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戒指(下)
時間:2024-11-08 11:44:56
我們先看一下唐代史籍中關于戒指的記載以及考古資料情況。
唐代史籍中有關戒指的記載極少,且有數的幾條也隻出現在筆記小說中。如:晚唐範摅《雲溪友議》卷中“玉箫化”條記韋臯與玉箫相約,約定五至七年後來娶玉箫,“因留玉指環一枚,并詩一首”。後來韋臯違約不至,玉箫絕食而死。再後來韋臯成為西川節度使,知此事後“廣修佛像”。最後玉箫托生為歌姬,又回到了韋臯的身旁。另據《太平廣記》卷三四〇“李章武”條記,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李章武與華州王氏子婦相愛,臨别時“子婦答白玉指環一,又贈詩”雲雲。後來李章武再去華州,王氏子婦已死,二人遂神會于王氏宅中。又晚唐谷神子①《博異志》“楊知春”條記,楊知春與群賊盜墓,為取得墓主人指上玉環,“競以刀斷其指”,結果群賊突然“皆不相識,九人自相斫俱死”。還有《太平廣記》卷三三九“崔書生”條②記,唐德宗貞元年間,崔書生誤入北周趙王女玉姨之墓,與玉姨的外甥女歡愛。又與玉姨賭博,“赢玉指環二枚”雲雲。河南偃師杏園唐墓出土的金戒指文獻資料之外,考古文物資料中有關戒指者亦少。在唐墓壁畫和傳世繪畫中似乎沒有見到戒指的圖像。而在出土文物中,戒指也較其他钗、簪等為少。筆者限于條件,沒能詳盡搜羅,僅對《文物》《考古》雜志1990年至1997年共八年間公布的唐墓随葬品做了個簡單統計。結果是,在公布的127座唐代墓葬中,出土有钗者共11座墓、有簪者5座墓,而出土有戒指者隻有3座墓。河南偃師市杏園村YD1902唐墓出土有金戒指一件,“環體厚重,上嵌橢圓形紫色水晶。水晶上淺刻兩字,文字為中古時期的巴列維語”。墓的年代推測為盛唐墓(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隊《河南偃師市杏園村唐墓的發掘》,《考古》1996年第12期)。遼甯朝陽市雙塔區1号唐墓出土銅戒指5件,3号墓出土金戒指一枚。墓的年代推測在唐中期以前(參遼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陽市博物館《朝陽雙塔區唐墓》,《文物》1997年第11期)。江蘇徐州市花馬莊唐墓出土金戒指一件。墓的年代推測為唐前期(參徐州市博物館《江蘇徐州市花馬莊唐墓》,《考古》1997年第3期)。
上述三墓均無墓志出土,因此墓主人的情況不甚明了。
根據以上有限的資料,我們來看看唐代戒指使用上的幾個問題。
從文獻中有關戒指的記載奇少以及考古出土實物也不多的情況看,戒指在唐代大部分地區、對大部分人來說,還不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裝飾品。作為珍寶或信物使用且不戴在手指上的可能性很大。例如前引《太平廣記》卷三三九“崔書生”條記載即以玉戒指為賭資,赢了戒指從墓中出來後,“其赢玉指環猶在衣帶”,并沒有戴在手指上。同樣的例子我們在南北朝時也能看到,前舉《異苑》卷六有一條記載:沛郡人秦樹在冢墓中與一女子婚合,臨别時,“女泣曰:與君一睹,後面無期,以指環一雙贈之,結置衣帶,相送出門”。請注意,女子沒有将戒指戴在男子的手指上,而是結置于衣帶上。說明自南北朝到隋唐,雖也使用戒指,但大部分人并不把它戴在手指上。
由戒指不戴在手上或為北方少數民族習俗可知,戒指在唐代似乎仍是帶有濃郁少數民族或外來文化色彩的裝飾品。前引遼甯朝陽市雙塔區3号墓除出土了金戒指外,還出土有東羅馬帝國的金币,可知墓主人或是少數民族,或受外來文化影響甚大。漢代以來,從西北到東北,某些少數民族的成員有戴戒指的習俗已為考古發現證明。雙塔區3号墓所處的遼甯省朝陽市在唐屬營州,是與契丹、奚族活動區域相交叉的地方,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還曾“為契丹所陷”(《新唐書》卷三九《地理志三》),開元以後又是“商胡”雲集處(參《舊唐書》卷一八五下《宋慶禮傳》)。我們知道,契丹族可能是戴戒指的。1992年發掘的遼耶律羽之墓,墓主人死于離唐代不遠的會同四年(941),墓中就出土有金戒指5枚(參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遼耶律羽之墓發掘簡報》,《文物》1996年第1期)。而1986年發掘的遼陳國公主驸馬合葬墓中的墓主人陳國公主,“十指戴戒指十一枚(有一指上兩枚套疊在一起),驸馬戴戒指六枚,均為金質”(張郁《遼陳國公主夫婦殡葬服飾小記》,《文物》1987年第11期)。這些資料或者可以作為契丹族戴戒指的旁證吧。因此,朝陽市雙塔區3号墓的墓主人很有可能屬于契丹族,當然也有可能屬于“商胡”①。此外,偃師市杏園村YD1902唐墓出土的金戒指上刻有中古波斯語,無疑也是西方傳入的外域工藝品。文獻中也能看出些許痕迹。比如《新唐書》卷八三《定安公主傳》記,定安公主回到太原,“诏使勞問系塗,以黠戛斯所獻白貂皮、玉指環往賜”。我們知道,黠戛斯“赤發、皙面、綠瞳”(《新唐書》卷二一七《黠戛斯傳》),屬唐代西北的少數民族。又,前述谷神子《博異志》“楊知春”條說墓中戴戒指的女子是“綠發稠直,皓齒編貝”,顯然也是一位少數民族或外國女子。總之,無論考古資料還是文獻資料都說明,唐代的戒指仍主要為胡族或受胡族文化影響較深的人所佩戴。而在其他人的眼中,将其視為一種外域文化色彩濃郁的珍寶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戒指在唐代似乎還具有某種神秘色彩。前述漢高祖惡戚姬“環照見指骨”的說法在唐代仍然流行。假托牛僧孺撰寫的《周秦行紀》,說牛在洛陽附近碰見了戚夫人,“夫人約指玉環,光照于座”。劉禹錫更說楊貴妃“指環照骨明,首飾敵連城。将入鹹陽市,猶得賈胡驚”(《馬嵬行》)。從詩中可知,劉禹錫也視指環為一種神奇的有胡族色彩的寶物,所以才說它會讓“賈胡驚”。其實史籍中隻有楊貴妃戴臂钏而沒有戴戒指的記載,劉禹錫這裡說“指環照骨明”,不過是借用戚夫人的故事說楊貴妃的首飾珍奇而已。與前代一樣,戒指具有的這種神秘性反映在文獻中,就是涉及戒指的記載絕大多數都與神鬼與死人有關。前引四條史料無一例外。這或者也可以間接證明唐代戒指所具有的某種神秘性質。
唐代有關戒指的記載又多與婚姻相關。這除了前面所雲胡俗影響外,或者還有佛教的影響。現存敦煌文書中有一種被稱為《太子成道經》的變文,内容叙淨飯王太子的成佛經過。文中說太子長大,淨飯王想為他娶妻以使他依戀人間,“太子聞說,遂奏大王,若(與)兒取其新婦,令巧匠造一金指環,(兒)手上帶之,父母及兒三人知,馀人不知。若與兒有緣,知兒手上金指環者,則為夫婦”。後來,摩诃那摩女耶輸陀羅說了出來,于是“太子當時脫指環”,娶耶輸為妻(參王重民等編校《敦煌變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290-291頁)。但是《佛本行集經》原文隻是間接和婚姻發生關系。據佛經原文,太子準備的“雜寶無憂器”都讓其他女子拿走了。耶輸陀羅最後一個來,來後又向太子要雜寶,“是時太子指邊有一所著印環,價直百千,從指脫與耶輸陀羅”。但是耶輸陀羅仍不高興。後來淨飯王向耶輸陀羅的父親提婚,經過比武等,耶輸陀羅的父親才同意将女兒嫁給太子。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佛經中所雲太子戴的戒指是一種“印章戒指”,可能是身份的象征,本與婚姻無關。第二,并沒有太子以戒指為信物,與女子直接定婚的意思。但是中國唐代西北地區的僧侶(或還有文人)對佛經作了改編,删掉了其他雜寶無憂器,隻以金戒指來判定婚姻,這裡顯然有沿絲綢之路的外來文化的影響。可是一經如此改編,它就借助變文形式廣泛傳播,從這一意義上,準确地說,在唐代戒指與婚姻的關系上,經過改造了的佛教亦即中國式的佛教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還有一種推測,即當時戴戒指的人可能信佛教。這在唐代尚找不到直接證據,而隋代則有。《隋代李靜訓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唐長安城郊隋唐墓》,文物出版社,1980)報告說,墓主人李靜訓“兩手指上各戴有金、玉戒指”(4頁)。據報告所刊《李靜訓墓志》,李靜訓“幼為外祖母周皇太後所養……于是攝心八解,歸依六度,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與香佩俱芬”(27頁)。可見李靜訓在其外祖母的影響下,成了佛教信徒。唐代墓葬出土有戒指者可惜沒有墓志,文獻記載也太簡略,無法據以立說,這是令人十分遺憾的。總之,戒指和佛教的關系今後還應作進一步地深入探讨。
但是戒指在唐代的大部分時期似乎還不具備西方文化中所有的“定婚”意義。因為戒指在當時雖然成了一些男女交往的信物,但卻被賦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含義。前代如《太平禦覽》卷七一八所引《後魏書》,說元樹從梁歸魏後,将愛妹玉兒給他的金指環“寄以還梁,表必還之意”。這是取指環的“環”與“還”同音。唐代也是這樣。上述《太平廣記》卷三四〇“李章武”條說王氏子婦贈李章武白玉指環,并贈詩曰:“撚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這是取指環的“循環”之意。這樣,無論“還”還是“循環”,含義都與西方習俗中的“定婚”不同。這或者可以說明,戒指在唐代雖與婚姻有聯系,但相對而言,似乎更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含義。
但是到了晚唐,可能一些了解西方習俗的士人知道或接受了西方戒指所具有的“定婚”意義。前述《雲溪友議》卷中“玉箫化”條就是典型的一例。其中說韋臯與玉箫告别,“遂為言約,少則五載,多則七年,取玉箫,因留玉指環一枚”。這裡的指環就有了比較明确的“定婚”的含義。不僅如此。我們知道西方戴戒指的習俗是戴在中指上表示已經定婚(也有說表示熱戀者)、戴在無名指上表示已經結婚。古羅馬龐培城壁畫中的已婚婦女,已經将戒指戴在無名指上了(參MaurizioBonicatti著、森田義之譯《世界の至寶》卷二《ギリシア/ロ-マ/ビザンティン》,東京ぎょうせい株式會社出版,1984)。這種習俗晚唐的某些士人可能也已經知道。前述韋臯與玉箫定婚後,韋臯違約不至,玉箫絕食而死。史記玉箫的主人姜氏“愍其節操,以玉環着于中指而同殡焉”,即視玉箫為已定婚之人,所以才将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前述《博異志》“楊知春”條說墓中的女子“左手無名指有玉環”,說明這位女子是一位已婚婦女。如果說此書的作者谷神子(鄭懷古)記墓中女子無名指戴戒指尚屬不知其所以然的話,則《雲溪友議》“玉箫化”條的作者範摅則應該是懂得将戒指戴在中指上所具有的意義的。當然,具有這種知識的人在唐代可能很少見,但文獻中明确有将戒指戴在中指和無名指上的記載,還是說明晚唐人對戴戒指的外國習俗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
綜上所述,戒指在唐代仍然具有神秘性、胡族性的特點。它雖然可能在北方某些少數民族中流行,但就唐朝大部分地區而言,仍然不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裝飾品。此外,戒指在唐代依然與婚姻有關,但其含義仍不固定,傳統文化意義可能仍然大于外國文化意義。隻是到了唐代晚期,才似乎有些士人對外國習俗中戴戒指的意義(如定婚)以及佩戴方式(如戴于中指或無名指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
現在的問題是,戒指在中國可說是起源甚早,但是為什麼沒有發展成為一種普遍使用的裝飾習俗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這裡隻想就與婚姻發生關系的側面來談一談。
按中國古代的戒指很早便與婚姻聯系起來了,那麼為何到唐代為止,戴戒指卻一直沒有在社會中流行并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的婚姻習俗呢?我想,其根本原因或者在于,戒指與婚姻發生聯系的習俗來自外國,而這一習俗與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格格不入。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很早即已形成,其基本特征之一是婚姻的結成需要媒人,《詩經·豳風·伐柯》之“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即是明證。此外,結婚過程的“六禮”也早在《儀禮》中已經有了明确規定,而“六禮”中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的每一禮,都需要中間人(使者、賓)來完成,其中沒有給新婚男女直接見面的機會。上述婚姻制度在後代雖有繁簡之分,但卻大緻為曆代所遵守。唐代也是如此,“為婚之法,必有行媒”(《唐律疏議》卷一三《戶婚律》),婚姻的成立要靠媒人。
一般而言,唐代民間的婚姻過程首先是媒人牽頭,然後男方提出《通婚書》,由媒人傳給女方,若女方也有《答婚書》,婚姻就成立了,一般也就不許悔婚了。《唐律疏議》卷一三《戶婚律》雲:“諸許嫁女,已報婚書及有私約,而辄悔者,杖六十。”這裡的“私約”不是男女之間的私約,而是指女家預先知道對方男子的條件如年歲大小、有無殘疾、是嫡是庶之類,并且答應了這些條件的那種家長之間的私下約定。又雲:“雖無許婚之書,但受聘财亦是。”這就是說,唐代婚姻成立有兩種途徑:一是女方回報《婚書》,一是女方接受聘财。這兩種方法實際都是由媒人穿線,在男女雙方家長中進行的。在這過程中,沒有男女之間的自由交往和自由戀愛,恐怕也就沒有了男女之間直接交換戒指以定婚的可能。因此我們在筆記小說中看到的有關戒指的故事,就隻能與死人有關了。這實際上是當時人對男女自由戀愛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現實生活中婚姻狀況的無奈。或者可以這樣說,戒指與婚姻的聯系是以男女之間的自由交往、自由戀愛為基礎的,隻要中國古代的社會不允許男女之間自由戀愛,隻要中國古代婚姻制度沒有根本的改變,具有定婚意義的戒指的使用就不會發展起來。也許正因為此,戒指雖然常出現在文獻和考古資料中,但它歸根結蒂屬于外國文化範疇,不能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由此或者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即任何一種外來事物及其運用,乃至任何一種外來文化,如果與接受它的社會的傳統制度、傳統文化相沖突,它就很難融入那個社會中去。但是如果它本身存在有合理的進步的因素,它又能斷續存在于那個社會(甚至隻在觀念上),而不會徹底消亡。這些,或者就是研究唐代戒指給我們的一點啟示吧。(全文完)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
①有學者考證“谷神子”即“鄭還古”,參中華書局1980年本《博異志》“出版說明”及“附錄”。
②《太平廣記》注此條出自《博物志》。按《博物志》為西晉張華撰,而此故事所叙為唐事,故此條必非出自《博物志》明矣,疑亦出自前引谷神子所作《博異志》。
①但是從考古發現看,似乎“商胡”即“昭武九姓”的後裔在唐代戴戒指的可能性不大。前述甯夏固原地區發掘有唐代史索岩、史诃耽、史鐵棒、史道德墓,史姓屬昭武九姓,但這四墓中均無戒指出土。1981年洛陽曾發掘有安菩夫婦墓。安菩亦屬昭武九姓,墓也未被盜掘,但墓中也沒有戒指出土。(參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龍門唐安菩夫婦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