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衆家之長 豐富墜子之藝
時間:2024-11-08 05:45:16
一、走南闖北
河南墜子于20世紀20年代傳入天津,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樣式,成為天津主要的曲種之一。曹元珠8歲開始,跟北路墜子琴師曹永才學藝。曹永才能拉會唱,不僅是她的生活伴侶,更是良師益友。期間,她跟曹永才學了《王河賣父》《回杯記》等傳統小段,師父按河南墜子“合、教、永、元、明”輩分,給她取名曹元珠。學徒期間,曹元珠邊學藝邊随曹永才演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她去過北京、山東、南京、上海、香港等多個省市地區,1953年,才由南方返回天津,後加入天津市曲藝團。
在北京,她住在河南墜子演員董桂芝家。董桂芝的“董派”是河南墜子三大流派之一,她唱三國段子起家,成名于天津。那時,曹元珠還小,每天董桂芝前腳出門,後腳曹永才就帶着她去劇場看董桂芝演出。這對曹元珠後來從事墜子表演藝術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13歲時她随曹永才到了山東濟南,在十一馬路的小劇場演出,曹元珠看到許多山東快書、山東大鼓、山東琴書、京韻大鼓演員在此演出,她非常興奮。整天耳濡目染,同台演出,她學到不少好唱段、好動作,遇到不少好老師、好同行,豐富了自己的表演和曲目。
1947年以後,曹元珠在南京、上海、香港等地演出,每到一處她的藝術水平就提升一截。在南京、上海,她接觸的曲藝老藝人最多,如高元鈞、劉寶瑞、王樹田、王殿玉、韓鳳田、孫少林、林紅玉、小蘭英、于素雯、何硯樵等,他們的表演風格和藝術特色,成為她不斷追趕的目标和不斷提升的動力。而大都市的演藝市場、人文環境、欣賞水平。也促使她在表演、裝扮、學藝等多個方面“精雕細琢”。1950年7月成立的南京市曲藝工作團是全國成立最早的一個曲藝團體組織。曹元珠從香港演出回來後參加了該組織。與她一起參加的還有相聲演員劉寶瑞,單弦演員李興海,京韻大鼓演員富貴花等。1951年,該團部分演員與南京後勤政治部文工團合并,組成抗美援朝慰問團,赴蘇北、徐州、山東兖州等地慰問演出,在病房内曹元珠為戰士們演唱《中朝人民一條心》《十女誇夫》《小大姐撿棉花》等墜子曲目,受到熱烈歡迎。
二、博采衆長
曹元珠天賦好,悟性強,能吃苦,好學習。她不但努力學習“喬(清秀)派”以及其他墜子流派的藝術,而且随時注意汲取山東琴書、山東大鼓、山東快書、京韻大鼓等姊妹藝術的精華,不斷豐富自己的演唱曲目和藝術表現力。在山東演出時,她跟山東琴書“鄧派”創始人鄧九如學了一段《呂洞賓戲牡丹》,由于她不會男腔闆式,又不能用山東語言演唱河南墜子,隻能私下裡用墜子老腔去套山東琴書的唱詞,用她自己的話講:“這叫安腔設計”。“安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曲調融合得恰當,聽起來不生硬,還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她聽山東大鼓,就“套”學山東大鼓一個段子。她的保留曲目《戰馬超》,就是那時在山東跟郭利軒老藝人學的。她從不固步自封,邊學邊演,邊唱邊改,隻要觀衆喜歡愛聽。曹元珠習慣用“拆洗”一詞,形容當時自己是如何博采衆長的。實際上,她的這種“拆洗”是與傳承和創新分不開的,為此,她下了不少功夫。
其一,“嫁接”傳統曲目唱詞和表演。曹元珠演唱的傳統曲目除師父教的以外,大多是學習吸收精華,揉進自己的感悟,然後“嫁接”到自己的表演中。在山東,曹元珠跟京韻大鼓演員林紅玉學了一段《李逵奪魚》,她的刀槍架子沒有脫離林的衣缽,像“向前打了個沖天炮,舉火來燒天。”就是照搬了林紅玉的一套動作,而唱腔則是她照貓畫虎自己“安”的。
其二,向名家“偷藝”學習名曲名段。曹元珠從小沒上過學,文化底子薄,剛開始套用别人唱段創編河南墜子新曲目也不習慣。但她慢慢地在學中悟,在悟中學,其演唱風格和水平甚至超過了原唱者。比如她學的山東快書《魯達除霸》是高元鈞的拿手段子。為學這段曲目,她每天表演完節目賴着不走,掀開後台的門簾,偷聽演唱,把唱詞默默地記在腦子裡。有一次,高元鈞有事來不了,要跟她調換場次,正好他們兩場挨着,曹元珠滿口答應。又聽說高元鈞要調換曲目,不唱《魯達除霸》,她更加高興,說:“你不唱,我唱。”高元鈞一聽說她要唱《魯達除霸》,滿心疑惑,堅持不走了,聽她怎樣演唱自己的段子。當曹元珠唱到大寒韻時,台下叫“好”聲不斷。等她唱完,腿還沒邁到後台,高元鈞一把拉住她,連聲說:“妹子,你好啊!不錯!太棒了!”隻是曹元珠至今仍心存愧疚,畢竟自己是在“偷藝”,這是過去藝人們最忌諱的。高元鈞不僅沒生氣,更沒怪罪自己,還一誠心鼓勵,老藝術家的藝德讓她始終感激。
其三,“模仿”使其超越前人。曹元珠是有心人,她不僅學各家各派的演唱風格,還學他們的表演動作,甚至台步的起走。在上海,她跟京韻大鼓演員章翠鳳同台演出,章翠鳳的台步走法,讓曹元珠看得入迷。隻要章翠鳳上場,曹元珠必在一旁留心觀察,她的一個撩簾動作,一個跑圓場,曹元珠都不放過。回到家,她暗自琢磨,私下模仿,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苦練下,再次上台表演,其台步走得比章還要好看。
三、演藝·留藝·傳藝
曹元珠一生保留下來的河南墜子曲目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秋江》《遊湖借傘》《寶玉探病》《戰馬超》《韓湘子度林英》《黛玉悲秋》《晴雯撕扇》《擂鼓戰金山》《楊七郎打擂》《黎明燈火》《送新圖》《軍民魚水情》《偷石榴》《好民警》《一對小青年》《懷念毛主席》等。如《寶玉探病》《大老王剃頭》《黛玉悲秋》《秋江》及返場最多的唱段《偷年糕》《矬大姐》《兩頭忙》《拙大嫂》等,被灌制成唱片、盒式音帶、VCD光盤。
曹元珠的藝術特色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聲情并茂,生動傳神。曹元珠的演唱特色可以用12個字概括:聲情并茂,生動傳神,極富韻味。她不僅歸納、汲取、傳承了前人優秀的藝術表演技巧和曲目,還在不斷的舞台實踐中改進、提升自己的唱腔特色,走出了一條由“必然”到“自然”的藝術道路。在演唱風格上,她雖宗“喬派”,又不拘泥于“喬派”。如“喬派”的唱腔獨特,旋律固定,與傳統墜子有較大的區别。曹元珠在表演中沿襲了“喬派”“起腔”的基本特征,而在“平腔”上又與喬派有所不同,創造了自然、抒情、纏綿、委婉的腔調樣式,該腔調主要體現在《黛玉悲秋》《寶玉哭黛玉》等作品中。
2.廣收博采,化為己有。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曹元珠十分注意固本清源,銳意創新,既保持、突出了河南墜子傳統的藝術特色,還重視虛心請教,博采衆長,不斷進取。她始終不滿足于已經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更不為所獲得的掌聲和贊譽所陶醉,始終為新時代新觀衆不斷增長的文藝需求而努力着。她将學到的别家藝術精華部分進行“拆改”“融合”“安腔”“套詞”,化為已有,不僅豐富了自己的演唱風格,也豐富了河南墜子的曲目存量。例如在南京演出時,她主要演唱三國段子,如《戰馬超》《收姜維》等。那時,她隻有十七八歲,她演唱的《收姜維》,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有取有舍。她走心學,用心唱,聲情并茂,常常感動得聽衆潸然淚下。新中國成立後,她回到天津,又上演了大量的新編曲目,如《小二妮上堤》《女貨郎》《雨夜辨奸記》《送新圖》等。這些新曲目有的是别人寫詞她按腔,有的是親自創編和修改。在專場演唱會上,她唱過兩場不同的曲目類型,一種是紅樓曲目,有《寶钗撲蝶》《晴雯撕扇》《遣晴雯》《探晴雯》《黛玉悲秋》《寶玉探病》《别紫鵑》《哭黛玉》等;一種是三國曲目,有《戰馬超》《古城會》《走馬薦諸葛》等,均令人叫絕。
3.廣交朋友,虛心請教。作為一位深受觀衆和聽衆喜歡的藝術家,曹元珠對藝術的熱愛勝過自己的生命,隻要有機會她就參加演出,隻要有演出她就不忘廣結朋友,虛心請教。著名電影演員孫景璐,《大公報》記者、薛濤詩研究專家張蓬舟等都是她的好朋友。如天津剛剛解放時,曹元珠演唱的第一個新曲目就是張蓬舟創作的《王貴與李香香》。而張蓬舟創作的《秋江》讓她獲得了金唱片獎。為演好《戰馬超》,她還親自登門向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松樵請教。
4.收徒授藝,傳承曲藝。曹元珠一直關心着曲藝人才的培養,把培育年輕優秀的曲藝人才看作是曲藝興衰存亡的大事,看作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文化大革命”後,曹元珠的主要陣地由舞台轉向講台,她希望把自己的藝術所得和整理的優秀曲目留給後人。在中國北方曲藝學校任教時,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從選人育人到選材授教均親曆親為,把課堂教學與舞台實踐緊密結合。她經常告訴學生:“學藝先學做人,藝無止境,學習永遠在路上。”曹元珠教過的學生有院團代培學員,有學校招聘新生;有專業演員,有業餘愛好者;有工農兵學員,有留學生,她走到哪教到哪,隻要你肯學,她必下功夫教。
1993年6月,天津市曲藝家協會等單位為曹元珠舉辦了“曹元珠從藝55周年紀念演唱會”。1996年8月,天津市曲藝家協會等單位再次為她舉辦“曹元珠河南墜子教學10周年師生展示演唱會”,并對其藝術、教學進行研讨。在會上,與會專家對其藝術和教學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及肯定,确立了“曹派”河南墜子之稱。
(作者單位:天津市藝術研究所)
(責任編輯/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