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達(1943—2012),别署骥者、老馬、玄廬.."/>
人人書
書庫大全

自然則古,野嶺荒原真美處

時間:2024-11-08 10:39:35


    馬士達(1943—2012),别署骥者、老馬、玄廬。祖籍漣水,1955年移居太倉。生前為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社員,滄浪書社社員。著有《篆刻直解》等。

口辛塵

編者按:2012年2月19日,即農曆新春雨水的第一天,馬士達先生病逝于南京,享年69歲。馬先生性格樸質、不善言辭,唯于藝事矻矻以求,一生留下了大量的書法和篆刻作品,在當代書壇、印界産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今年适逢馬先生逝世三周年,有賴于先生生前友朋、門生的襄助,本期特辟專題以為紀念。管中窺豹,未必能全馬先生德藝之一斑;心香一瓣,或可略表業界朋友和我刊的懷念之情、景仰之意。先生有德,其澤洋洋;先生有藝,其道湯湯。願識者珍之、惜之。

馬師母來電話,囑為馬士達先生寫點文字。那一刻,我的腦海裡再次浮現出四個半月前遺體告别儀式的場景,不由得一陣心悸。馬士達先生的巨幅遺像—平頭,憨笑,目光炯炯;大廳裡充滿了悲恸與惋惜、緬懷與追憶、敬重與尊崇。一位卓有建樹的藝術家在他的藝術臻于理想境界之際,就這樣走了……

有幸與這位可親可敬的有成藝術家相識、相交、相知近三十年,馬士達先生是我的老師、摯友和兄長。但在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我将盡力排除感情的幹擾,盡可能以客觀的立場解讀馬士達先生,為熱愛書法篆刻藝術的讀者走進他的藝術世界,理解其藝術内涵,乃至評判其藝術成就提供一絲線索。

從熱愛藝術的青年成長為卓有建樹的藝術家,需要天賦與苦學,需要環境與機緣,需要激情與耐心,缺一而難止于至善。馬士達先生天性讷于言、勤于思、敏于行,認準了目标,便一步一個腳印堅實地往前走。正如他吹箫,粗拙的手指按弄着音孔,乍一看,或許不被看好,但他卻能吹奏得聲情并茂,别有韻味。馬士達先生把對藝術的一片癡情化作了锲而不舍、千錘百煉的學習原動力,他用筆運刀的深厚功力由此得來。我沒有問過他是否也曾像齊白石學印那樣磨得滿屋石漿,但親眼看到,即使是在成名之後,他家衛生間裡的手紙全是他的書法習作。

馬士達先生早年生活在江蘇太倉,隸屬蘇州,緊鄰上海,這裡是明代以來書畫篆刻最為繁榮的地域。但他沒有“吳門”傳統藝術那種優雅的作派,正如他的恩師宋季丁先生所言“阿達來自田間”—直白地說,他不是在蘇州庭院書齋園林茶樓裡浸泡出來的養尊處優的雅士,他是鄉下人,總帶着鄉下的質樸與野趣。他當過兵,做過工,最終走進大學講堂從事專業教學與創作,但無論如何,他忘不掉自己曾經“來自田間”。

20世紀60年代初,年輕的馬士達開始自學書法篆刻,後來師從蘇州宋季丁、沙曼翁先生。在協助整理馬士達先生遺作時,我看到宋、沙二位先生給他的大批信件和書印作品,二老當年對這位看似木讷的弟子是極為器重的。尤其是性情“怪異”的宋季丁先生,與“阿達”相交忘年,往來書信動辄數頁,正面背面寫得密密麻麻,興之所至,鋼筆鉛筆兼而用之。于書法篆刻,宋氏生澀奇拙,在用刀行筆的過程中,一任字形自然天成,偏重情性的表現;沙氏流暢優雅,在精準結字的過程中表現優遊老辣,流露出功力與修養。他們都出自碑學,但相對而言,宋氏是碑學中的奇崛派,是走“極端”者;而沙氏則是碑學中的清通派,與帖學更有兼容性。馬士達先生居然遊刃于二家門下,能從這兩種迥異的風格中各取所得:他“來自田間”,無論是情感還是趣味都與宋氏更為親近—崇尚生拙,追求自然;但他也是江南人,又不能不深受沙氏熏染—出手莊嚴,注重細節。換言之,馬士達先生以宋氏之學避免了學沙易墜的甜俗,又以沙氏之學矯正了學宋易犯的粗糙。這是機緣巧合,抑或是他的智慧?二十年前,我曾撰文讨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當今篆刻藝術的影響,稱譽馬士達先生的篆刻風格屬于亦儒亦道的模式。如果考察他早年學藝的經曆與師承,便會明白其風格形成良有以也。

接受兩種迥異的藝術觀念并且嘗試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無論是自覺行為還是懵懂為之,都是一種吃力不讨好的艱苦勞作。馬士達先生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尤其是在前期的近二十年中,他以“笨鳥先飛”的刻苦學習态度,現學現用,以“見賢思齊”的心胸對待所能見到的一切作品,無分古今少長。他審視的目光從漢碑到“二王”一系的李北海、米元章、王覺斯諸家,從古玺、漢印到近現代的吳昌碩、齊白石、來楚生,從蘇州諸老到上海、無錫一帶的中青年。從他留存下來的前期書法篆刻作品看,馬士達先生曾作過各種各樣的嘗試,流于精巧花哨者不合他的胃口,過于老實平闆者終嫌缺少神氣。他并不專學某家某派,卻在有意無意間朝着一個方向努力,那就是性情與手段的并重—于不經意處見功夫。他的藝術意識在混雜與淘汰中醞釀發酵,又于探求與磨砺中逐漸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