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蘇庚春主持人按語:蘇庚春(1924-2001)是書畫鑒.."/>
人人書
書庫大全

犁春居書畫瑣談(一)

時間:2024-11-08 10:32:00


    囗蘇庚春

主持人按語:蘇庚春(1924-2001)是書畫鑒定家,全國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他早年在北京琉璃廠開古玩店,公私合營後,供職于寶古齋。後因廣東缺少書畫鑒定方面的人才,應有關部門的邀請,南下廣東,供職于廣東文博界數十年,直到2001年。蘇庚春在書畫鑒定界早已有口皆碑,在書法、篆刻方面亦卓然成家。長期以來,他為各地博物館、美術館征集、鑒定書畫文物數萬件,并著有《蘇庚春中國畫史記略》《明清以來書畫鑒定家選》等,對中國書畫收藏、鑒定及中國美術史研究具有開創之功。在其晚年,蘇先生将在鑒定實踐中的心得、掌故等或述諸筆端,或口述由我筆錄,成為一篇篇微言大義的妙文。為使更多書畫界同仁能了解、分享蘇先生書畫鑒定之精髓,在20世紀90年代末,筆者征得蘇先生同意,由筆者整理,按内容加上小标題,結集而成《犁春居書畫瑣談》,先後在《中國文物報》、《收藏•拍賣》等報刊連載,在學術界引起熱烈反響。近期,筆者在整理其遺稿、手劄、書畫題跋時,又發現不少新的資料。現結合之前的文稿,重新整理編排,陸續刊出,以飨讀者。

林良花鳥畫風

我國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時期,已經有許多擅長于禽蟲花草的畫家。到了隋唐五代時期,花鳥畫就逐漸達到了成熟的階段,并且在風格、技巧上有着很大的發展和變化。大體來看,五代兩宋的早期畫家,多是從精密觀察、忠實于寫生而來,後來被稱為“工筆畫派”;元明兩代的花鳥畫家,在繼承前人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形成了以簡練、富有高度概括性為特色的寫意畫,被稱為“寫意畫派”,當時不少花鳥畫家,在題材上突破了前人的窠臼,從而使花鳥畫的内容、風格以及表現手法都更加豐富多彩,尤其以水墨寫意畫為著。

早期較為突出的花鳥畫家,當屬五代時期西蜀的黃筌和南唐的徐熙。他倆在花鳥畫上的創造可謂并駕齊驅,各有千秋,成為我國古代花鳥畫中的兩個主要流派,即所謂“徐黃二體”。黃筌的花鳥畫技法,是先用極細的墨線鈎出輪廓,然後填彩,這就是所謂“鈎勒法”。他運用在作品上的色彩,多數是非常濃重、豔麗的,這主要是黃筌所接觸的都是宮廷裡貴族豪華的景象,因此有“黃家富貴”之稱。所謂富貴,就是指富麗工巧,以顔色勝的特點。這種“黃體”的花鳥畫法,以後被宋代作為國立畫院的一種程式;徐熙的花鳥畫技法,是先用墨筆鈎出物體形象,然後略施色彩,這種畫法是以線條墨色為主,設色渲染為輔,并且講究墨色與彩色的互相結合,不使墨色為彩色所掩。這種注重墨法而輕于色彩的“徐體”畫風,到了其孫子徐崇嗣的時候,由于受黃筌畫派的影響,便發生了變化。他發明了花鳥畫法中的“沒骨法”。這種沒骨法,就是不用墨色來勾勒物景的骨幹和輪廓,二是直接用彩色來繪制。徐熙繪畫的風格特點,是“樸素自然”,他描繪的花鳥,多是生活在大自然中毫無裝飾的具有本來面目的生物,充滿秀美活潑的生氣,因此有“徐熙野逸”之說。所謂野逸,也就是上面所說樸素自然、以墨彩勝的一種風格。到了南宋時期,有一個和尚名叫牧溪,他的水墨花鳥畫是當時的一種新傾向。到了元代,出現了幾位著名的花鳥畫家如陳琳、錢選、王淵等,他們的繪畫技法,都可謂承前啟後。

明代花鳥畫家林良的繪畫淵源除了承前啟後外,主要是受黃筌、徐熙畫派的影響,并兼收兩家之長,并有所創新。從現在所流傳的畫迹來看,還是受徐熙畫風影響的居多。

林良,字以善,廣東南海人,生于明永樂十四年(1416),卒于成化十六年(1480)〔1〕,年65歲。他以擅長繪畫在天順時供奉内廷直仁智殿,官錦衣指揮。他和同時著名花鳥畫家—浙江人呂紀同享盛名于畫院,當時有“林良呂紀,天下無比”之譽,又有“林良翎毛,夏昶竹,嶽正葡萄,計禮菊”的諺語。

與林良先後享名的嶺南畫家,劉鑒以松、锺學以春草、陳瑞以驢、何浩以松著,但皆不及良名之盛。

據說當時有個身為布政使的人,名叫陳金,他曾假人的名畫,林良從旁指出其畫的疵劣,陳金大為惱怒而欲撻之,後林良便主動臨寫了一幅,陳看後驚以為神,自此林良在民間的聲譽就傳開了。與林良同時期的一個文士名叫何經,他自稱是個賦詩敏捷的人,但一日與林良劇飲唱和,而林良頃刻就作了詩百篇。于是林良的名聲,也就更為彰顯。這說明林良不僅是位畫家,而且還是一個詩文家。

林良少年時從同鄉的顔宗學山水、從何寅學人物,後則專攻花鳥。他善于描繪禽鳥飛鳴飲啄等不同的姿态,長于畫江湖田野的雁、鷹、鶴以及其他水鳥和汀花、蒲葦、水草等。他能放筆縱橫,如意揮寫,不求工而見工于筆墨之外、粗筆、濃墨,下筆痛快淋漓,縱橫馳騁,不拘繩墨,而多得真趣。所寫禽鳥有動、靜之态,尤其是畫鳥之羽毛,層次分明,筆筆準确,每在羽毛之間,露出空白,表現出羽毛的豐滿和羽翼的生動。畫林木猶如草書之遒勁,并能寫出植物枯、茂之情:繪山石則用大斧劈皴,有剛勁矯健之勢,這是吸收了南宋馬遠、夏圭之遺韻。他的畫藝為明至清代的“院體派”以及“浙派”的一些花鳥畫家—特别是廣東的著名畫家如張穆、伍瑞隆、趙廷璧及晚期及近代的居廉、高劍父等都受到他的兇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