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美軍從三個方向,攻打佩科斯河防線,北邊以佩科斯城的跨河鐵路橋為重點,中央則從麥卡米和設菲爾德之間的河段突破,這裡同樣也建造有鐵路橋,南方則攻擊美墨邊境上的大糧城。

        但缺乏進攻經驗的美軍此時很不專業,擁有絕對數量的武器裝備和兵力,卻始終無法突破明軍防線,反而損兵折将,傷亡極其慘重。

        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明軍在越南戰場上同樣如此,當時就發現,在同等兵力下,進攻方的損失往往是防守方的三倍以上,所以到了後期明軍強攻法軍要塞的情況越來越少。

        現在一群隻在印第安人面前炫耀過的美國軍隊,卻在強攻明軍的防線,如果比當年的明軍做的好,那才是怪事呢。

        他們多次成功度過了河流,卻在碉堡、壕溝和機槍組成的陣地前碰的頭破血流。

        明軍一百人防守的一個碉堡,就能阻擋美國數千人的攻擊,這種碉堡可不是什麼堅固的堡壘,大都數隻是夯土的土堡罷了。

        可是美軍的強攻也不是沒有效果,畢竟是三十萬大軍,即便防守更占便宜,可明軍數量太少了,修築了佩科斯河防線之後,陸雲起手裡能動用的機動兵力已經不足五萬人,這五萬人要随時馳援碉堡構成的防線,有些捉襟見肘。

        他隻能不斷的催促援兵,鄧世才還真給派,但一次派五千,一次派一萬,添油加醋一丁一點的支援,陸雲起以為是鄧世才那邊兵力也很緊張,實際上鄧世才就是要讓他在這裡消耗,不告訴他真相是怕他太過年輕,承受不來這種将人命看作數字的殘酷。

        傷兵則不斷的通過河流和鐵路,送到埃爾帕索,明軍在哪裡建設了戰地醫院。結果一增一減,陸雲起手裡的兵力,始終就沒有超過七萬人,最少的時候甚至隻有四萬人。但鄧世才已經先後給他添油了十萬兵力。

        這場戰役足足打了一個月,美軍在付出了至少十萬人陣亡的代價之後,才放棄了進攻。美軍先後動用兵力超過五十萬,結果對這樣一條簡易的沿河防線毫無辦法,士氣大受打擊。

        此時在其他方向,美軍也不約而同的轉入了反擊,他們經過一整年的準備,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兵力,繼續讓敵人留在自己的國土上,這是無法容忍的。

        在丹佛方向,他們根本無法突破内華達山區的無人地帶,當年華人在這裡修鐵路有多困難,他們進軍就有多困難,修鐵路畢竟隻是萬把人的施工,大軍調動成千上萬,更加艱難,大明騎兵、印第安騎兵出沒,炸毀了一道道鐵路橋好隧道,填塞了一口口水井,更是讓大規模進軍變成了災難,美軍剛過鹽湖城自己就受不了無窮無盡的騷擾,自己放棄了。

        在比靈斯方向,他們成功的度過了落基山脈,進入了斯内克河平原一帶,這裡進軍相對較為理想,沿着河谷甚至可以直達波特蘭,但明軍在胡德山口一帶修築了長達百裡的防線,将哥倫比亞河谷切斷,美軍久攻不下,反倒是他們要承受漫長的交通補給困難,在這個方向也漸漸難以為繼了。

        在大海上,大明也感受到了壓力,控制了夏威夷之後,大明以此為中心,建立了多條交通線,從這裡開辟了通往南美洲秘魯、哥倫比亞的直達航線,商船将糧食物資經過夏威夷中轉之後,不斷的運往北美洲。

        美國跟大明在這裡也進行了外交戰,美國要求這幾個南美國家保持中立,切斷跟大明的商業貿易,但是幾國不願意看到不斷擴大的貿易額受損,都認為糧食不屬于軍火貿易,不在禁運之列。

        大明還開辟了從台灣直達夏威夷的交通線,大量武器裝備從本土供給。

        但是問題就出自交通線上,這幾條航線都是幾千公裡的距離,中間的困難用文字表達不出來,不但要經曆海上無端的風浪,常有運輸船傾覆,最危險的是,開始有商船被美軍擊沉,美國海軍動用了潛水艇加魚類的新式武器組合。

        糧食物資可以從南美購買,從墨西哥走私,從加州當地征購,但是軍火卻必須從本土運輸,因此這條航線必須保證,海軍迫不得已開始護航,受限于海軍艦艇數量,運輸量大大減少。

        鄧世才鑒于這種原因考慮,要求洋務司馬上跟英國接觸,希望英國出面調停。

        洋務司對此極為不滿,他們認為正面戰争才剛剛開打,就主動提出和談,這會給談判工作帶來巨大的不利,要求軍隊必須負全責。

        外交認為軍隊的戰況對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