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一家兩代人,13個清華生

時間:2024-08-14 06:51:52


   

有這樣一個家庭,40多年間,兩代人共有13名成員走出清華園,占到清華大學畢業生總數的近萬分之一 ――清華大學100年,培養了17萬名學生。


   

  這個家庭的成員現在北京、美國安靜地生活着,聽說過他們的人都驚歎不已,而他們卻自認平凡。


   

  唯一沒考上清華的,


   

  是哈佛博士後


   

  1957年,聶家的大姐聶皎如考入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兩年後,二弟聶光啟考入清華大學電機系,又過了一年,小妹聶皓如也考進電機系。


   

  聶皎如姊妹3人共有6個孩子,其中5個進入清華的孩子在家庭裡被稱為“小清華”。


   

  唯一沒上清華的是聶皎如的女兒唐炬,舅舅聶光啟說:“她是學醫的,如果要考清華,一定考得上!”


   

  唐炬1985年考入北京醫科大學,獲博士學位,曾在哈佛醫學院做博士後,現在美國當醫生。


   

  繞了半個地球,


   

  還是清華牽紅線


   

  這個清華家庭還在不斷擴大,3位老清華都在校園裡找到了另一半。聶皎如和丈夫唐慶祥,還有來自青島的李有潤是同班同學,聶家在北京,李有潤常去玩,因此認識了聶家小妹聶皓如并結為連理。二弟聶光啟曾是校運會跳高冠軍,與女隊跳高能手、電機系的師妹黃群芳結成了情侶。


   

  和父母不同,聶昕和丈夫連铮在清華時并不認識,一個是88級電機系,一個是85級建築系,直到兩人畢業後,同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留學時才開始交往。


   

  繞了半個地球,還是“清華”牽線,有緣人終于結成良緣。


   

  小清華中,老大李铮的太太叫李小霞,李小霞本科不是在清華讀的,後來拿到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碩士學位。


   

  至此,聶家13位清華學子到齊。家庭成員感情極好,經常聚在一起,時不時回清華園走走看看,那是記錄了他們青春歲月的地方,雖然相隔幾十年,卻有相同的回憶。聶昕和父母都出自電機系,“我和我媽就常說起宿舍,巧了,我們住的是同一棟樓,我住一樓,她住在二樓。”


   

  怎樣才能上清華?


   

  怎樣能上清華?無數人都會問。聶家人的回答很簡單,那就是認真、上進,再加上一顆平常心。


   

  聶家人普遍學習輕松。聶皓如讀書那會,一周學習5天半,最盼望一天半的周末休息,可以好好玩。幾個小清華,小時候聚在一起也是玩,打撲克,從不交流學習。


   

  李铮分析原因,一是遺傳,我們家人腦子都不笨,都挺會考試的。我還算比較刻苦的,像我弟弟,公認的家庭裡頭聰明人,我都沒見過他開夜車做作業。他還給我說:“隻要有标準答案的題目,我一看就知道老師想要什麼答案!”


   

  還有就是家庭的氛圍,父母都是清華出來的,這又是一種“潛移默化”。


   

  1987年,李铮成為小清華中的第一人,他能感覺到,後面的弟弟妹妹都把清華當成目标。聶昕就說,自打有高考想法開始,就沒想過考其他學校。


   

  清華大學的理工科,是中國優秀人才集中的地方,聶家每個人似乎都長着一顆理工科腦袋。


   

  “我就喜歡理工科,數學啊,物理啊,特有意思。”聶皓如承認,上清華有哥哥姐姐的影響,也和自己的愛好有關系。


   

  清華女生,尤其是理工科女生,一直很稀缺,不過也有聶昕這樣的女生,以當年電機系北京考生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清華,讓須眉汗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