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從來都是美好的
時間:2024-08-12 05:09:17
當很多人對慈善越來越“心冷齒寒”的時候,我們不妨從兩張生動的面孔說起。
那是甯夏鹽池縣小女孩李濤濤髒兮兮的臉。
在她的家鄉,三年隻下了三場雨。她每天都要趕着驢車,和又聾又啞的媽媽走三個小時去打水。打來的水又苦又澀,可就是用這樣的水,她們做飯、熬藥、洗臉,然後喂雞。由于一年也洗不上一次澡,她們的頭發裡生滿了虱子。
然而,從天而降的1000元就像那根撬動地球的杠杆,改變了這家人的命運。
當母女倆從受助修成的水窖裡打上滿滿一盆水時,她們忍不住哭了:“原來洗幹淨了,自己跟電視裡的人一樣。”
對着鏡頭。腼腆的女孩沒有說“感謝政府,感謝捐贈人”的話,可她每天打水時,都會看到刻在水窖蓋子上的捐助人的名字。那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她在本子上寫了一遍又一遍。
沒有一支溫度計能測量慈善的溫度,但這個孩子的笑臉,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慈善晴雨表。
此時此刻,我們再現放大這張孩子的臉,是想重申很多人原有的立場:慈善從來都是美好的。
讓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張孩子的臉。
北京女孩解椿荩今年9歲,用自己的壓歲錢每年捐助一口“母親水窖”。這成了她成長的一部分。去年8歲生日時,她舉辦了一個主題生日會,讓更多的小朋友及家長一起關注“母親水窖”。這是一個遠沒到能大談慈善理念年齡的孩子,可她用行動注解了含義非常複雜的“慈善”二字。
比起因“捐得越多越可疑”而轉身離場的姿态,更優雅的姿态是“繼續痛苦地愛”。重燃這些愛,才能理性地對慈善事業刮骨療傷,讓它肌體健康。
當我們行走無力時,請想想那兩張稚嫩的面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