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鴻民古人雲:“朋友必信之。”今天給大家唱段.."/>
人人書
書庫大全

山東快書:朋友

時間:2024-11-08 08:08:22


    文/李鴻民

古人雲:“朋友必信之。”今天給大家唱段朋友的故事。

在古代,有個青年楚信丹,

因犯王法坐了監。

單等國王命令下,

斬首定在三月三。

楚信丹是個大孝子,

他請求,臨刑前能跟母親見一面。

一來向母親賠罪和道歉,

二來把老娘後事安排周全。

國王一聽有道理,

自古百善孝為先。

準許他回家看母親,

條件是,必須有人替他來坐監。

假如他到時不回轉,

頂替人代他刑場赴黃泉。

這件事情傳出去,

街頭巷尾議論翻。

都說是國王仁慈又和善,

可有誰,情願替他去坐監。

眼看着斬首日子在臨近,

楚信丹傷心又悲觀。

往日裡,門前車水馬龍人多少,

而如今,個個裝聾作啞不靠前。

眼睜睜,探母的願望成泡影,

楚信丹心急如焚淚不幹。

他心想,早知道人情薄如紙,

還不如花錢養些王八逗着玩。

俗話說,人不該死終有救,

這一天,來了他朋友蒙大顸。

楚信丹和蒙大顸,二人從小抹泥一塊玩。

一塊兒下河捉泥鳅,

一塊兒逮鳥上高山,

一塊兒在小貓尾巴上邊放鞭炮,

一塊兒讓耗子往老師被窩鑽。

半夜裡,吓得老師嗷嗷叫,

光着屁股到處竄。

(白)一對小壞包兒。

蒙大顸他替朋友坐了監,

楚信丹脫身回了家園。

這件事情傳出去,

都說大顸實在憨。

人常說,有頂考、頂賬、頂崗位,

哪裡有,替罪、替死、替坐監。

人們笑話蒙大顸,

返回來都罵楚信丹。

蒙大顸替你坐了監,

他一走了之不回還。

看來是,放鳥出籠最容易,

讓鳥回籠登天難。

監獄裡人們氣不忿,

有人就問蒙大顸:

(白)“大顸哪!”

“幹什麼?”

“你為啥替人來坐監?

莫非說他給你銀子給你錢?”

“這叫什麼話?楚信丹他是我朋友,

我不替,難道你會替他來坐監?”

(白)“我替得着嗎?”

“還是的。”

“你可知道,楚信丹他是死囚犯,

處決就在三月三。

到時候他要是不回來,

可就得把你腦袋砍。”

“砍就砍吧,砍下腦袋碗大個疤,

脖子上冰冷一陣一瞬間。

刮陣旋風給飄走,

一股血水往外竄。

從此再沒煩心事,

兩眼一閉黑了天。

人生一世不冤枉,

為朋友去死俺心甘。”

“嘿!蒙大顸呀蒙大顸,

你是天字一号大傻磚!”

“傻?誰傻?俺才不傻哩,

這樁買賣很劃算。”

(白)“怎麼個劃算法?”

“你想啊,俺是單鼻瓦罐拴根繩,

哪裡碰碎哪裡完。

楚信丹家有妻妾和兒女,

還有個老娘八十三。

我是一人死了沒牽挂,

他一死,居家老小散了攤。

一個人換得他家得團圓,

你說這合算不合算?

你說合算不合算……”

人們議論歸議論,

時光流逝日月旋。

這一天正是三月三,

監獄裡押出蒙大顸。

都聽說蒙大顸頂替朋友去送死,

嚯!刑場上人山人海望不到邊。

轱辘辘!囚車剛到刑場上,

嘎嘣嘣!一聲炸雷陰了天。

嘩啦啦!大雨從天降,

都說是老天為大顸在喊冤。

人人心裡抱不平,有個老頭站高處責問天:

“老天爺!都說你公平又公正,

你咋不分忠和奸?

老實人為啥遭孽報?

你咋不劈死那不講信義的楚信丹!”

青年人說:“老天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才造成塵世間冤假錯案萬萬千。”

中年人說:“好人還是有好報,

害人者遲早報應墜深淵。”

衆人再看蒙大顸,

嗬!沖着劊子手們大聲喊:

“夥計們,動手吧,

别磨磨蹭蹭讓人煩。

你們早下手我早升天,

二十年後,老子又是一條男子漢!”

(白)嘿!他到是個急性子。

突然間,咚啊咚咚三聲響,

追魂炮傳遍刑場和天邊。

蒙大顸撲通一聲跪在地,

劊子手鬼頭大刀閃光寒。

“嘿”地一聲刀舉起,

用盡全力往下砍。

就在刀落一瞬間,

一聲大喊震耳邊:

“刀下留人!我回來了!”

喊話的,正是探母歸來的楚信丹。

衆人一見這場面,

個個張大嘴巴瞪着眼。

怎麼回事?這是現實?是夢幻?

它可是真切的故事發生在眼前。

一霎時,雨停、風息、雲也散,

驚喜浮上衆人臉。

人世間千般事物都會忘,

唯有今天這事都會永遠記心間。

劊子手雙手舉刀沒法落,

停在空中老半天。

咣當當!把刀扔地上,

無名大火往上竄:

“他娘的叉,你早不來晚不來,

這時來,老子我掙不下砍頭錢……”

國王聽到消息後,

親自到刑場來察堪。

問清了來龍和去脈,

沖着衆人高聲宣:

“臣民們!我有這樣的子民很驕傲,

他們是國家的榮譽和光環。

古人說,患難之中見真情,

生死間對朋友才是真考驗。

我宣布,特赦守信用的楚信丹,

我更要獎賞深明大義的蒙大顸。”

臣民一緻齊歡呼:

“國王聖明!百姓安樂大有年!”

這正是,生死之交人敬佩,

流傳至今千百年。

朋友一詞咋解釋,

信義二字最當先。

創作構想:

我想給青少年朋友寫一個行不言教而表現真善美為内容的快書段子,沒事兒就往圖書館、書市跑,想找點相關的素材進行改編。這對我這個退休多年的閑散藝人來說,或許是個抄近的辦法。去年秋天,我在舊書攤看到一本過期的《兒童文學》,刊物上有一篇《代友受刑》的外國故事縮寫,讀後感觸良多。此故事基本具備一段快書的框架要求,文章的作者是給青少年講故事,說教成分多了些;讀過幾遍後,便産生了改編成快書演出本的創作沖動。

首先将人物和事件由外國改成中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都作了改頭換面的處理,完全按照國人的欣賞習慣去處理人和事,情和理,用人物的行為代替說教,讓人物的各自性格去表現豐滿的故事結構,将人物命運和故事的“扣子”(懸念)環環相扣,在故事的演繹中,“小扣”越解越少,“大扣”越扣越緊,讓觀衆、讀者在聽與讀的過程中去明白一些道理或悟出一些内涵。

《朋友》這段山東快書,除了它的人物性格鮮明,故事結構跌宕起伏,情節一波三折,步步推進引人入勝之外,我更看中它正能量的傳遞,寓教于樂之中起到了教化的功能。

亘古以來,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道德行為規範的經典比比皆是。千經萬典,忠、孝、仁、義占據首位。比如深入民心的格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孟子·告子上》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意思是說生命是可貴的,義更可貴,當二者不能得兼時,為了義甯可舍棄生命。

曾幾何時,國民的忠、孝、仁、義道德觀念,失去了定盤星。國門打開之後,各色奇異的物質、文化理念沉渣泛起,蜂擁而至。毫無思想準備的人們,如同久囚于泥潭之魚類,一齊撲進了“大海”。且不談入海者的結果如何,物欲似乎成了人們唯一追求。

幾十年過去了,國人溫飽不再發愁,而道德行為規範下的精神世界卻跌入了貧困的低谷。君不見起着對社會民意主導地位的官場,潛規則泛濫,一些人早就忘掉曾經的諾言,失信于民已不是個案。上行下效,社會上父子反目,母女對簿公堂,兄弟、朋友相殘時有所聞。損人利己、幸災樂禍、麻木不仁等等,做人的格調跌過了做人的底線。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國民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我寫了如《朋友》等一批作品。我很清楚,靠幾件作品去改變世風,那是夢魇癡話。但作為一個快書藝人,我也隻能如此去盡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我常想起一個故事,一位外籍教授對行将畢業的醫學院學生們說:“一天,我到海邊消閑,海水退潮後,沙灘坑窪裡滞留下一些小魚。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抓起一條條小魚扔進海裡。我說海那麼大,魚那麼多,誰在乎幾條小魚呢?孩子頭都沒擡,抓住一條小魚邊往海裡扔邊說這條小魚在乎……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同學們,你們畢業了,要走向神聖的救死扶傷的崗位。是的,你們救不了全市、全縣的人,但你們要像孩子救小魚那樣去認真對待你們的每一位患者,是我所盼。”

我寫的山東快書《朋友》如能得到大家喜歡,也算向海裡扔進一條小魚吧。

(責任編輯/朱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