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蚊帳
時間:2024-08-13 04:31:26
1962年,我媽第一次走出小鄉村,背着被褥卷,也許還拎了一土布袋熱紅薯,搭汽車,轉火車,再汽車,從河南出發,去武漢上大學。半個月之後,她寫信給她的媽媽、我的姥姥:“同學們都有蚊帳,我沒有。”姥姥回信:“蚊帳是什麼?”
我媽詳詳細細寫給她:“一種很稀很稀的棉布,和床一樣長一樣寬,高度比兩張床之間的距離多一些。”我媽用線量的尺寸,三根長線就是三個尺寸。
就這樣,那年新棉花下季的時候,姥姥紡線,織“很稀很稀的棉布”,裁剪,縫紉。總之,暑假結束,我媽再上學的時候,行李裡有她小小的自矜:她也有蚊帳了。
30年後,我家三姐妹相繼考上大學。到了我,一切因陋就簡,能省就省。搪瓷臉盆是掉漆的,枕巾其實是毛巾,還有這一床姥姥的蚊帳。
我接受了它,卻打心眼兒裡不想要。它小,孔眼卻大,是“隻防大蚊不防細虻”的君子作風。最重要的是,它太舊了,土布已經灰得發黑。有一次,一個外班女生來寝室逛,我聽見她向人打探:“那是誰的床?看着好髒。”我很憤怒,卻沒法向人解釋:它不是髒,隻是積了太多水洗不淨的曆史塵埃。
它很快就拉了大口子,大概是被我一屁股坐上去了,布質已朽,經不住我的噸位。我帶回家給我媽過目:确實不堪用了,之後全無心肝地棄之。
直到現在,我才意識到,我抛掉了這世上最後一件沾有姥姥手澤的物件。她的愛與尊嚴,全在這一針一線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