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死亡邊緣
時間:2024-08-11 12:53:41
智利的阿他加馬沙漠,曆來被人稱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2004年,一場7天6夜、全程270公裡的超級馬拉松賽在此進行。
比賽的路标被狂風吹沒了,補充水也已耗盡,而血糖像氣溫計的汞柱直線下降。此刻,林義傑和同伴坐在一塊黝黑的大岩石下喘着氣,互相取笑:“如果我們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這裡好了。岩石很醒目,或許很快就會有人發現我們的白骨。”
但他最終逃過了這一劫。憑借之前穿越中國戈壁的經驗,3個小時之後,林義傑找到了正路,一舉拿下了智利阿他加馬沙漠超級馬拉松的冠軍。那年,他28歲。
想起那次死亡經曆,林義傑至今“腿還會發抖”。可那場經曆僅過去一個月,他便又簽下死亡協議書。在神秘的亞馬遜雨林,他又捧回了亞軍獎杯。
平頭,瘦臉, 1。64米,不到60公斤,幾年來,這個貌不驚人的台灣小夥子,一直奔跑在超級馬拉松的賽道上。他的賽場,始終是地球上最為危險的地區。
如果不是個性執拗,原本成績優秀的他,或許不會走上這條看不到終點的旅途。
父親曾含淚勸他:“阿傑,學體育沒出息的!你好好聽我勸。”在這個沒上過大學的老維修工心裡,好好讀書,上大學,做個拿筆杆子的文化人,才是正途。
實際上,是高中的一次比賽讓林義傑确信,奔跑就是自己的“正途”。那次比賽前,教練問他準備好了沒有,他說:“我盡力。”教練卻狠狠打他的頭,叫着:“要拼命!” “盡力,就是你跑到終點後,還有力氣坐下來喝茶聊天;拼命,就是跑到終點後直接送醫院。”林義傑說。憑着這股狠勁兒,這個台灣小夥子終于跑出了一片天,接連在世界上幾個大型馬拉松賽事中奪冠。
漸漸地,他發現,單純的比賽已經不能滿足他對運動的渴望。他的目光開始瞄準了地球上最艱險的地區。而從那一刻起,死亡也始終與他如影随形。
2006年11月,林義傑和美國人查理、加拿大人雷伊,組成3人團隊橫越撒哈拉。隊伍後面,跟着聯合國的官員、好萊塢的大牌導演。通過記錄這場西起塞内加爾,東至埃及,全程5900公裡的撒哈拉穿越之旅,引起人們對非洲水資源危機的關注。
沙漠的太陽分外毒辣,晝夜溫差高達50攝氏度。途經乍得境内的撒哈拉沙漠,是一個遺留地雷區。雖然一行人可以繞開雷區,可流沙會裹挾着地雷四處流淌,随時都有觸雷的危險。
穿破了11雙鞋子,遭到一次劫匪的攻擊,111天後,林義傑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半年以後,他才知道,護送他們的軍隊在回程途中,全部被劫匪槍殺。
他曾在中國西部的大戈壁迷路,并出現了脫水的狀況,最終靠咬破嘴唇舔舔血,潤潤舌頭越過難關;在穿越亞馬遜河時,他拿着瑞士軍刀刮下小腿肚上的腐肉,再把藥敷上,不然整個小腿可能就廢了;而最難挨的是那些孤立無援的時刻,其他人多是三五人結伴同行,相互照應,隻有他,一個亞洲小個子,什麼都得自己死扛。
這些生死邊緣的瞬間經常提醒他,死亡離他有多近,但奔跑的意義,也因此而開始改變。小時候,他拼命跑,隻是為了跟父親争口氣;功成名就後接着跑,是因為他在享受不斷超越自己的快樂;而再接下來,又有一大群人從他的腳步中,看到了對待生命的态度。
有一個十七八歲的漂亮女孩,對他哭着說謝謝。這個女生的家人全部死在一場大火中,她幾乎要自殺了。聽了林義傑的演講,她看到生命的另一種狀态。
“沒有旅行過,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沒有冒險過,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貴。”這個小夥子樂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