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時間:2024-08-13 04:56:31
自從當上城管,25歲的宋志剛就成了“特不招人待見”的人。
他從超市拎着水果回家,鄰居會撇撇嘴:“喲,又扣啦!”他幫老外找醫院,馬上有群衆過來圍觀:“城管幹嗎呢?要打老外啦!”
宋志剛抄過攤兒,也時常“在職權範圍内做出人性選擇”。他将自己作為城管的所見所聞發在網上,帖子迅速走紅,被點擊數十萬次。後來,這個帖子被彙編成書《城管來了》。
宋志剛經常琢磨城市管理問題,他期待國家能夠立法,“現在這個管理辦法令北京的居住者很不爽,也令我們這些所謂的管理者很不爽,領導們也未必爽。”
他總覺得,這個城市應該更寬容一點。更美好一點,而不是現在的樣子。
宋志剛穿着特意給他準備的嶄新的城管制服坐在鏡頭前,目光炯炯。采訪一開始,他的身體和話語都像制服一樣筆挺,到一個多小時後才放松下來,那些黑色幽默的部分都是最後半小時裡談的。
采訪結束後我問:“你一開始怎麼那麼緊張?”
他猶豫了一下,說:“我看你以前采訪的都是壞人。”
1
宋志剛說,他沒工作前,用兩個字形容就足夠了――“憤青”。在天涯網站上,看别人罵什麼就跟着罵,也罵城管。在河南,他正在小吃攤吃飯,就被城管趕走了,回來在網上罵。
畢業的時候顧不得了。和大多數就業困難的學生一樣,“能當上公務員,掃廁所都幹,後來連掃廁所都沒輪上,就當了城管”。
準備考試的時候,他在百度上搜城管考試指南,前幾頁出來的全是嘲弄的題:“遇到小販如何處理?A。一腳踹去:B。掀鍋……”
當上城管之後,先是不願意幹,後來就硬下心來按規矩辦,大吼一聲半條街都能聽見,再後來……前女友跟他分手,兩人吵起來,對方在大街上喊:“城管打人啦……”
有次抄攤,他被大學生罵,手指戳在他臉上說他連流氓都不如。他急了,臉紅脖子粗,也說了粗口:“你丫滾蛋!”幸好被同事直接拎上了車,不然很可能會打起來。
他想辭職也是因為這件事,因為這個職業“沒有成就感”。我說,很多人覺得上班不就是謀生嘛。他給我講了一件事。當年他從警校畢業前當實習警察,在西客站執勤,小姑娘敲玻璃叫“警察叔叔”,他從車裡一躍而起:“沒事,有我呢。”去了大廳,很多排隊買不着票的群衆一起鼓掌:“人民的好警察來了。”誰都不敢當衆指認“黃牛黨”,他就在隊伍中一個一個拍人肩膀:“這個?這個?”群衆點頭示意,他在大家仰慕的眼神中拎走那個人。
“那感覺!”他眼睛微微向黑暗的斜上方望去,出了一小會兒神。
2
那對小姐弟是無意間碰到的。我們的本意是找海澱區賣雞蛋灌餅的小攤販,他們大多租住在六道口的城鄉結合部。本來想采訪孩子的父母,但他們去參加家長會了。兩個娃娃一點兒也不認生,尤其是小弟弟,兩顆小門牙剛掉,一笑一邊一個酒窩。
閑聊。我問姐姐喜歡北京嗎,她說又喜歡,又不喜歡。
我問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她說喜歡建築,不喜歡城管。
她沒見過城管,也不知道城管是幹什麼的,隻說:“他們抄我爸爸車的時候……”
她哭了。
我當時坐在她側面,這眼淚沒法擦,我也沒嘗試讓她别哭――沒體會過這種處境的人。就别勸别人别怎麼樣。我隻是在鏡頭拍不到的位置,輕輕拍拍她的後背。
弟弟害怕又發愁地看着姐姐,又看着我,很生氣的樣子,他覺得是我這個陌生人不知幹了什麼把他姐姐弄哭了。
但最讓人難受的是我臨走的時候,他們在一片廢墟上玩,從瓷磚上爬上去,又痛快地溜下來。這個村要拆遷了,他們很快會沒有地方住,隻能再找便宜的出租屋了。他倆還小,不知道這些。
我招手:“哎,我走啦。”
他倆站在廢墟上,小姐姐笑嘻嘻地揮手:“阿姨再見!”
小弟弟也跟着說,亮着小牙床,聲音更大些:“阿――姨――再――見!”
3
宋志剛說他原來是“憤青”的意思是“急着下判斷,總有正面人物和負面人物”。這幾年他學會了“不偏激地對待人和事”,他的書裡有一句話:“我現在覺得,往往沒有簡單的是非,隻有各自沖突的需要和矛盾。”
就拿我們采訪的一位大爺來說,他的眼睛有殘疾,在北京治病,一個月的房租就靠賣爆米花。
但也不得不看到另一些東西――住在胡同裡的居民說:“不行,他的攤位占着路,我們連車都開不出去。”開飯店的店主說:“他把我家招牌都擋住了,必須管。”買過爆米花的人說:“那種人造奶油能把孩子吃出病來。”
那兩個娃娃的父母賣雞蛋灌餅,養家不容易,但攤位就是這麼個情況,大家能看見,水、雞蛋、工具是什麼樣子。看看就能知道。
這些需要管理,但殘疾人就業不是城管能解決的事。娃娃的父母和大爺都想要個規範的攤位,這也不是城管能定的。城管隻能堵,沒有疏,小宋說:“暴力執法簡直是必然的。”
誰對?誰錯?看的事實稍多一點,遲疑一下,就不會那麼快地贊美和譴責。一開始總是好人壞人,後來是好事壞事,最後發現隻是生活中矛盾密布。
用不着去尋找激烈的沖突,在陳述中自會看到矛盾的結點,能說清楚,制訂規則的人、想解決沖突的人,就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事實基礎。
中國的城市化才開始,未來還有幾億人要進城,進了城都需要管理,哪一個行業、哪一個城市都有一個建立規則、慢慢成熟的過程。有人說:“你們總說要慢慢來。可為什麼不能快一點?”
慢一點,一步一步踩實了,不會繞彎路,反而快。
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宋志剛在書裡說過一個例子:“最後一個翻牆逃往聯邦德國被民主德國士兵擊斃的人,死時離柏林牆倒塌隻有幾個月。開槍的衛兵被判刑,律師力争,說士兵隻是遵守了當時的命令看守柏林牆。法官說,你的确是看守者,但在人性選擇中,你卻可以選擇不射擊他的要害部位。衛兵沒這麼做,所以他被判刑了。”
宋志剛說:“我沒辦法改變很多事,隻能在我的職權範圍内做得更好一點兒,這是我的人性選擇。”
制度由人選擇,有了人性的驅策,改變自會發生。
以前我覺得這種想法是和稀泥,妥協是最沒意思的事。凡事着急,恨不得一夜之間建成新世界。現在覺得,一刀砍去,亂麻更亂。要有這個耐心,找到線頭,慢慢抽解。
這個前提是讓各方說話,别停留在概念和成見上。這個社會,事件的哪一方都有說話的機會,都說對方能聽懂的話,也都有誠意去聽對方的話,把意見和矛盾一一陳述,也許在說清楚事實的時候,事情的化解之道也就會随之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