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公安檔案修複“醫生”:用指尖“修補”曆史

時間:2024-11-08 03:39:39

噴水、刷漿、拼接、托裱、上牆,經過十餘道純手工的修補過程,一件件原本破舊不堪的老舊檔案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在北京市公安局辦公室檔案處的檔案修複師範三成看來,這就像醫生妙手回春,讓危重的“病人”重獲新生一樣,“拯救”檔案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檔案是對曆史的承載和訴說,是最原始、最權威的證明材料。時光流逝,紙質檔案會經曆腐蝕、破損甚至滅失。為了讓珍貴的檔案永久保存,“修裱”就成了檔案館要做的事情。近日,記者走進全國公安系統唯一的檔案保護修複技術中心——北京市公安局檔案館檔案修複室,在這裡看到,60多平方米的修裱室裡格外安靜,修複師們忙碌地工作着。

打開一卷殘破的案卷,揭粘、除塵、去污、濕托、展平、刷漿、幹托、雙面字迹加固……經修複師們的妙手,一頁頁布滿塵土、殘缺污損的老舊檔案重獲“新生”。

檔案修複師劉雪立告訴記者,修裱工作室有件“重器”,那就是朱紅色的裱糊大案,是修裱工作的操作台。它的制作工藝來自故宮博物院,檔案修裱工作大部分操作都需要在這個工作台上完成。而後她用鑷子認認真真地拼接大案上一張破損的檔案,小心地撥調,耐心地比對。

“隻要這頁紙上還有一個字我們都會進行‘搶救’,有時上面缺了一角,即便能猜出是什麼字我們也不能填上,要保持内容的原狀,塗改後就失去法律效力了。”範三成是從事檔案修複工作近30年的老民警,目前在修複室負責指導修裱檔案。他告訴記者,修複室目前接收的主要是新中國成立前北京城區派出所保管的、損毀比較嚴重的居民檔案。“我們的修複工作主要是為群衆服務,很多群衆在處理涉及房産等問題時往往需要檔案證明,他們就會到派出所進行網上登記查詢,檔案館收到申請信息後會在卷宗中進行查詢,有破損的及時修補。”範三成說,純手工修複一頁檔案一般會經曆近20道工序,修複師們每天的工作量是33頁,具體時間還要看檔案受損的程度,有時隻是補一張檔案的洞就要一天。

說話間,隻見一名修複師用鑷子小心夾起殘留在下一頁檔案上的紙渣,放在正在修補頁的合适位置,并用補紙把附近的洞補好,一點點把補紙的邊緣摘掉。這個過程中,她每隔幾秒鐘就用噴壺在檔案上噴些水,以保持濕度,并讓字迹逐漸清晰顯現。

“所有的修補工作都完成後,檔案就可以上牆晾着。經過幾天時間,潮濕的檔案就會幹透,變得非常平整,然後我們再裝訂成冊。”随着範三成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了一個别有洞天的小屋子。在一排排镂空木質的牆闆上,貼着一頁頁已經修複完畢上牆晾幹的檔案。據介紹,這個牆闆也是根據故宮博物院的特殊工藝制成,木闆镂空的部分糊上了20多層宣紙,組成平整的牆面,牆闆更透氣,便于風幹。

修複是一件很精細的活兒,需要耐心和細心範三成介紹,目前修裱室重點對1949年之前日僞、敵僞時期破損的戶籍底簿進行搶救修複。對紙張纖維斷裂或闆結的檔案等,需要人工一點一點剝離出來,經過十幾道修補工序,才能修複。為給記者直觀的感覺,他拿起一張破損的戶籍底簿,開始拼接,覆背,這一張A4紙大小的檔案紙,修複了整整兩個小時。

範三成坦言,破損的檔案修複完畢後,看到它完整無缺的時候,會有一種成就感:因為病入膏肓的病人看病,總是希望醫生能挽救他們的生命。實際上不管是古籍修複者也好,還是檔案修複者也好,我們修複者就是破損古籍、檔案的醫生。可以這麼說,我們重新給它以生命。因為如果檔案破損特别厲害,我們不進行修複的話,這份檔案或者這份曆史就消失了。在曆史的長河中,見證曆史者會慢慢老去,記錄曆史的紙張也會慢慢殘破,他們無法阻止前者的發生,隻能在時間的“手”中“搶救”後者。

據悉,經過北京市公安局檔案館檔案修複室辛勤努力,經過他們“醫治”而“複活”的公安檔案資料共3800餘卷,近40萬頁,這些檔案成為民生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至今,北京市公安局戶籍派出所利用戶籍底簿、人口卡片等檔案資料,接待人民群衆70萬戶次,在查證親屬關系、查找親人,辦理落戶、退休、低保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切實保護了人民群衆的切身利益。

(編輯·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