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羌族民俗中的“犬”

時間:2024-11-08 10:49:07

川西北羌族既過羌年(農曆十月初一),也過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在北川羌族自治縣,除夕夜,爾瑪人按習俗要守歲,通宵不眠,待雄雞鳴曉,到了正月初一,頭一件事情就是喂狗,因為爾瑪人相信,最初把糧食種子帶給人類的是狗,民間亦有“人吃狗糧”之說,還有忌食狗肉之俗。20世紀80年代,作者走訪民間、發掘口碑、編纂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時,從茂縣羌民吳洪珍(女,72歲,不識字)口頭采錄的故事《人?狗?糧食》中,講述很久很久以前,因下大雨漲大水,人、房子、糧食都被沖走了,隻剩下一個上山砍柴的小夥子,全靠一條從水裡遊上來的狗的尾巴裡留下的谷種,人間才有了糧食,從此以後,逢年過節都要給狗喂好東西,“表示不忘狗給人帶來了糧食”。在汶川,從龍溪溝羌寨搜集的故事中,另有版本講,天神因人間糟蹋糧食而收回了糧食,多虧狗去向天神求情,“狗才給凡間要到了糧食,救活了凡人”(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局編《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羌族故事集》,1989,38頁)。在北川,還有當地老人講的故事說,從前人吃的是樹皮、草根、野果,有個勇敢的羌族小夥子趁蛇王外出赴宴的時候,從蛇王那裡設法盜來糧食種子,蛇王知道後把小夥子變成了狗。從此,狗成了爾瑪人家裡忠實的夥伴,爾瑪人也格外感激和愛護狗。

在羌區做田野調查時,筆者屢去汶川綿虒羌鋒村拜訪老釋比王治升。年逾八旬的老人是羌區現存不多的能唱許多經文的知名釋比,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羌年”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釋比是羌民社會中以溝通人、神、鬼并且熟知本民族曆史和文化的重要人物,羌族的史詩、長詩多由釋比唱誦和傳承。每逢羌年,寨子裡的人要上神樹林,獻上刀頭、馍馍、咂酒、香蠟紙錢,宰羊祭神祭祖,要聽釋比擊鼓唱經,聽老人講古說今,訂立村規民約,然後耍獅舞龍,暢飲歌舞,盡興而歸。王先生說,羌年釋比唱經,不可少的篇章是《木姐珠》和《羌戈大戰》,前者涉及先祖祭祀及族群來曆,後者涉及族群遷徙及族群曆史。木姐珠又作“木姐”或“木吉”,這部羌族史詩得名于作品中女主角的名字,她是天王木比塔的三女兒,也是爾瑪人世代敬奉的先祖。木姐珠和燃比娃被羌人奉為先祖,以其名相稱的神話叙事長詩即唱他倆的故事:“傳說在古老的年代,人神共居于世間”,“山上是神住的天宮,山下是住人的凡間;阿巴木比塔嚴格規定,不準人神互相往還”。然而,就在這嚴厲天規下,偏偏天仙女木姐珠與地上的燃比娃相愛了,他倆經過了重重考驗,最終喜結良緣,造福人間。與人類有密切關系的犬能辨親識主,爾瑪人深信“娘家的惡狗不咬出嫁的姑娘”,史詩《木姐珠》中,天女木姐珠與燃比娃婚後在人間艱苦創業,生活勞累,衣衫褴褛,三年後回天庭時,連娘家人都不認識她了,多虧家裡的天狗認出了她……

的确,犬是爾瑪人身邊的忠誠夥伴。對于初以牧獵為生而後為半耕半牧的羌民來說,獵犬是好幫手。放狗打獵是爾瑪人傳統,理縣蒲溪鄉羌族《打獵歌》唱道:“我生來是打獵的,我不是吃人奶而是吃狗奶長大的。”羌人馴犬以助牧畜,犬作為放牧的好幫手也深得羌人喜愛,而主人去世,也常以犬殉葬。犬能祛邪逐祟,這反映在釋比所唱經文裡,如經文《日堵》講邪怪作祟羌族人家,攆山獵狗如何引導主人捉拿之,它時而跳上案闆,時而竄上屋頂,“獵狗奔進山溝内,追逐邪怪在深山”,最終協助主人将“邪怪打下青杠樹”(茂縣羌族文學社整理編輯《西羌古唱經》,2004,8-9頁)。每年農曆九月三十日,也就是羌曆年前一天,以村寨為單位請釋比作驅逐農害的法事,釋比用荞面做成野豬、老熊、野牛、岩驢、刺豬、老鼠、烏鴉、老鷹等,用刀砍殺,然後将野禽野獸面屑捏成團丢入事先挖好的洞裡,并在洞口放一隻荞面做的狗,表示有狗看守,這些危害農作物的野禽野獸跑不了,再用泥土封住洞口,這套屬于模拟巫術的法事名為“請天神關野物”。在北川羌民敬奉的寨神中,壩底堡一帶是一石狗,白草河流域是犬、羊皆有。羌族諺語也有“狗和狗打堆,狼和狼結群”“狗叫前門有客,狗咬後門有賊”“話是酒攆出來的,獐子是狗攆出來的”“鬧山的雀兒沒有肉,光叫的狗攆不得山”“狗吐舌頭雞張嘴,烏雲遮天要下雨”,等等。

在爾瑪人眼中,犬是能預報地震的靈性動物。2008年5月12日,在羌族聚居的岷江上遊,發生了山崩地裂的大地震。當時,“王治升跌跌撞撞從屋内跑出,他嘴裡發出‘咂咂咂’的喚狗聲,希望地下化身為狗的地藏王母親能制止住兒子的抖動。這是一片地震活躍帶,他的祖上一代代面對地震時,都發出這樣的聲音……”(《釋比黃昏》,中國羌族網)類似舉動亦見于茂縣黑虎寨老釋比任永清,據報道:“地震時,許多村民彷徨無措,作為釋比,他按釋比經典大喊了幾聲‘狗’,傳說裡,狗是地藏王的母親。釋比有法力,地震時喊‘狗’,地藏王就不晃了……”(《神秘釋比恐成曆史》,中國羌族網)羌族諺語有“狗跳耗子叫,地震必要到”。地震時往往伴随有動物的異常反應,其中犬的表現尤其突出。“5•12”地震發生前夕,北川縣曲山鎮海光村有條名叫“小花”的小狗狂吠不止,驚動了大家,許多人跑出屋子,結果救了“半個村子的人命”。居住在地震活躍帶上的爾瑪人在地震發生時喚犬,跟他們的民間經驗有關。此外,地震發生時,二位釋比不約而同地喚狗的舉動,實際上是在按習俗施行禳災儀式,試圖使顫抖的大地平靜下來。

在爾瑪人看來,犬是通靈之物,能鎮邪禳災,尤對止住地震有效。據羌族神話《開天辟地》描繪,古時候,地是一個黑雞蛋,天是一個白鵝蛋,一團黑糊糊的,一團白生生的,分不清上頭下頭,也分不清前頭後頭。天爺阿補曲格和天母紅滿西決定造天搭地,以使萬物滋生。天母打開黑雞蛋,裡面鑽出一條大鳌魚;天爺打開白鵝蛋,裡面滑出一塊青石闆。天爺用青石闆造天,立起又倒,倒了又立,如是再三,累得大汗流,硬是沒法。天母連忙把大鳌魚搭成了地,将鳌魚的四足扳來立起,才撐起了青石闆。天地造好了,可是,大鳌魚要動彈,它一動,就會天搖地震。于是,天母喚來家中的玉狗,将其放到大鳌魚的耳朵洞裡,并對後者說:“你不準動喲!我把你的母舅叫來了,給你作個伴兒,空了給你擺條,免得你心焦。要聽母舅的話呢!你一動,它就會咬你呢!”(四川話“擺條”,指聊天)于是,大鳌魚再也不敢動,天地才穩當了。該神話是20世紀80年代從年近八旬的老釋比口中采錄的,現存釋比唱經中也有相關内容。以犬為地之母舅的傳說是怎麼來的,其中奧秘值得考究,但有一點可注意:羌民族以母舅為大,凡事都要聽舅舅的,釋比經文即稱“天下要數舅為尊”,而以犬為地之母舅,叮囑後者“你須聽從順其音”(《羌族釋比經典》,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232頁),可謂是按照羌民社會的習慣思維為大地安排了一個管制它的長輩。

根據羌族神話傳說,除了羊是羌人固有,先祖木姐珠和燃比娃結婚後從天宮帶往人間的有馬、牛、豬、狗、驢、兔、雞、鴨八種動物,如叙事長詩《木姐珠》所唱。日月星辰、山水樹木等自然物的由來,在爾瑪人口頭上多有對應的神話。平武羌族神話《狗頭盤古開天地》講,茫茫遠古,天地渾沌,沒有日月星辰,也沒有白天黑夜,是狗頭人身的盤古耗盡精力才造好了天地。他倒下時,雙眼飛上天成了太陽和月亮,汗珠子飛上天成了星星,身軀倒地成了高山和石頭,頭發、胡子、汗毛成了樹木和花草。連盤古王身上的虱子和虮子,也變化出野獸和牛羊。羌族寓言故事《狗和獐子》中,狗把獐子從大蛇口中救出,從而結為生死之交的兄弟,後來因為獐子自高自大、欺壓狗子甚至與人為敵,最終與狗成了死對頭。在羌語中,“狗”之讀音為“ku”(汶川)或“gu”(北川),羌人亦采用十二生肖屬相命名,狗日出生者有名“苦木”的;北川羌族人家,小孩的帽子上也繡有狗,謂之“神狗”。在岷江支流雜谷腦河流域的增頭、佳山等羌寨,若有自家房屋位于寨子中心,主家會認為其“風水硬”,要請石匠打制石雞和石狗,再請釋比做法事,立石雞、石狗于照樓上以“鎮風水”。羌族地區的寺廟或寨門上多雕塑石狗,給小孩的帽子繡上犬,諸如此類,無非是讓“神狗”護衛村寨安甯,保佑孩子健康成長,犬在川西北爾瑪人的信仰中是驅邪避祟的吉祥動物。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作為文化遺産和民俗藝術的羌戲研究”(項目編号:17YJA850004)的成果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