候國企是鐵飯碗啊,别說是現在了就是後世也是不願意打破的。

        私企雖然風行一陣子。但最終國企的穩定性還是讓無數人眼紅。幾乎是旱澇保收,雖然有些工作苦了些但至少福利待遇方面根本就不用擔心。

        是以,無數的人擠破頭了也要朝着國企的路子去走。沒轍,國企的各種福利待遇不是私企能比的。穩定性也很好,老老實實工作到退休待遇也很是可觀。五險一金不少你的。

        就算是有人想要下海一搏,江口這等改革開放的地方才是人家的選。瓊島,現在說難聽些就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放古代,那是被流放才會來這裡的。

        你說人家怎麼會萬裡迢迢的抛掉自己穩定的工作。來你個窮鄉僻壤的山溝溝裡蹲着。而且安天民公司說出去的名号雖然大,可人家細問那還是種地的。

        “盡管咱們很厭煩。但确實現在人們的眼光就是認為種地的……”夏振東苦笑着沒有說下去,梁三平則是心裡很清楚。人們的态度,種地的還是覺得沒本事。

        農村裡,千方百計的想要孩子讀書。為的就是能夠離開農村,能夠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幾千年以來,無論上位者如何的表示看重農桑。但大部分人心裡。農依舊是個低端的活兒。

        除去國家和少部分有識之士,大部分人對農業所持的态度都不好。甚至若非是國家出于戰略考慮,對耕地畝數有紅線要求。很多耕地甚至都被直接開掉了。

        “這說明咱們做的還不夠大、還不夠好,還不足以吸引到人才的地步。”梁三平并不生氣,反而哈哈哈大笑着對夏振東道:“這多正常啊!如果我們做農業做得掙錢了。自然會有人想要來做農業。路子沒走出來,人家看不到成績抱有其他态度也是正常。”

   &nb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