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書畫用紙及其二次加工(第八講)
時間:2024-11-08 08:53:04
時間:2018年1月30日15:00-17:00
地點:《中國書畫》美術館
第八講主講人紙張的概念和成分
紙是植物纖維靠氫鍵締合交聯成的薄膜狀物質。世人多将蔡倫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元興元年(105)作為紙的誕生年,但根據西漢灞橋紙等早于此時期的考古發現說明,實際在公元105年以前,紙就已經存在。
從課件表格中所列造紙纖維長度及長寬比率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古代造紙選用的原料以麻類最佳,樹皮類次之,竹類第三,草類第四。因此,古代所造出的高質量的紙多用麻類及樹皮類原料,草類則多用于祭祀等用的“火紙”。相對而言,竹類纖維雖較短,但原料成本低,這也是促進竹紙發展的一大因素。古人為改善竹紙性能,常常有意在竹漿中添加一些麻類或皮料等細長纖維原料,目的在于增加紙的拉力。
從課件表格中所列造紙原料的化學成分來看,含纖維素越多越好。從纖維素長度來看,麻料最好,皮料次之,竹料和草料再次之。不同原料化學成分上的優劣次序,是與它的物理指标(長寬度及長寬比)相一緻的,也與所造成紙張質量的優劣相表裡的。
現今書畫用紙魚龍混雜,從原材料的區分到成分配比再到成紙的制造,加之傳統造紙流程之複雜,其成紙的種類和特性也是千差萬别的。對于紙張性能産生影響的主要有以下幾個要素:一、果膠。果膠如果不除去,會使纖維粗硬成束,不易帚化,所以無論紡織還是造紙,都必須事先對纖維原料實行脫膠處理。在我國古代,無論是樹皮還是造麻用的布料,在造紙前一般都用漚制(即生物發酵)的方法脫膠。隻有在經過漚制,脫去有色的外表皮和纖維中的果膠後,才能有效提高以後堿液蒸煮的效率,從而改善紙的質量。二、木素。木素是對造紙最有害的雜質,而樹皮和莖稈纖維(如竹料)則含有數量相當可觀的木素。木素的存在會大大降低紙張的強度,也容易氧化形成色素,使紙變色,造不出潔白的紙。木素如不除盡,成紙後易于老化,使紙變色并發脆。三、紙藥在除去果膠及木素後,打散的纖維與水相遇并攪拌後即成漿液。但一般來說這樣還不能直接抄紙,常常要在紙槽中加入适當量的植物黏液,再強力攪拌後始行撈紙。民間一般把這種植物黏液稱為“紙藥”或“滑水”。紙藥分天然和化學合成兩種,天然紙藥有楊桃藤(今猕猴桃藤)、槿葉、黃蜀葵梗、野葡萄藤、澱粉汁、仙人掌等。而化學合成的紙藥雖成本低廉,但不利于紙張長久保存。四、簾紋抄紙用簾紋如果較粗,則抄出的紙張容易形成斷裂,例如羅紋紙。
關于生紙和熟紙
我們一般以紙張發墨效果來判斷紙的生熟:生紙發墨、滲墨速度較快;熟紙根據其熟度不同,越熟的紙發墨、滲墨速度越慢。在原紙相同的情況下,熟紙其實就是對生紙進行再次加工,使其密度和阻水率大幅提升,從而達到不透不洇的效果。對于紙張生、熟的差異古人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如張彥遠在《曆代名畫記·卷一》中提到:“勿以熟紙背,必皺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紙。紙縫先避人面及要節處,若縫縫相當,則緩急卷舒。”此為紙張在裝潢中的實際應用。在《舊唐書·卷四十三·志第二十三·職官二》中記載:“拓書手三人,筆匠三人,熟紙裝潢匠九人。”由此可見在唐代已有專門進行紙張加工的人存在。所以對于熟紙及熟紙的方法,并不是現代才産生的,而是在古代就早已存在并投入使用。熟紙中較著名的如唐代的硬黃紙,多用以寫經和摹寫古帖。以樹皮為原料,在原紙上浸染黃蘖汁液,使之呈現天然黃色且防蟲蛀,再在紙上均勻塗蠟,經砑光後,紙張表面光瑩潤澤,韌度好,透明性強,稱之為硬黃紙。
古代并無現今的照相印刷複制技術,要讓書畫作品原迹傳之彌久,在更大範圍裡推廣傳播,常用的方法是以摹拓手法複制出一份或多份副本。隋唐時代均有專門摹拓書法的匠師。宋以前碑帖書畫的複制,都以此為主要手段。唐太宗令人複制王羲之的《蘭亭序》,武則天萬歲通天年間依鳳閣侍郎王方慶所呈書迹摹寫《萬歲通天帖》均屬響拓。今人尚有幸得睹這些古代書迹的面目,也全有賴這前人的“響拓”。
硬黃響拓即以制過之蠟紙(亦曰硬黃紙,取其透明)覆書畫原作上,向光照明,以筆勾取其外形輪廓,再與原作對照,填着墨或色彩,此即唐人所謂“響拓”。響拓實際為“向拓”,響拓屬于訛誤,亦曰“影書”“影覆”。就是蒙紙于原作上,雙勾填墨,所成效果最能接近原作。趙希鹄《洞天清祿集》釋之甚詳—“以紙加帖上,貼于窗戶間,以遊絲筆就明處圈卻字畫,填以濃墨,謂之‘響拓’。”其中還載:“硬黃紙,唐人用以寫經,染以黃檗,取其避蠹。以其紙加漿,澤瑩而滑,故善書者多取以作字。今世所有二王真迹或用硬黃,皆唐人仿書,非真迹。”據此可知世間流傳書于硬黃紙上的所謂“二王”真迹,多為唐人仿書而已。摹拓複制之法,本由保存原迹和流傳推廣的初衷發展而出,不意變成了造假者魚目混珠的利器。
硬黃紙因其經黃檗染色具有防蟲的特性,所以除了響拓外,還廣泛應用于寫經。有很多寫經卷子有抄經者以及年月的題記,為人們了解唐代經生及其書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且因當時使用工具及外部環境的差異,執筆法與當下相比也有較大區别,更為多樣。
紙張分類
1.麻紙
用苎麻、大麻等野生麻纖維造紙,需對原料漚制脫膠。麻纖維是紙張中最長的纖維,造出的麻紙韌性極強,古代寫經作品中用紙多為麻紙。
2.皮紙
用楮皮、雁皮、桑皮、三桠皮等韌皮纖維為原料制成的紙。紙質柔韌,薄而多孔,纖維細長,但交錯均勻。從供糊窗和皮襖襯裡等日用需要到書畫用紙,用處較廣。曆代書畫作品中如神龍本《蘭亭序》、韓滉《五牛圖》、米芾《苕溪詩》等皆為皮料紙。
3.元書紙(竹紙)
竹紙中的元書,質量上乘,從砟竹開始,經斷青、削青、拷白、浸坯、斷料、漿料、煮料、出镬、翻灘、堆篷、落宕、掰料、舂料、操紙、牽紙、燒煏、磨紙、蓋印等步驟到制成一張元書紙,有七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環環相扣,精工細作,不得馬虎,大源山區曾流傳“措手七十二,造紙非容易,要想出名紙,步步要小心”。好的竹紙輕薄光滑,有種類似薄“皮”的質感,在曆代書畫作品中也多有應用,如《中秋帖》原紙中竹纖維含量就較大,及至明末清初,文人間往來信劄原紙也多為竹紙。
宋拓《十七帖》宋拓《十七帖》顯微圖(麻紙)
《苕溪詩》局部(皮紙)
粉箋、染色、描金紙—乾隆年仿明仁殿紙米芾
4.宣紙
宣紙是傳統手工紙的傑出代表,因能保存數百上千年不蛀不腐,也是典籍珍藏的理想載體,赢得“千年壽紙”“紙中之王”的美譽。宣紙用料極為講究,傳承一千多年來,一直是選用産于安徽省泾縣及周邊地區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主要原料,用猕猴桃藤汁為紙藥,精心制作而成,而且根據品種不同,其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的配比也略有區别。
宣紙的制作工序複雜,将草料、皮料分别操作,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水質、氣候條件,經過反複的浸泡、清洗、蒸煮、腌漚、發酵等工序,通過日曬雨淋進行自然漂白。漂白後的原料分别制成皮料漿和草料漿,按不同比例混合,再添加紙藥(猕猴桃藤汁),經過抄紙、曬紙、剪紙等工序完成,曆時兩年多一百多道工序。不僅有着明細的分工,而且還要強調團結協作的精神,每一道工序都耗時費力,且在傳承中難以用語言和文字準确描述,需要經驗豐富的師傅口傳心授加上個人領悟才能完成。此外,即使使用同樣的原料,若沒有泾縣的自然環境、水質、氣候,同樣很難達到宣紙傳統制作技藝的技術要求。
5.混合紙
宋元時期,有将竹料與其他原料混合制漿造紙的實例,後來也多有混合紙的應用,如米芾《公議帖》《新恩帖》為竹、麻混料紙,米芾《破羌帖跋》為竹等混料,淺黃色,加蠟,砑光,有竹纖維束及其他纖維。混合紙的應用是為了彌補單種纖維成紙的缺陷,如竹紙纖維短,韌性較弱,混入皮料後,可适當提升其紙張韌性。
二次加工
紙張的二次加工,即熟紙,曆代書畫作品中皆有使用,有的填粉,有的砑蠟,其目的都是為了把紙張做“熟”—阻塞紙張毛孔,增加紙張密度,從而增強紙張阻水性。紙張加工所使用的材料多種多樣,從原料區分可将其分為填充劑、阻水劑、染色劑三種。
一、填充劑
1.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又稱為生石膏,經過煅燒、磨細可得β型半水石膏(CaSO4·1/2H2O),即建築石膏,又稱熟石膏、灰泥。若煅燒溫度為190°C可得模型石膏,其細度和白度均比建築石膏高。若将生石膏在400~500°C或高于800°C下煅燒,即得地闆石膏,其凝結、硬化較慢,但硬化後強度、耐磨性和耐水性均較普通建築石膏為好。
2.高嶺土是一種非金屬礦産,是一種以高嶺石族黏土礦物為主的黏土和黏土岩。因呈白色而又細膩,又稱白雲土。因産地江西省景德鎮高嶺村而得名。其質純的高嶺土呈潔白細膩、松軟土狀,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質。其礦物成分主要由高嶺石、埃洛石、水雲母、伊利石、蒙脫石以及石英、長石等礦物組成。高嶺土用途十分廣泛,主要用于造紙、陶瓷和耐火材料,其次用于塗料、橡膠填料、搪瓷釉料和白水泥原料。
二、阻水劑
1.蜂蠟:又稱黃蠟、蜜蠟。蜂蠟是由蜂群内适齡工蜂腹部的4對蠟腺分泌出來的一種脂肪性物質。其主要成分有:酸類、遊離脂肪酸、遊離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還有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芳香物質等。蜂蠟在工農業生産上具有廣泛的用途。
2.十二水合硫酸鋁鉀:又稱明礬、白礬、鉀礬、鉀鋁礬、鉀明礬,是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酸鋁的複鹽。無色立方晶體,外表常呈八面體,或與立方體、菱形十二面體形成聚形。明礬可用于制備鋁鹽、發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劑、媒染劑、造紙、防水劑等,還可用于食品添加劑。
3.動物膠。鹿膠:可分為鹿皮膠和鹿角膠兩類,鹿皮膠主要以梅花鹿、馬鹿的鹿皮為原材料進行加工熬制而成;鹿角膠主要以鹿角為原材料進行加工熬制而成。
4.工業皮膠:以動物的皮為原料提取的動物膠的粗制品。純度低,呈黃色到棕黑色,為不透明的塊狀或顆粒狀固體,有特殊的臭味。中國古代生産的動物膠大多數是皮膠。将動物的皮刮去脂肪層,去毛洗淨後,在大鍋中用文火煎熬,得到的濃厚液體在盤中冷卻成塊狀,切片後放在竹制框篩上陰幹或曬幹即成皮膠成品。由于加熱的時間長,明膠質的降解劇烈,因此在同樣濃度和其他條件下,皮膠的黏度和凝膠強度均比明膠低,而且混濁不透明。
三、染色劑
1.蓼藍。亦略稱為藍或靛青,為蓼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用作染色及藥用。《詩經·小雅·采綠》中提到“終朝藍草,不盈一檐”的藍草,就是天然還原氧化染料。藍草中含有靛苷,經水浸漬以後可以染着織物,再經空氣氧化成藍色的靛藍。
2.紅花。所染為“真紅”,而且可直接在纖維上染色,故在紅色染料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紅色曾是隋唐時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詩句“紅花顔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況了紅花非同凡響的豔麗效果。
3.五倍子。又名百蟲倉、百藥煎、棓子,為同翅目蚜蟲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蟲寄生于漆樹科植物“鹽膚木”及其同屬其他植物的嫩葉或葉柄,刺傷而生成一種囊狀聚生物蟲瘿,經烘倍幹燥後所得。
4.蘇木。蘇木,為豆科蘇木屬植物蘇木的幹燥心材。又名蘇枋、窊木、蘇方、棕木等。
5.黃栌木。黃栌别名紅葉、紅葉黃栌、黃道栌、黃溜子、黃龍頭、黃栌材、黃栌柴、黃栌會等,是中國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
6.黃檗。落葉喬木,高10—25m,提取物有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蟲等。
對于紙張二次加工的方法,我們大緻可将其分為以下四種:
1.施膠。用動物膠或皮膠,高溫煮化後,在紙張表面施膠,一般隻限于紙的正面,反面不做任何處理。紙張幹燥後會形成一層膜,從而減緩水分下滲,提高紙張熟度。晉、唐生紙多以漿硾變為熟紙,也有硾而填粉的,唐紙更有硾而加蠟砑光的。宋紙除用以上諸法外,還出現輕度施膠礬的熟紙方法。
2.表面塗布。中國在5至7世紀時,為使紙利于書寫,表面塗布石膏,白粉碾細,制成水中的懸浮液,再将澱粉與水共煮,使之與白粉懸浮液混合,用排筆施于紙上。當下的操作方法也大緻如此,選取合适的填充劑後,研碎制懸浮液并施于紙上,因為紙上有刷痕,幹燥後需砑光。
3.染色。一般染色顔料多為天然植物或礦物色,其本身為細小的顆粒,在染色過程中,細小的顔料顆粒也可以起到阻塞紙張毛孔,減緩水分滲透的效果。
4.裝飾紙。在紙上用金泥、銀粉或顔料和膠後,以繪制圖畫、木刻水印圖案、壓制凹凹花樣等方法裝飾紙張。
注:主講人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文化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咨詢專家,該文為部分講座錄音整理摘要。
責任編輯: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