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為啥要這個木盒子裝啊?!這木盒子也忒貴了,一個做下來就得十來塊。●⌒這完全不劃算啊!”當梁三平開始提出包裝理念的時候,随即遭遇到了極大的反對阻力。
看着這些個龍井制茶的老師傅一個個站起來面紅耳赤的和自己争論,梁三平不由得産生了一股無力感覺。這些個老師傅們都是好心,他們也都希望龍井茶能夠做出來。
但他們卻極為反對梁三平将錢砸在了包裝上,在他們看來茶好就成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嘛,隻要咱們手藝做好了還怕賣不動麼?!除非他們是傻子。
“小梁同志啊,你看做什麼木盒子啊?!成本确實高。”一位老師傅語重心長地對着梁三平道:“我們一般都膠袋子裝着,好點兒的鐵罐。再好就是陶瓷罐子,也沒有木盒子啊……”
梁三平聽得這些老師傅們的意見,沒有直接反駁。待得他們言完畢後,他才對着這些老師傅道:“這樣,咱們今天都在這裡。諸位師傅們選出幾個代表,随我出去走走。”
“我們直接出去走走,回來了大家就知道我為啥這麼包裝了。”這些個師傅們都是手藝人,很多不乏祖祖輩輩都在做茶的。如果不是真把梁三平當自己人,他們絕對不會說什麼。
就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梁三平展龍井茶的決心,才會這麼不顧及到和梁三平說起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尤其是梁三平和浙省拟定的協議中,将大部分的利潤都給了村裡。
這就更讓他們糟心了,他們覺得自己天然的就有責任要維護“十八顆”這個牌子。要做好它,把它做起來。這是給後世子孫吃飯的金字招牌啊!
梁三平這麼一說,一群的老師傅們開始叽叽喳喳的讨論了起來。沒一會兒,三位師傅便被選出來了。看着這三位師傅。梁三平啞然失笑。
這三位師傅被選出來,倒是不出他的意料。村裡有兩個大姓,陳和王。被選出的陳師傅大号叫陳弘濟,算是村裡資格較老的師傅。為人老實,也熱心。
而另一位王師傅,叫王元化。他種出來的茶。村裡沒有人不服氣的。另外一位則是廖師傅,叫廖俊才。村裡公認制茶手藝最好的一位師傅。
這三人幾乎就代表了整個村子裡所有人,從人品、種茶本事到制茶手藝,他們都有着自己的特點。所以才會被村裡的其他師傅們選出來做代表。
“這樣,這三位師傅回去收拾一下。後天随我去一趟香江。”梁三平笑着對這三位師傅道:“如果在香江,三位師傅還是覺得我們應該用其他茶葉罐子。我們就用。”
既然梁三平都這麼說了,大家夥兒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了。其實,如果梁三平強硬的要求他們必須要換成這個包裝,他們也不會說什麼。
但梁三平并不想這麼做。他希望的是這些個師傅們能夠把這個項目當成是自己的項目來做。隻有這樣,他們制作出來的茶葉、他們種植出來的茶葉,品質才會是最好的。
大家夥兒散開後,梁三平便帶着三位師傅找郭文君去辦手續去了。這個時候,要去香江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手續也極為繁瑣,而龍井村裡的大夥兒也都炸開了。
三位老師傅去香江,大家都很是豔羨。不過梁三平也跟他們承諾,隻要好好幹。他找到機會了。也帶着大夥兒去香江看看。對于梁三平的話,村裡的老百姓們無比相信。
人家梁三平可是有大本事的人。老師傅們都信他。小年輕們更是無比崇拜的跟着梁三平,他還沒有進村裡的時候。村裡已經有人去打聽他的故事了。
在郭文君他們有意無意的洩露下,梁三平在瓊島帶着寶亭地區緻富的故事被他們口耳相傳。越傳就越是離奇,甚至有人說梁三平有點石成金的本事。
這倒是讓梁三平哭笑不得,要是自己有這本事的話還用這麼辛苦的幹活兒周旋麼?!不過從好處上來說,也很快的樹立了他在村裡的權威。
有着苗堅給梁三平背書。那些幹部自然是不敢為難。盡管手續繁瑣了些,但也在半個月内給梁三平辦下來了。這已經算是神了,中間當然少不了林蒙幫忙跑動。
他和郎夢成也是這次去香江的主力,得知自己可以去香江。這倆小年輕不由得激動萬分,這麼大了他們還是第一次出浙省。還是去香江自然是無比激動的。
這個年月别說去香江了,就是去羊城那也是了不得的事情。在大家看來那幾乎就是國内最先進的地方了,和海外接觸最多的地方。
梁三平倒是對這些沒啥感覺,甚至如果不是有必要他都懶的跑香江這一趟。但他不去不成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