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賞析:趣味盎然的《十個雞子兒》

時間:2024-11-08 06:49:02

2017年6月10日北京文聯、北京曲協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為著名河南墜子表演藝術家馬玉萍舉辦了從藝75周年專場演出。她的演唱排在節目最後,先唱了一個經典的傳統唱段《斷橋》,觀衆要求返場,她又唱了一段《十個雞子兒》片段,一報節目名,觀衆就沸騰了,反應強烈得超乎想象。和我同去觀看這場演出的“文革”後出生的《曲藝》雜志編輯第一次聽,印象深刻,時隔半年依舊念念不忘,希望我寫篇賞析。為這篇46年前的作品而寫,我很願意。

一、《十個雞子兒》産生的時代背景

結束了1966年“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恐怖,1967年後的“奪權”、“派仗”,1969年北京曲藝團全體在軍宣隊領導下,懷着“接受再教育徹底批判封資修”的決心,到幹校參加勞動。先在昌平農場五分場,“一号命令”後又于1970年春節轉入大興團河農場,修果樹、種稻田。1971年春,傳來北京市革委會指示,要抽調一批人回城進行“文藝革命”。這就組成了一支以曲藝隊中青年演員、伴奏員為主體以及曲劇隊的個别創作人員及演員、伴奏員的隊伍。原來是北京市革委會主任吳德對北京市文藝工作的特别布局,先行一步以防上面突然提出什麼要求,事先做好準備。

軍宣隊領導對“文藝革命”并無具體要求,隻是要以學習樣闆戲“三突出”為創作原則,推動我們的“革命”。核心是:一個故事裡要突出主要人物,在主要人物裡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裡還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大家馬上行動起來,學習是非常認真的,隻是覺得和曲藝創作有距離。到具體創作時,問題還真的來了,曲藝小段作品多一事一議,人物少故事簡單,照樣闆戲創作經驗執行,剛完成第一個突出,故事就接近尾聲了,二突出、三突出用不上,怎麼辦?結論是從演出形式上創新。河南墜子《金訓華》是寫知識青年金訓華為了搶救國家财産與洪水搏鬥不幸犧牲的故事,在表演形式上要求大膽突破,導演安排馬玉萍主唱,另有四人當作受洪水沖擊的四根電線杆伴唱。在軍宣隊的支持下,大家積極“解放思想”,又排演了鋼琴伴唱京韻大鼓《關成富》等。排出的節目有的見過觀衆,有的自己都看不過去連觀衆都沒見就停了。怎麼辦?軍宣隊決定去“抓革命”,“促生産”的事留給革命群衆來幹。

1972年9月在吉祥戲院(當時叫東風劇場)北京曲藝團公演了“文革”以來的第一場曲藝晚會。在這場晚會推出的河南墜子《十個雞子兒》是具有很大社會影響的節目之一。

二、《十個雞子兒》的創作過程

革命群衆“促生産”的含義,就是文藝革命的事情還是交由曲藝團群衆負責,這是對北京曲藝團群衆最基本的信任。軍宣隊的這個決定調動起人們創作的積極性,其中就有相聲演員李增瑞創作的《十個雞子兒》。李增瑞,相聲演員兼兩個副業,一專多能讓他有第一副業:三弦演奏,可達上台伴奏水平;第二副業就是曲藝作家,會寫相聲、能寫鼓詞。在這個作品裡他采用的是曲藝作品最常見的以小見大的創作手法,故事裡沒有大事件,沒有大英雄。兩個解放軍新戰士撿了十個雞子兒,千方百計送還給雞子兒的主人,如此而已。但它反映的卻是軍民之間魚水情深的大主題。下面是作品開篇的幾句唱詞:

解放軍新戰士小劉和小陳兒,

你看我,我看你,兩個人可直愣神兒。

他們兩個,瞧着桌子上十個大雞子兒,

看樣子好像遇到了啥問題兒。

你要是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你聽我慢慢講來可别着急兒。看過可知他采用的轍韻是小人辰轍,且從故事一開始用的就是完全生活化的語言,并将這種風格一貫到底。沒有夾帶當時常見的政治評價,更沒有标語口号,就是一個故事。這讓緊繃政治鬥争弦兒的人們聽了倍感輕松、親切。他還在故事的叙述中加進了對動物拟人化的描寫,如被戰士追趕的小母雞:

小雞心裡挺納悶兒,

他們兩個直追為的啥原因兒?就這樣作者以生動活潑的叙述,通過兩個新戰士從發現十個雞子、尋找主人、歸還主人,到最後點題:

這就是擁軍愛民一件小事兒,

咱軍民魚水情深一家人兒。

一個一氣呵成的作品由此産生了。在處處強調階級鬥争的年代,在從上到下強調學習樣闆戲創作“三突出”經驗時,在軍宣隊把“促生産”的任務交還到群衆手中時,作者李增瑞能迅速返回到曲藝創作的原點,用曲藝的創作技法完成創作,這在當時需要膽識,更需要對曲藝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堅定信念。

節目通過後,二度創作的方法也回到了原點。由演員馬玉萍和主弦(墜胡)李雲祥夫妻二人先行裝腔,然後進入排練場與陳鳳祥(揚琴)、劉永甯(二胡)一起排練。在曲藝創作中,排練是一個重要的再創造過程,演員和三位伴奏者邊排練邊加工,在這個組合裡(俗稱“一場活”)每個人都可以提出建議,一起商量解決辦法。

演員馬玉萍從接過這個唱詞開始,就感到這個作品有“戲”,沒有假大空的詞句,内容簡單、語言通俗、情節合理、唱詞幽默風趣。在裝腔時接受“三突出”失敗的教訓,所有的唱腔都是傳統唱腔上的發展變化,功夫全下在如何唱好故事上,而不是用在裝幾個突出的高腔亮嗓子造氣氛上,功夫下在叙事中用音樂速度的變化,陪襯故事内容的起伏,如把由慢至快的四二拍轉四一拍的傳統音樂結構方法,根據内容表述的需要臨時對節拍加以調整。如唱道:

你看它,翹着個翅膀跑了一陣兒,

一口氣跑進了劉家的大街門兒。

為表現小雞兒被追趕時奔跑的情景,用的是四一拍。緊接下來唱的:

劉老漢前幾天打回來草一捆兒,

在院裡編草鞋他聚精會神兒。

這是平和地交代人物和故事情節的唱詞,因此節拍又轉回到四二拍。這種根據内容表現的需要對傳統唱腔音樂節拍的處理,從手法上是新的,但遵循的仍是傳統技巧。初次聽這個節目的時候,就覺得它非常好,雖運用的是傳統旋律,卻很新穎。其原因在于馬玉萍從排練場至舞台演出這個二度創作過程中,把文學的詞情和音樂的腔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并巧妙地通過演唱速度的調節,自然推動故事的進程,加上她清脆甜美的歌喉,有滋有味的唱念,以及她精心設計的表演,把兩個小戰士、被跟蹤追擊的母雞、打草鞋的劉老漢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觀衆面前。《十個雞子兒》好聽,好看。

每一個作品都應該有新意,我們當時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在進入排練之前應該對整篇作品有一個音樂布局,以把握全段音樂的完整。要音樂有新意就得找到提供突破的突破點,排練中主弦李雲祥提議,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旋律揉入大過闆,用以點明主題。建議一經提出,劉永甯、陳鳳祥馬上實施,這個事情就做成了。墜子闆一響,樂隊過門一起,改編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音樂在過門中一出現,人們就知道故事的主題是什麼了。每次演出樂隊奏到此處,台下觀衆馬上就有反響。我想這個突破的點選得非常好,它使作品增強了音樂的時代感。當然這種手法不能多用,點到而已。因為恰到好處才是藝術,它符合這個标準。

三、《十個雞子兒》的啟示

1972年至2017年,一晃46年過去了,當年30歲的我已75歲。我雖沒有參與這個節目的創作,但是我見證了這個節目産生的全過程。

今天人們還記着河南墜子《十個雞子兒》,這在現代曲目中是不多見的。為什麼它能讓人們記住呢?馬玉萍在她口述、蔣培玲整理的《德藝鎏金—馬玉萍的墜子人生》一書中說,“這個節目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她說:所謂天時,當時隻有十個樣闆戲,曲藝突然出來了備受歡迎;地利,北京曲藝團地處首都,中央台一播出全中國都知道了,北京曲藝團文藝革命成功,影響的是全國的曲藝界;人和,北京曲藝團所有的人都知道,此一役的重要性,隻能成功不能失敗,為此現在稱為團隊的演出班子,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且劇團領導和群衆也都是上下一心。

現在回過頭來看它的成功,我以為全在于整個的創作從文學到舞台呈現,堅持了藝術形态本體的個性特征,用觀衆熟悉的藝術形式說唱他們關心的事情,這是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創造,而這常常是被人們忽略的。當時人們為什麼會這樣奮鬥,我認為那是一種為曲藝藝術未來,也為自己藝術生涯延續的奮鬥。

借此想再談談曲藝作品音樂的改革與創新。在一個新的曲藝文學作品問世時,在我們為他設計唱腔過程中,一定是以傳統技法為其裝腔,當傳統技法不夠用的時候,為了新内容的表現或對傳統的旋律、結構加以改編,或吸收其他曲調,這種因為新作品表現的需要而進行的創作才是真正的改革和創新。成功的改革與創新漸漸地會被後人模仿,又成為新的傳統,這是推動藝術發展的内部動力,也才是改革創新的意義所在。形式上的、追時髦的改革創新不在此列。

那麼《十個雞子兒》音樂好在哪裡呢?它是曲藝文學《十個雞子兒》的一件合身的趣味盎然又質樸的外衣,它并不華麗,卻生動好聽。這正是我國優秀音樂作品共有的品質,京劇的“蘇三離了洪洞縣”,黃梅戲的“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革命現代京劇的“我家的表叔數不清”,都是具有這一類品質的音樂,它們的特點都是并非華麗,旋律簡潔流暢,聽衆記得住、唱得來,長久地流傳于世,因此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最後還要說說《十個雞子》成功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有兩位曲藝大家—馬玉萍“甘、甜、脆、美、俏”演唱風格的魅力,以及她先生李雲祥用墜子弦的高超演技與其最密切的配合,這是成功的基礎、保證。上一次到其家中探望,85歲高齡的李老師告訴我他有一幅對聯,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在台上有聲有色,在台下無聲無息,終身奉獻。”我聽後肅然起敬。真的,他就是這樣陪伴馬玉萍老師,陪伴河南墜子藝術的。也正因為此,他們是令人尊敬的把生命獻給河南墜子藝術的老兩口。

(本文圖片由包澄潔提供)

(責任編輯/朱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