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0章 我甯可痛苦,我不要麻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問題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切記不要站在制高點随意的點評别人,也許我們隻是比她們幸運而已,最近網絡上很流行批判早婚的農村婦女。”
              “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我自認為清醒獨立,而我卻時常忽略了女性具體所處的環境和成長背景,僅憑片面的言語和行為粗暴的給她們貼上愚昧的标簽。”
              “于是我開始反省,我自己也是否有尚未開智的部分?我和她們有什麼不同,而我急于與她們割席,拒絕與她們溝通,是不是也落入了厭女的窠臼?”
              “這讓我突然想起了之前很火的農村婦女劉小樣,她能夠沖破思想的枷鎖去讀書讀電視,可在這樣的環境中像她這樣的人又能有幾個?”
              時錦初在高三時期曾看過劉小樣的紀錄片,其中有一句話至今讓她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她說:“我甯可痛苦,我不要麻木。”
              一種罕見的自然主體性。
              當思想與環境不匹配,是精神世界的悲哀。
              精神的超脫,肉體上的腐爛。
              當認知高出環境卻無法改變才是最痛苦的。
              “我們真正去關心她們的困境和苦難,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嘲笑,而她們受制于表達意願和方式,大多數都是失語的。”
              “而同樣身為女性,我們應該做的是為她們發聲,争取她們受教育的程度,讓她們從思想上去根本改變自己。”
              “在互聯網上以弱小者的不堪當做笑點,以加害者的理直氣壯當做笑點,以苦難的人生當作襯托自己優越感的工具,好像一切事情都可以被高度碎片化凝結成一句梗來娛樂。”
              “地獄笑話無處不在,換位思考,自己真的身處在這個環境中還能笑得出來嗎?”
              震耳欲聾,羞愧難當。
              身處這個教室的人大部分都是農村孩子。
              讀書不是為了避免自己變成這樣嗎,為什麼開始唾棄那些被埋葬的靈魂?
              太片面,太淺顯,常常忽略了成長環境。
              所謂的苦瓜大隊,她們發短視頻已經是在進步了。
              文字并不能使人成熟,書籍描繪苦難,不幸者經曆苦難,怎麼敢讀了些書就去蔑視真正的不幸者?
              讀書的意義,并不是去嘲笑無法讀書的人。
              不能幫助她,至少不要嘲諷她。
              “最後在觀看大量該類視頻之後,我想提出一些建議,該類視頻的内容同質化較為嚴重,其内容都是圍繞日常生活重複展演。”
              “從長遠來看,粉絲的注意力會因為同質化内容出現轉移,所以想要持續性的吸引粉絲注意,必須要開發優質的農村内容。”
              “在我看到大量幾十幾百幾千粉絲量的農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