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集大成與法古變今

時間:2024-11-08 09:11:09

張大千龍泉寺檢書圖卷32.3cm×92.8cm紙本設色1936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款識:《龍泉寺檢書圖》戴文節公所作,數十年來題識甚衆,百川大和尚因以時賢諸作另裝成卷,索予補圖于上。是日同集者張君佩卿、巢生章父、何生海霞、許君芝亭。丙子十月朔,蜀人張爰大千氏并記。钤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兩到黃山絕頂人(朱)張大千先生之所以成為畫史上對傳統用功最深的畫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他受了董其昌“集大成”思想的影響。雖然大千本人以及一般人,都一再強調石濤、八大對他的影響,好像張大千走的路線是極端的個人主義這一派,但事實卻不然。大千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因為自己對收藏古畫的興趣,以及對古人宗派淵源的研究,漸漸擴展了他臨古、仿古的路線。這一條路線,其實與董其昌的畫論是密不可分的,同時也由于他從石濤、石溪、八大山人的山水畫中,看出他們從董其昌上溯黃子久和王蒙,而黃、王的根源則是董源、巨然的這一條脈絡。〔1〕

大約在這段期間,大千對董其昌曾下過不少功夫,以他熟讀董其昌的書畫論為例,不時在他題畫的辭句中,以及顯示的畫論觀點方面,都反映出董氏的影響。再者,大千曾在丁醜(1937)年春日,臨仿董氏書畫的作品《巢雲圖》,書、畫均極為逼真〔2〕。同年除夕又據此圖的章法,畫了一幅小青綠山水,題了唐寅《廬山高》的詩〔3〕。此外,還有他大約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效董氏筆法所作一幅山水。從以上幾件作品都看得出大千對董氏書畫的熟悉〔4〕。但以直接引導大千追溯古人淵源的因循路向而言,影響大千最大的,當然不在于董氏的筆墨形式,而是董氏的宗派論,對大千的仿古路向具有引導的作用,尤其是董氏“集大成”的思想,深遠地影響他一生的創作觀念和努力方向。例如董其昌《畫說》第十七條雲:

畫平遠師趙大年,重山疊嶂師江貫道,皴法用董源麻皮皴,及《潇湘圖》點子皴。樹用北苑、子昂二家法,石用大李将軍《秋江待渡圖》,及郭忠恕《雪景》;李成畫法有水墨小幀及着色青綠,倶宜宗之,集其大成,自出機軸,再四五年,文沈二君不能獨步吾吳矣!

這是董其昌摘取曆代各家精華,融會而成自己風格的一種方法,形成中國畫史上最具體的折中主義。因此,凡是董其昌在他的宗派論裡,曾經推崇過的大家,大千隻要有機會接觸到或收藏到他們的真迹或傳本,他即千方百計加以臨仿、從中學習。大千不但勤奮,且貪多不厭,凡是他不曾嘗試過的筆法、結構和造型,他都有興趣學習,而且學得很快、很準。他也以此法教導學生,蕭建初對此印象深刻,記其所述雲:

他常說學習傳統極為重要,我國有悠久的繪畫藝術傳統,有曆代大家遺留下來的名迹,他們在不同的社會裡,用了一生的精力,積累了許多經驗,我們要把這些豐富的經驗學到手,在藝術實踐中運用,加以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一生的事,不下苦功是不行的。〔5〕

從大千對學生的談話中了解,大千并不是盲目地一味師古,他教導學生是要“學古人要能取其長,舍其短”〔6〕。

繪畫理論方面,大千雖然大體都追随董其昌宗派論的觀點,但他絕非亦步亦趨、毫無己見。他曾經批評董氏對馬遠、夏圭的偏見,同時,一些不列入董氏宗派論中的畫家,隻要他認為有其長處,也一樣加以學習。尤其在人物畫方面,大千從他自己仿學古人的經驗裡,發展出他自己的宗派論,而且脫離向卷軸畫的學習範圍,擴及以唐人為主的壁畫。因此,他雖受董氏畫論影響,然而他非但未受其囿限,反而是據以擴展、延伸,甚至自創論點。

在大千先生的仿古作品中,比較早期并且最集中的一組作品,是他在1937至1938年春,為天津範竹齋所作仿唐、宋、元三代大家的十二條山水屏〔7〕,所仿者有唐代閻立本、王維、楊昇、李昭道,宋代範寬、馬夏、米友仁、沈子蕃,元代趙孟頫、盛子昭、倪瓒、王蒙。

大體來說,大千先生的山水仿古路線,從此屏可以略見端倪,即其中并未包括江南地區流行的“清初四王”、文徵明、沈周這一派的作品。待大千歸自敦煌,其仿古的路線更為擴大,而人物、走獸、花鳥尚不在其中。在實踐董氏畫論的畫家群中,“四王”當為代表,但是除了王翬以外,其餘三位比較局限,隻有王翬懷有“集大成”的企圖心。可是若以王翬與張大千相較,兩人用功的程度或許不相上下,但是在天分、魄力以及觀賞古畫的機會方面,再加上張大千用到現代印刷品照片和交通的便利性,王翬是萬萬無法與大千相提并論。因此,從“集大成”的表現而論,張大千毋庸置疑是超過王翬的,更何況王翬僅着力于山水一項而已,人物、花卉皆非其所長。事實上,在大千心目中,也并未将王翬置于眼角,這可以從他自題《仿郭恕先畫》中明顯地看出:“嘗見石谷子臨本,淺裝不用金碧,極少士氣,終嫌味薄,蓋元明以來大都無此膽識。”〔8〕張大千西康紀遊圖冊之一62.7cm×33.4cm紙本設色1947年四川博物院藏款識:飛仙關。钤印:張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另一位畫史上“集大成”式的人物是趙孟頫,以當時而言,趙孟頫的書畫成就極高,大千難于比較,但就視野所及的見識層面而言,雖然子昂早生六百年,多見古代名迹,但是,因為大千于敦煌得見并臨摹北魏、隋、唐的壁畫,又增多見識并學習明、清諸家的機會,反倒是子昂難以與大千比拟。

張大千與王翬、趙子昂他們,都誕生在政治、社會和經濟等面臨改朝換代的大轉變時代,都是在舊秩序衰微甚至被破壞時,而等待重新建立新秩序的過程裡,變亂中促使許多古代名迹收藏的轉移,而使他們有較多的機會接觸已被遺忘甚久的古代名家作品,因而激發了他們探讨古代繪畫、廣泛學習和吸收的興趣。不過比較起來,張大千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在學習的家數和時間的跨度上來說,也更為廣闊許多。若就與張大千并時的許多傳統派畫家而論,雖然時代和機會相同,但是很顯著地,無一人能望大千項背,能兼具古今百家的廣度和深度。

大千先生的一生中,尤其是前半生,臨古和仿古的作品占了很重的比例。前述的“集大成”思想,促動他大量從事臨古與仿古,而這些臨仿的作品,無疑在他個人藝事的成長,以及畫風的發展過程中都具有重大影響的作用。所以,肯定大千此一重要的畫曆過程,以及此類作品本身的價值,是認識張大千藝術創作的基礎。

大千自己對臨摹的看法,曾說:“要學畫,首先應從勾摹古人名迹入手,由臨撫的功夫中,方能熟悉勾勒線條,進而了解規矩法度。”又說:“譏人臨摹古畫,為依傍門戶者,徒見其淺陋。臨摹如讀書,如習碑,幾曾見不讀書而能文,不習碑帖而能善書者乎?”〔9〕

從以上話語,可以明白大千把臨摹當作學畫的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并解釋臨畫一如讀書與習字,其間的關系是相同的。由于書法本身是人造藝術,不論中外,學習書法除臨摹之外别無他法,而臨摹名家範本是最快的捷徑,讀書對學習作文亦複如是。由于中國畫經過長久曆史和衆多畫人的努力,與書法、詩文一樣,累積成為一種高度精練和形式化的人為藝術,因此,必須先通過臨摹,習得掌握傳統的優良技法後,才能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創作。況且臨摹名家作品,可以較快學習到高水平的繪畫表達詞彙,遠比自我摸索更便捷,一旦儲備足夠的高水平繪畫語彙可供運用時,漸漸便能夠形成水平較高的風格。比之登山,舍前人之路而不由,一定要披荊斬棘,自辟新路,其所能達到的高度,也必定有限。此與讀書、作文并無二緻。張大千西康紀遊圖冊之二62.7cm×33.4cm紙本設色1947年四川博物院藏款識:兩河口瀑布。钤印:張爰之印(朱白相間)大千鉥(朱)

張大千的學生胡俨記得張氏如何教他臨摹:“把畫挂起來,分三個步驟進行,先是按原作縮小,繼之按原作放大,最後按原大對臨,以能與原作套得住為準。”〔10〕

這是張大千自己在實踐中,所領悟的獨到、有效的訓練方法。筆者認為這種臨摹,除了是在學習古人的繪畫語言,同時還兼有西方素描訓練的效果,使學習者在短期内掌握原畫的比例,因而在旅行對景寫生時,不但能運用訓練有素的線條,而且能準确地抓住物象本身的形狀和比例。大千仿古時,也曾将古畫放大,不過不單純是臨摹,而是借古人的章法作自己的畫。

因此,臨摹不僅适用于初學,而且在個人的發展過程中,也可以作為提升自己欣賞與表達水平的演練,既豐富了自己的意境,也充實了自己表達的能力,正如同詩人必須經常熟讀古人名作一樣,在本展目中也選擇了多件臨仿的範例。

但是臨摹出來的作品,并不等于抄寫一篇名家的詩文,因為詩文的品質取決于文字的組織和内涵,而不在于抄寫者的書法素養。若舉音樂為例,臨摹好比演奏,一幅成功的臨摹作品,猶如名家的演奏。演奏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演出者表達、诠釋原作的技巧與能力,因此臨摹者的地位不妨比照演奏家。演奏家以高度的技巧表達他們對作曲家作品的體認;成功的臨摹者,一樣以純熟高雅的筆墨技巧,為原作重生一次。行為雖然都是複制,卻都不是多餘的影子。而且,同一首名曲,會因為演奏家不同的表現與诠釋,出現優劣的差異性。不論演奏或者臨摹,由于各家不同的擅長,也就有各自不同的發揮,其實不可能産生完全一模一樣的複制結果。

所以,每一個人臨摹的态度、方法及深入的程度,必然有相當差别,有的隻是浮面或局部的臨摹,也有巨細無遺的臨摹,小而至于一點一畫、筆墨設色,大而至于布局經營,甚至于意境、氣度的培養,都需要潛心體會,盡力将自己往上提升,向古名家靠近。因此,這樣的臨摹,是一種剖析性的、有效率的、全面性的學習方法。張大千西康紀遊圖冊之三62.7cm×33.4cm紙本設色1947年四川博物院藏款識:二郎山。钤印:張爰私印(白)大千鉥(朱)然而最重要的,張大千隻是把臨摹當作一種學習并吸收前人良好技法的手段,卻不是目的。他的最終目标是要創造自己的風格,他說:

習畫應先審選一家……打定根基;漸次參考各家,以擴境界;……最後要能化古人為我有,創造自我獨立之風格。〔11〕

縱然有人将張大千歸屬于傳統複古派,但是,筆者認為,大千先生絕非欠缺己見、随波逐流、一成不變的仿古畫家,他更不是沒有個性、缺乏創意的商業畫家。特别是與大千同輩的畫家及批評家,陳定山對他的看法是“大千多變,變無不興”。他指出張大千不但不是一位保守的畫家,而且還是一位嬗變的畫家。

張大千成長于20世紀初期,當時中國畫壇在山水方面,“四王”一派的餘風仍是大江南北的主力,大千卻棄“四王”,偏走石濤、梅清、石溪等的路子;在花卉上是任伯年、吳昌碩海派風行的時期,他卻走八大、青藤、白陽的風格;在人物畫方面,他很快地放棄了清末的改琦、顧洛和任伯年的路線,而取冷隽的華喦及張風的風格。其後,随着功力的增進與識見的增廣,大千随時挑戰并改變自己,他曆年的畫展常常令人一新耳目,因此為他赢得廣大的觀衆群及畫人的期待。

當大千的繪畫進入第一個高原期之際,他别出心裁遠走敦煌,将唐、宋的敦煌壁畫引介給國人。從此,他将士大夫的文人畫,與石窟、寺壁的職業畫風,擁集于一身。于是,他由清、明、元而及宋、唐,由水墨、淺绛至工筆重彩和金碧青綠。他也以此教導學生:“不應隻學文人畫的墨戲,要學畫家之畫。”〔12〕

當大千步入第二個高原時期,則順應他的年齡日高,以及世界潮流的趨勢,由工筆白描一躍為潑墨,由青綠工筆發展成潑彩。每當大千向國人介紹那些已經被遺忘的古傳統,卻同時一再賦以新奇的觀感,剌激國人新鮮的感受。這是大千先生所力主、力行的“以古為新,以因為創”的作畫方法。1964年,正值大千努力突破自己的年代,重觀早年臨仿石濤的一幅山水,有感而題其上:“此予三十餘年前所作,當時極意效法石濤,唯恐不入,今則唯恐不出!”可見他最後能夠從古老的傳統中,翻變出最新的潑墨和潑彩畫,是因為他洞察畫史新陳代謝的演變規律:“中國繪畫都是每一個時代最新的東西才流傳下來。”〔13〕所以,雖然在表面上看大千各階段畫風的演變,無不是水到渠成,自然演變而成,其實都是他求新求變的苦心作為動力,自我挑戰而突破成功的。

由大千先生20世紀40年代教導學生的一段話,總觀他對臨仿古人的看法:

不論古今,對名作眼觀手臨是對的,但切忌偏愛,人各有所長,每人的筆觸天生有其不同的地方,故不可專學一人!對他人所長都應該吸取;又不可單就自己的筆路去追求,要憑自己的理智聰慧來領會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轉變它。〔14〕

大千雲“不可專學一人”,這就是董其昌的“集大成”思想。“領會名作的精神”,不在于求得“形貌之似”,其最終目的是要“轉變它”,也就是開創出自己的面目,得以自成一家。而此所謂成就的“一家”,比之于音樂家,即是要兼具“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雙重素養與身份。想要兩者兼擅且都能成家,其難度則不言而喻。

因此,世人不當以大千先生前半生的臨古、仿古作品為例,而诟病大千隻是一位仿古主義者。其實,張大千正是在中國藝術轉承的關鍵時代裡,不世出的樞紐人物。但由于時代與思想的劇烈轉變,資訊傳播的快速發展,在未來的中國繪畫史上,似乎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再産生類似張大千的另一位集傳統大成于一身的畫家。因此,張大千的一生,不僅力行、實踐了董其昌“集大成”的理論,同時也為中國繪畫“集大成”的傳統,完成了光輝的大結束。借此,奠定了大千先生在畫史上,由千年的傳統轉進20世紀現代的關鍵地位。

注釋:

〔1〕《四僧畫展》序,1978年,台北曆史博物館。又見于《張大千詩文集》,第129頁。

〔2〕現存遼甯省博物館。

〔3〕〔4〕據徐佩赓所藏畫作之照片。

〔5〕〔6〕蕭建初,《植根傳統,不斷創新》,《張大千紀念文集》,第171頁。

〔7〕〔8〕佳士得拍賣目錄,第140号拍品,1989年1月。

〔9〕高嶺梅《大千畫說》,第4條,1967年。

〔10〕包立民《張大千年譜》,1925年條。《朵雲》總19期,第102頁。

〔11〕同注〔9〕,第2條。

〔12〕丁翰源《緬懷大千先師》《張大千生平和藝術》,第164頁。

〔13〕馮幼衡《形象之外》,第142頁。

〔14〕劉侃生《回憶張大千先生》《張大千生平和藝術》,第118—119頁。

責任編輯:宋建華

張大千西康紀遊圖冊之四62.7cm×33.4cm紙本設色1947年四川博物院藏款識:瓦寺溝。钤印:張爰印信(白)三千大千(朱)

張大千西康紀遊圖冊之五62.7cm×33.4cm紙本設色1947年四川博物院藏款識:五色瀑。钤印:張爰之印信(白)大千(朱)

張大千西康紀遊圖冊之六62.7cm×33.4cm紙本設色1947年四川博物院藏款識:禦林宮雪山。钤印:張爰(朱)大千居士(白)

張大千臨摹涼國夫人軸215.1cm×128.4cm布本設色1941-1943年四川博物院藏款識:敕令涼國夫人浔陽翟氏一心供養,女小娘子延鼐。

張大千臨摹南無觀世音菩薩像軸189.5cm×84.8cm絹本設色1941-1943年四川博物院藏款識:南無觀世音菩薩。莫高窟初唐造像。蜀郡清信弟子大千敬摹。

張大千巫峽清秋圖軸124.8cm×35.5cm紙本設色1939年四川博物院藏款識:逝波也帶相思味。總付與消魂眼底。千愁喚起秋雲媚,綽約風鬟十二。過朝兩眉消夢翠,頓減了襄王英氣。人生頭白西風裡,況此千山萬水。調倚《杏花天》。寫呈山腴仁丈教正。戊寅十二月朔,後學張爰青城山中。钤印:遲秋簃(白)人間乞食(朱)張爰(白)三千大千(白)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白)

張大千臨摹晚唐勞度叉鬥聖變圖軸345cm×925cm紙本設色1941-1943年四川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