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4章 科舉制度到底利大于弊嗎?八股取士,思想的禁锢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元朝科舉僅實行了45年,取士人數不過千人,是科舉制度自實行以來規模最小的一朝。”
              “不僅科舉規模小,而且元廷對通過科舉入仕的官員也不重視,實際掌權的仍然是大貴族。”
              “此外,作為南宋後裔的南人在元朝是最受歧視的群體,不僅科舉名額極少,而且升遷也很不容易。明朝開國名臣李善長、宋濂等人都沒有在元朝考中科舉。”
              “明朝的科舉也經曆了由廢到興的時期,雖然朱元璋在開國第三年就設立科舉,但是洪武一朝依然是舉薦和科舉并進。”
              “換在以前通過舉薦制度可以大搞裙帶關系,但是在朱元璋手下幹活不論是通過舉薦還是科舉入仕,能保住性命都很不錯了。”
              “......”
              “洪武四大案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
              “朱元璋晚年的南北榜案更是把主考官和狀元都送去見了閻王。”
              “......”
              你36度的嘴裡,怎麼能說出這麼冰冷得話?
              “在1397年的會試中,錄取的51人全部都是南方士子,放榜以後遭到北方士子抗議。”
              “朱元璋認為其中存在舞弊下令徹查,但是主考官卻堅稱錄取結果并無問題。”
              “考官完全是憑真才實學錄取的,朱元璋大怒下令将主考官發配流放,會試第一名也被處死,朱元璋親自閱卷重新錄取了61人,全部都是北方人,史稱南北榜案。”
              “此案最終促成明朝按地域取士。”
              “......”
              靜。
              太靜了。
              靜的可怕。
              洪武年間的大臣根本不敢說話。
              而被提及的正主老朱跟沒事人一樣,毫不在意地下那群人會怎麼想。
              “公元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下令會試分南、北、中取士。”
              “明朝科舉還有一個重要的改變就是額外設立庶吉考試,在新科進士中選拔進入翰林院的人才,繼而入閣輔政。”
              “到了明朝中後期,内閣大學士基本都是庶吉士出身。”
              “清朝科舉繼承明代制度,但是也為宗室和八旗子弟增設科目,方便他們進入仕途,清朝時科舉制度的種種弊端已經暴露無疑。”
       &n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