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門檻
時間:2024-11-08 10:36:31
随着概念藝術的盛行和機械複制技術的發達,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邊界日漸模糊,藝術的門檻越來越低了。一個從來沒有受過攝影訓練的人,可以拍出一些好照片;一個從來沒有受過藝術訓練的人,也可以宣稱自己是藝術家。就像一些理論家所宣稱的那樣,沒有什麼東西不可以是藝術品,沒有什麼人不可以是藝術家。如此說來,藝術的門檻就徹底消失了。那麼,我們究竟憑借什麼來區别藝術品與非藝術品、藝術家與非藝術家?
事實上,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邊界從來就沒有消失,藝術的門檻始終存在。讓我們來檢查一下20世紀的藝術理論,看看由非藝術品變成藝術品、由非藝術家變成藝術家,究竟有哪些門檻需要跨域。
第一道門檻是藝術意圖,或者藝術想法。事實上藝術家也是人,藝術品也是物。我們隻能問在什麼時候或者在什麼條件下某人是藝術家、某物是藝術品,而不能問不管在任何時候某人都是藝術家、某物都是藝術品。對于拾荒者來說,一件鑄銅雕塑就是一堆廢銅,它停止了作為藝術品的存在。藝術家照樣也要吃喝拉撒,他在吃喝拉撒的時候,就停止了作為藝術家的存在,除非他要把他的吃喝拉撒做成行為藝術。決定某物是否藝術品、某人是否是藝術家的關鍵,在于藝術意圖。當藝術家有意要将他的吃喝拉撒做成藝術作品的時候,他的吃喝拉撒就有可能成為行為藝術。當某物是藝術家有藝術意圖地創作出來的時候,它就有可能成為藝術品。因此,杜尚的小便池是藝術,與它一模一樣的類似物則不是。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跟觀衆對視的阿布拉莫維奇是藝術家,但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場合與他人對視的阿布拉莫維奇都是藝術家。沒有藝術意圖,某物就會停止作為藝術品,某人就會停止作為藝術家。藝術意圖的精彩與否,決定某物是否是好的藝術品,某人是否是好的藝術家。
第二道門檻是藝術界,或者環繞藝術的理論氛圍。某人有藝術意圖地做某事,他有可能不是藝術家,他做出來的東西也有可能不是藝術品。于是,我們有了藝術的第二道門檻:藝術界。所謂藝術界,就是由藝術理論、藝術史和藝術批評構成的理論氛圍。某人有藝術意圖地做某事,可以是藝術也可以不是藝術,其中的關鍵在于他的所作所為是否引起了藝術的談論,是否有理論家在解釋,有批評家在評論,有藝術史家在研究。藝術理論家、批評家和藝術史家的話語,構成圍繞他的所作所為的理論氛圍。有這種理論氛圍,就是藝術;沒有這種理論氛圍,就不是藝術。
第三道門檻是藝術體制。藝術界可以從藝術學方面來界定,也可以從社會學方面來界定。當從社會學方面來界定的時候,藝術界就是藝術體制。某人有藝術意圖地做某事,且引起了相關的藝術談論,它有可能是藝術,也有可能不是藝術,關鍵在于他是否被藝術體制所接受,他是否是藝術協會的會員,他的作品是否被博物館接受,是否進入藝術愛好者的收藏領域。被藝術體制接受,就是藝術;沒有被藝術體制接受,就不是藝術。
按照當代藝術理論,隻要經過了這三道門檻,我們就可以說某人是藝術家,某物是藝術品。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讓我們設想一位有錢人,突然決定要做藝術家,決定他所做的東西是藝術品,他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這三道門檻。比如,他可以花錢請理論家和批評家來評說他和他的作品,于是他和他的作品有了理論氛圍。他還可以花錢讓自己的作品被美術館接受并展出,通過收買獲得藝術會員資格。至于他的藝術意圖,就更容易獲得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是藝術意圖,别人的點子和主意也可以成為自己的藝術意圖。如果某人以這種收買的方式通過了這三道門檻,我們能說他是藝術家、能說他所做的東西是藝術品嗎?當然不能。
于是,我們似乎還需要增加一道門檻,這就是所謂的藝術譜系的門檻。某人是否是藝術家,需要看他的教育背景,需要看他的工作性質。如果沒有任何藝術教育背景,如果沒有任何藝術家同道進行交流,那麼他和他的作品即使通過了上述三道門檻,我們也可以說他不是藝術家,他的作品不是藝術品。
第四道門檻的設置,顯示了學院的重要性。盡管今天的學院教育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弊端,但沒有經過學院教育的人,就不會獲得進入藝術圈的憑信。優秀的學院教師是被公認為藝術家的代表,他們可以幫助某人取得與藝術圈的聯系。名師門下出高徒,說的就是這種道理。與高水平的藝術家同行交流,可以讓某人的藝術在高水準的層次上運行。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這種道理。因此,考察某人的師承和交友,對于我們的藝術判斷也十分重要。
(作者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