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祖傳的理财3S
時間:2024-08-08 08:08:08
一年一度的華人社會最大的狂歡終于落下帷幕――年過好了。隻是,小孩子手裡那一疊壓歲錢該如何打理?中國孩子的理财教育有待加強,但該如何正确理解理财教育?
還是從壓歲钿講起。我小時候,拿到一封五十元的壓歲钿,已屬巨款,此僅限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才有如此大手筆,至于其他滴裡嗒拉的壓歲钿,都如數上交給父母循環使用――父母也要分發給其他親友孩子的。
那不用上交的壓歲钿,除一小部分用以買喜歡的小東西,父母必為我和哥哥各自開個銀行戶口。父母認為,小孩子口袋裡不能有太多閑錢。這就是我們的壓歲钿理财。
我出身銀行世家,祖父程慕灏29歲起出任上海中國銀行副行長,是上海中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行長。他對我們第三代自小的理财教育是3S:Saving(儲蓄)、Spending(消費)和Sharing(分享)。3S理财觀念出自何處不得而知,但我家世代都奉為經典。
3S中首要的是Saving,身為銀行家的祖父一世不炒金炒房炒股票、不做投機,一來是避嫌疑,更因他從實踐中确實悟出,長期的持恒的定時的儲蓄的得益,其實是相當可觀且又安全的。
記得我參加工作時,一月工資48。5元(上世紀60年代),扣除飯票交通費和零用,就去銀行買貼花儲蓄――相當于現今的定投,如是到我結婚成家,戶頭上新錢老錢連本帶息竟也有若幹四位數。在70年代,也屬一筆頗有分量的嫁妝壓箱錢了!
或受3S影響,我和先生從來不炒股不炒房,或許因此失卻了很多緻富機會,但心情坦然,股市樓市金融風暴起起落落與我們無關,可以靜心讀書寫作觀看人生風景。至今雖無大富,至少衣食無憂。人生如是,複當何求?
第二個S(Spending)是消費。理财不是要你一毛不拔,理财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生活質量。消費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樂趣。隻懂錢生錢,不懂消費,這樣的人必鐵公雞一毛不拔,少朋友少社交。當然,或許可以等賺夠錢再消費,但如何算賺夠了?親情友情人情最缺乏保鮮能力,小氣吝啬是其最大的殺手。當然消費不等于揮霍,如何消費本身是一門生活美學,是我們愉悅人生很重要的保證。
Sharing――分享,這應該與Spending消費頗有異曲同工之處。錢财要有人與你一起分享,才有幸福感滿足感和成就感。哪怕隻是很小一筆年終獎,如能拿出來孝敬父母,給另一半買份禮物,給小輩一個驚喜,那有多溫馨,遠遠好過想方設法錢生錢!
從大處講,捐款、助人,也是一種分享。祖父身為銀行家卻生活不奢華。祖父送父親入清心男中和中法大學,都是上海一流的學校,但讓我父親在大學時代就兼職做家庭教師自掙零用錢。祖父熱心公益捐款,一生捐贈無數,以私蓄設立上海中行程慕灏獎金用于培養、激勵新人。
真正的理财教育,不是具體地教你錢生錢的操作細節和判斷能力,這本身是很難教會的,否則,發财太容易了。我們要向年輕一代傳授的,是對金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