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貝多芬傳》讀後感

時間:2022-09-22 09:35:54


   
   

《貝多芬傳》讀後感


   

  貝多芬出身貧寒,十三歲就辍學了,十七歲變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二十五歲時才在樂壇展露頭角。可這些都不算什麼,最令我感動的是他那堅不可摧的意志力。


   


      二十五歲時,北鬥分的耳朵開始失聰這對一個音樂家來說可是緻命的打擊啊,可令人乍舌的是,他的許多知名作品都是他耳聾之後完成的!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一個細節是:貝多芬和歌德在散步時遇見了一對皇室的人歌德恭敬的脫帽靠邊貝多芬卻昂首從隊伍中穿行而過。結果往事的人對貝多芬畢恭畢敬,卻對一旁的歌德熟視無睹。這充分體現了貝多芬的的孤傲性格和自尊心,我想這和他的成功過是分不開的吧。


   


   

關于貝多芬的作文 (字數:1200)


   

我敬重貝多芬是因為他高尚的品質,他的無私奉獻!

想必大家都知道貝多芬着名的《月光曲》吧!這部經典之作就是貝多芬為一個窮困潦倒、熱愛音樂的盲姑娘所創作彈奏的!并且不收一分錢!這種無私的精神很值得我們當代人學習!這也充分體現了貝多芬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敬仰貝多芬是因為他的才能!我是被貝多芬的才華所折服!

他自幼就顯示出音樂才華!因為貝多芬的過人天賦,加上後天的刻苦磨練,他的程度愈來愈深,連他的老師都自愧弗如。

貝多芬十二歲就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又在維也納舉行了自己的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寫作,彈奏的《第二号鋼琴協奏曲》讓所有的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這一切的顯示出他超人的天賦與過人的才華!

我之所以崇拜貝多芬,是因為貝多芬那堅持不懈、百折不撓,不向命運低頭的永不服輸精神!

貝多芬從一七九八年開始聽覺漸衰,而一八二零年後兩耳失聰,而那時又是貝多芬音樂事業的高峰期,他沒有被殘酷的命運打倒,而是繼續創作!

貝多芬一生坎坷,有悲慘的童年,晚年失聰,但他還是不屈不撓地創作了許多傳世之作!他的代表作有《英雄》,《命運交響曲》,《月光曲》等!正因為他那種百折不撓,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我才崇拜他!

貝多芬!一個不朽的名字!

我心目中的貝多芬就是這樣一個無私奉獻、才華橫溢、百折不撓的人!

我來到了一個安靜的地方,我聽到了美麗、奇妙的音樂,忽高忽低,變化離奇。我沉浸在這音樂中,不禁坐下來仔細、認真去傾聽。那音樂似乎在講述某個故事,最初音樂平靜緩和,卻又給人莊重、敬畏的感覺,像是一個舞蹈演員在舞台上表演。中間卻又像陷入了痛苦的深淵,掙紮着想要掙脫出來,卻又陷入痛苦,無法自拔,像是剛次的那個舞蹈演員,斷了雙腿,那是一件多麼悲慘的事情。忽然,音樂再次發生了變化,音樂似乎又回到了剛才的平靜,卻又多了一份堅強,像毛毛蟲掙脫繭的束縛,自由的飛翔。好像是剛才的演員又一次回到了舞台,盡情的舞蹈,我似乎也被融入了音樂,如同身臨其境。我背着音樂深深的感動了,我開始好奇這神奇的音樂是誰奏出的。我站起來,循着音樂向前走,走到一個盡頭我看到了一架鋼琴,演奏那鋼琴的人竟是貝多芬。

一切都明白了,他用他的音樂講述着自己的故事,就算失去了聽覺,就算舞蹈演員失去了雙腿,仍堅持不懈的追求。他掙脫那束縛着她的痛苦,勇敢追求夢想。音樂結束了,他轉過身,似乎要對我說什麼,忽然一陣急促的鬧鈴聲,使我什麼也聽不見,我大叫道:“什麼”忽然被驚醒,原來是一個夢。

不,不是夢。它是那樣的真實,它使我更堅強,使我懂得,無論再大的困難隻要願意去拼搏,就能成功。

【老師點評】:

語言平淡,表達不準确


   


   

我眼中的貝多芬 (字數:1200)


   

首先真的要感謝羅蘭大師為我們創造了這部享譽文壇的巨作,他用生動而又通俗的語言以及豐富的材料向人們道出:任何偉人的天才必定要經過一個與同他對立的社會激烈鬥争的過程,才能完全展現他們的天才,完成他們的創作。欣賞《貝多芬傳》時,與其把它當作是一部人物傳記,不如把它當成是文學作品來欣賞,因為它既有大量翔實的史料,又有通俗生動的文學語言,既有傳記的真實性,又有文學作品的審美觀。羅蘭的《貝多芬傳》在揭示貝多芬面對各種困難――愛情的破滅、貧困的侵擾、緻命的耳聾――但在精神上依舊堅貞不屈,而且最終在歡樂的凱歌中完成了舉世聞名的第九交響曲樂章,從中投射出了羅蘭對偉人強烈的敬仰之情。

這部作品的一大特點是抒情貫穿始終。貝多芬是一個音樂偉人,于是羅蘭在诠釋他的人生時,又猶如诠釋他的交響樂一般,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我在欣賞這篇傳記時覺得它也像貝多芬的交響樂一樣激昂的原因吧。這篇作品的抒情格調,就猶如貝多芬的交響樂一樣抑揚頓挫,其中,羅蘭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滿懷激情的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中充滿歡樂的情調描繪出來,并且将這種格調貫穿了全篇作品,于是《貝多芬傳》自然而然地也成了一部激昂的交響曲。雖然《貝多芬傳》充斥了抒情的格調,但在謀局布篇上,羅蘭還是忠于傳記的寫法,以貝多芬的生平事迹為主線展現主人公的頑強意志。首先,羅蘭用了一大段的文字來刻畫貝多芬的肖像,讓讀者對貝多芬的形象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仿佛貝多芬那充滿憂郁的雙眼就在我們的眼前。

在有了第一觀感的時候,羅蘭帶領我們走進了貝多芬的生活,霎時間,貝多芬的喜怒哀樂又讓讀者與其同喜同悲,仿佛我們是在身臨其境地陪伴貝多芬走過他的人生。這裡最值得一說的是羅蘭對貝多芬之死的描寫,如果要說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的,那麼他的死是平靜而震撼人心的。原文中有這麼一段描寫,讓我感覺内心波瀾壯闊。羅蘭把他的一生比作一天――一個有雷雨的日子:先是一個明淨如水的早晨,然後是一陣複一陣的狂風,黃昏将近,雷雨也随着醞釀。然後是沉重的雲,飽蓄着閃電,夾帶着大風雨。接着有了一個大轉變:“突然,當風狂雨驟之際,黑暗裂了縫,夜在天空給趕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重還給了我們。”這是羅蘭筆下的貝多芬的震撼人心的死,讓我們既感受到了偉人死前的悲壯,也将偉人的精神永遠銘記在心。這種寫作手法就好象是電影中常用到的“蒙太奇”,不斷變換鏡頭,羅蘭最後引領讀者從狂風驟雨中走出來,回到晴朗的白天,我想,他是要告訴我們:貝多芬的一生雖然曆盡風雨黑暗,但他給後人留下的,永遠是明朗的白天!以上就是我對《貝多芬傳》印象最深刻的兩點。

《貝多芬傳》的立意也是很高的,以我的理解,羅蘭選取貝多芬作為他的寫作對象,主旨是在于歌頌克服困難和戰勝痛苦的精神。羅蘭崇敬貝多芬,崇敬貝多芬的英雄主義,所以英雄主義精神貫穿整部作品。真可謂是英雄眼中看英雄。通過這部作品,我既看到了文學大師羅曼。羅蘭的光輝,又看到了音樂家貝多芬的才華。在文學史和音樂史上,他們都各有一席之地,發揮着自己的光和熱,寫下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和樂章,所以,在我的眼中,他們都是我們值得尊敬的英雄!

【老師點評】:

叙述少條理,描寫不生動,詳略不得當


   


   

《貝多芬傳》讀後感 (字數:750

)


   

貝多芬這個名字,相信是家喻戶曉的了,他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所創作的《第九交響曲》,是樂壇的巅峰之作,是人們聽了之後,無不贊歎的歌曲。但是,自從我讀了《貝多芬傳》這本書之後,我認識到,不隻是貝多芬的歌曲令我們贊揚,更為可貴的是,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

《貝多芬傳》從貝多芬不幸的童年開始,詳述了貝多芬坎坷多難的一生。貝多芬出生于德國一個平民家庭,父親管教嚴厲。由于天生的禀賦和後天的努力,貝多芬從8歲起就登台演出。成年後,貝多芬風華正茂。然而,厄運突然從天而降,他的雙耳失聰了!但堅強地貝多芬經受住打擊,最終戰勝了不幸。

貝多芬,多少人在贊頌他!他是音樂家最傑出的榜樣,他是音樂藝術中最英勇的一股力量,他是受苦不屈的人們最真摯的朋友!盡管他處在一個無聲的世界中,可他卻能譜寫出一個又一個悅耳動聽的音符,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令人歌頌的生命樂章!

當我們在與命運作鬥争時稍感疲倦時,但在他信念和意志的鼓勵下,我們又重新振作起來。貝多芬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具有強大感染力的勇氣,是無人能敵的,是命運也不可抵抗的!

貝多芬,一個耳聾的音樂家,一個被命運捉弄的人,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

一生備受疾病、貧困和情感折磨的貝多芬,一直在不斷與命運抗争,保持着對音樂的激情。他不是知難而退,而是越挫越勇!他用自己頑強的毅力戰勝了命運!

有哪種勝利能與貝多芬的這場勝利相比?這種勝利是用精神力量換來的!是不同凡響的!一個窮困潦倒、殘疾而孤獨的人,一個世界從未給予過歡樂,卻創造了歡樂,并奉獻給了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難鍛造了歡樂,地球沒有他照樣轉,但就是因為有了他才轉得更加美麗。

此時此刻,我有千萬句話想對他說,但卻隻有一句話能夠概括他的一生,這句話今天已經成了一切勇敢者的座右銘:“唯其痛苦,才有歡樂!”

貝多芬以自己的人生曆程證明了堅強的意志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人隻有具備堅強的意志,才能經受住厄運的打擊,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堅強吧,像貝多芬一樣,和命運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