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争取青少年受衆的思考
時間:2024-11-08 06:56:04
在審美需求多元化、藝術形式多樣化的今天,每一種藝術都在争取受衆,而且都在關注青少年受衆,因為青少年代表着未來。如何理性地吸引青少年受衆,是一個十分複雜,且需要認真探讨的問題。
一、青少年受衆丢失的原因
前些年,戲曲界在談到失去青少年受衆的時候,多歸因于戲曲落後于時代。于是,很多人出于吸引青少年受衆的願望努力改變戲曲本身,改來改去,青少年并不買賬。青少年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生活、心理與成年人和老年人存在着差異。傳統藝術的确有不符合青少年口味的地方,然而,青少年受衆的丢失,是否都是出于對傳統藝術的審美抵拒,則是需要具體分析的問題。事實上,曲藝青少年受衆丢失的原因,有社會原因,也有藝術原因。據我回憶,在20世紀50年代,青少年是藝術受衆中非常顯眼的人群,即便到了80年代,不少孩子還是邊吃飯邊守着收音機聽評書的。
為什麼今日不複當年的景象了呢?首先看一看當今青少年的生活狀态,無論是城市青少年,還是農村青少年,他們很少有自由的閑暇時間。從小學到中學,孩子們除了正常的上課、寫作業,還要上這樣那樣的補習班、輔導班之類,即使在周末都很少有空閑,哪還有時間和心思去聽曲藝?那些中學畢業沒有繼續深造的孩子,多是跑到城市打工,自然也沒有什麼閑散時間。
社會生活中求新意識的急劇膨脹,是青少年遠離曲場的又一原因。上世紀80年代,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市場經濟的确立,必然伴随社會求新意識的膨脹,這種社會心理問題,有學者稱之為“嗜新症”。在藝術領域,由于一些人拒斥傳統藝術,迫使傳統藝術盲目創新,加上求新意識過強的理論精英們對傳統藝術不切實際的批評,本就愛追逐時髦的青少年,自然對于傳統曲藝沒有多少好印象。
當然,青少年受衆的丢失,也有曲藝自身的問題。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曲藝開始走上團隊化和舞台化的道路,走鄉串戶、随處設場的流散藝人不斷減少。然而,曲藝自形成以來,就是在生活化的場景中與聽衆進行近距離的交流。這是曲藝藝術與受衆交流空間的基本構成樣式,它對曲藝藝術特點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為交流是近距離的,曲藝藝術必然是生活化的,質樸的,自然的,具有異乎尋常的親近感。而曲藝的舞台化,使它原有的一些藝術特點不能盡情發揮,曲藝人特有的言說優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當曲藝走上孤立于生活場景的舞台時,它越來越多地尋求形體的美化、布景燈光的陪襯與舞台的“孤立性”實現統一,且以誇張的表演、說唱實現與遠距離受衆的交流。前不久,筆者觀看了一台多種藝術的跨界融合演出,其中有一個節目,是曲藝、話劇、舞蹈同時在台上表現一個故事。曲藝人總想與話劇、舞蹈實現強烈的統一,卻越用力越不搭調,于是,觀衆鼓起了倒掌。正是由于曲藝缺乏藝術自覺和藝術自信,沒有在強化自己本質特點的根基上與時俱進,所以在藝術多元化的今天,表現力衰減,社會顯示度逐漸降低。我認為這就是曲藝藝術失去青少年受衆的自身原因。
所謂“原汁原味”,就是堅守不能和不該丢失的成分。曲藝要争取青少年受衆,必須拿出既保持藝術本體、體現突出特色而又與時俱進的作品。用曲藝自身的魅力争取青少年,才是藝術傳承的正道。
二、要用曲藝魅力征服青少年受衆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童年的記憶是深刻的,往往能夠影響人的一生。人們把從少年時代就習練的功夫稱為“童子功”,一個人如果從少年時期就接觸曲藝、喜愛曲藝,他就會鐘情于曲藝,對曲藝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從這個意義來說,所謂曲藝“從娃娃抓起”,争取青少年受衆是極其必要的。
不過,藝術争取受衆,是用藝術本身的美學特點和藝術魅力去征服受衆,而不是向受衆獻媚,讨好。曲藝争取青少年受衆的正确途徑,隻能通過演出曲藝的經典作品,打造新創的優秀作品,展示曲藝的藝術魅力,從而引起青少年的廣泛關注,用曲藝的美去征服他們。如果忽視曲藝的叙事手段、丢棄曲藝曆史形成的本質特點來争取青少年受衆,隻能南轅北轍,适得其反。
所以,在争取青少年受衆的問題上,應該避免盲目性,大可不必以為曲藝在一段時間内失去青少年就一定失去未來。因為随着年齡的增長,人的心理變化是一個動态的過程,興趣是可以發生轉移的。在一次學術研讨會上,我曾經聽一位老知識分子談到他年輕的時候喜歡新奇,追求時髦,甚至隻讀外國書;到了中年,認識慢慢有了改觀,看到本民族的東西,戲曲、曲藝、民間工藝、社火等都覺得特别親切。河南省話劇院著名演員蔡小藝也告訴過我,她小時候不喜歡曲藝,随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了,覺得曲藝有着豐富的内涵,“這可能與不同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欣賞心理有關”。所以,在争取青少年受衆的問題上,隻能依據規律循序漸進,提升自覺性,減少盲目性。筆者在鄭州綠城廣場看過一次曲藝演出,十幾個中老年女演員,身穿鮮豔奪目的大紅旗袍大聲合唱《摘棉花》。這種靠演唱者的服裝造型和音量來吸引觀衆的做法可想而知——看無可看,聽無可聽,中老年觀衆說是胡鬧,青少年觀衆說不美。曲藝應以故事的跌宕有趣、言說的形象生動、節奏的鮮明有緻來表意傳神,靠花裡胡哨的外包裝和放大的音量是争取不到青少年受衆的。
我關注過其他藝術門類争取受衆的做法。戲曲為了争取青少年受衆,曾極力變異自己,提出京劇可以不姓京,豫劇可以不姓豫,借用西方叙事方法和晚會表現方法,把自己打扮得面目全非,但是,青少年并不買賬;倒是把一些保持傳統神韻和戲曲特色的劇目,甚至原汁原味的傳統經典劇目請青少年觀衆欣賞,得到了他們的由衷贊歎。
曲藝也是如此,能夠吸引青少年的同樣是那些最能體現曲藝本質、曲種個性而又有所創新的節目。2016年10月,商丘市舉辦“華商節”,主辦單位安排了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品進行展示,把當地的大铙、墜子、琴書、豫東花鼓、豫東大鼓等曲種原汁原味地展現給觀衆,令觀衆尤其是青年觀衆大為震驚,想不到自己的家鄉竟有如此美妙的藝術。
“詩文随世運,無日不趨新”,藝術總要與時俱進,這是不可更改的規律。上面所說的原汁原味,其實也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味道。但是,每一種藝術都有自己最穩定的成分,改變了這種成分就失去其自身;每一種藝術在與受衆長期磨合中,總要形成受衆最為認同的特色,丢失了這樣的特色,就丢失了受衆。所謂“原汁原味”,就是堅守不能和不該丢失的成分。曲藝要争取青少年受衆,必須拿出既保持藝術本體、體現突出特色而又與時俱進的作品。用曲藝自身的魅力争取青少年,才是藝術傳承的正道。
三、充分利用争取青少年受衆的現有平台
随着社會的發展,人民文化自覺意識的逐日增強,大家越來越認識到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越來越認識到民族文化是該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也越來越認識到以本民族的文化藝術為教材實施社會審美教育是傳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途徑。這樣的語境為曲藝争取青少年受衆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造就了一些可資利用的平台。曲藝界應該利用好這樣的背景和平台,來争取盡量多的青少年受衆。
筆者認為要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平台。近年來,很多曲種都進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有關單位經常舉辦相關展示活動和進校園活動,這是培養青少年曲藝愛好者的極好平台,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平台傳播曲藝,培育青少年受衆。例如,河南省師範學院多年來一直堅持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活動,青年教師、學生利用這一機會,不但欣賞了曲藝,體驗了曲藝的美,而且還愛上了這門藝術。一位名叫吉莉的年輕教授,從演出中感受到了曲藝文化的博大精深,積極組織學生觀賞之餘,自己還認真學習起了河南墜子。目前,該校已經凝聚起了一個曲藝愛好者群體,他們有熱情,還主動嘗試創作,在河南首屆曲藝大會中表演了原創曲藝作品,受到了好評。此外,建議曲藝搭上姊妹藝術“戲曲進校園”這班車,争取這一傳承、傳播、培育青少年受衆的大好機會,選擇經典曲目和具有知名度的藝術家走進校園,與青少年面對面交流,這會對青少年曲藝受衆的培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誠然,審美興趣的培養、審美素養的提升,僅僅依靠社會團體組織觀看藝術作品,或者聽别人講解藝術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充其量隻是培養受衆審美興趣和審美能力的一種人為措施、輔助手段,真正的藝術審美教育,必須建立在自由欣賞的基礎上。培育青少年曲藝審美興趣、審美能力的根本途徑,亦是如此。所謂自由欣賞,就是不受任何外力的幹預,甚至不受自己意志的強制,在身心絕對自由的狀态下進入并完成藝術欣賞。要做到這一點,曲藝必須實現多樣化、多渠道傳播。河南鄢陵縣有一個銷售民間工藝、民間食品的地方,每逢節假日遊人甚衆,經營者設立了一個墜子書場,吃飽喝足的孩子們很喜歡坐在書場裡聽書。雖然聽衆時多時少,孩子們也大都不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書,多是聽一段,玩一陣,但筆者認為這種自由欣賞正是培育審美興趣、構建審美心理結構的有效方式。
另外,曲藝還要利用自己的現有平台,培養優秀青年演員,用青年演員的演唱吸引青少年受衆。曲藝是門語言藝術,在物質匮乏的時代,人們對曲藝演員的形象幾乎沒有要求,關注的就是他們的語言叙述技巧和表演技巧。但是,進入消費社會後,人們對形式美的要求不斷提升,這種需求必然影響到各種藝術審美。曲藝演員的外在形象越來越成為受衆的關注點,青少年受衆尤其如此。加上同齡人更易溝通,所以,青少年演員的表演更易得到青少年受衆的認同。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是一所擁有曲藝教育曆史的學校,從未間斷過曲藝演員和演奏員的培養,其中兩個學生丁飛飛和王夢柯學習了河南墜子的表演後,在學校舉辦的演唱會上一露面,學生們簡直像炸了鍋,氣氛瞬間達到了沸點。很多人因為他們的演唱而愛上了河南墜子,一些學生還主動要求學習。最近,學校申報了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開辦了河南墜子培訓班,很多青年教師報名。可見,有意識地培養青少年演員來吸引青少年受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要抓住當前有利于文化藝術發展的良好契機,利用好現有平台,曲藝團體需自覺承擔起傳承發展曲藝藝術的重任,每個曲藝人都要把培育受衆,特别是青少年受衆視為自己應盡的責任,相信曲藝的精神家園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作者: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河南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責任編輯/朱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