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蘇秦與《蘇子》
時間:2024-11-08 12:08:36
蘇秦(約前340-前284)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謀略家和外交家。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并相六國”,以抑強秦。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拟作的長篇遊說辭,認為蘇秦是與張儀同時合縱連橫的敵對人物,緻使蘇秦的真實事迹和《蘇子》的具體内容,都撲朔迷離,模糊不清。值得注意的是,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整理,文物出版社,1976)裡,有十六篇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其中十四篇是連司馬遷也沒有見過的珍貴文獻,為我們研究蘇秦的真實事迹,提供了可靠的新資料(如右圖)。我們以這些文獻為标尺,在甄别傳世蘇秦資料的基礎上,将蘇秦的真實事迹和《蘇子》的基本内容略作考述。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第五章至第八章殘卷照片一蘇秦的籍貫和事迹
蘇秦是戰國時期東周雒陽人。《戰國策·燕策一》記載蘇秦的話說:“臣,東周之鄙人也。”據《史記·蘇秦列傳》,蘇秦是“雒陽乘軒裡人”。他的故裡在今洛陽市洛龍區李樓鄉太平莊村。村南有蘇秦墓冢和唐代以來的墓碑,現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蘇氏是商周時期的著名國族。《左傳·成公十一年》載:“昔周克商,使諸侯撫封,蘇忿生以溫為司寇,與檀伯達封于河。”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蘇忿生為司寇。《潛夫論·志氏姓》說:“周武王時,有蘇忿生司寇而封溫,其後洛邑有蘇秦。”可見蘇秦本是周初司寇蘇忿生的後裔。
戰國之世,諸侯稱雄,列國紛争。劉向《戰國策書錄》說,戰國之世“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争強,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詐僞并起。……是以蘇秦、張儀、公孫衍、陳珍、代、厲之屬,生從橫短長之說,左右傾側。蘇秦為從,張儀為橫;橫則秦帝,從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我國曆史上的縱橫家,就是在這個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蘇秦年輕時曾師從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史記·蘇秦列傳》載:“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于齊,而習之于鬼谷先生。”揚雄《法言·淵骞》也說:“儀、秦學乎鬼谷術,而習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馀年。”鬼谷子是戰國時期的著名隐士,也是中國古代縱橫家的鼻祖。蘇秦、張儀都是他的學生。
據《史記·張儀列傳》:“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為不及張儀。”張儀開始遊說諸侯時,在楚國曾遭人陷害,被鞭笞“數百”。這時,蘇秦已說服趙肅侯而得相約從親,然恐秦國攻趙敗約,便暗中設計使張儀西赴秦國,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張儀為感激蘇秦,說:“吾不及蘇君明矣!”《論衡·明雩》說:“蘇秦、張儀悲說坑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這些記載都說,蘇秦、張儀是同時向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的師兄弟。
然而,據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陳珍章”,公元前312年蘇秦到陳畛門下遊說時,還是個剛涉世事的年輕人。這時張儀早已名冠諸侯,步入老年。據《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張儀相秦”。秦武王二年(前309),“張儀死于魏”。因此,蘇秦的年代大體應比張儀晚一代人。他們并非是同時師從鬼谷子的同學,更不是同時進行合縱連橫的對手人物。但不能排除的是,張儀可能是鬼谷子早年的學生,蘇秦則是鬼谷子晚年的學生。
蘇秦師從鬼谷數年下山,滿懷熱情地投入“遊士”生涯。他出遊數年,先後求說周赧王、楚懷王和秦惠文王,均未成功。這時,蘇秦“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隻得返回家鄉。當他神情憔悴,面容黃黑,回到家裡時,受到父母妻嫂的冷遇。他隻得找出太公《陰符》等書,發憤苦讀,揣摩列國時事。每當讀書困乏欲睡時,他就“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繼續苦讀。一年多後,他完成對諸侯各國形勢的揣摩和分析,認為“我現在就可以去遊說各國君王了”。正在這時,蘇秦聽到燕昭王廣求賢才的大好消息,決心北上燕國,去施展自已的才華。
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燕國内亂派兵攻占燕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燕王哙也被齊軍殺死。公元前311年,趙武靈王派兵護送燕公子職回國即位,是為燕昭王(前311-前279年在位)。燕昭王即位後,把齊國“破燕”看作奇恥大辱,立志報仇雪恨。他築起黃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攬四方賢士。《說苑·君道》載:“蘇子聞之,從周歸燕;鄒衍聞之,從齊歸燕;樂毅聞之,從趙歸燕;屈景聞之,從楚歸燕。四子畢至,果以弱燕并強齊。”這裡的“蘇子”就是蘇秦。燕昭王對蘇秦的到來非常重視,親自到郊外去迎接,并設盛宴款待。其時當在公元前308年。
蘇秦一生的主要事迹是作為燕昭王的親信出使齊國,執行“以弱燕并強齊”的特殊使命。他先是合縱齊、趙、韓、魏、燕五國攻秦,以便實現振興燕國的“大事”;後又“惡齊、趙之交”,策劃由樂毅統率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讨伐齊國。公元前284年初,五國聯軍迅速攻破齊國的濟西防線,直逼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西)。這時,齊闵王方如夢初醒,惱怒萬分,便以“陰與燕謀齊”的罪名,将蘇秦車裂處死。那年,他約五十六歲。樂毅率軍攻入臨淄,“盡取齊之寶藏器”。齊闵王逃出臨淄後,被楚軍殺死。蘇秦合縱五國伐齊,使齊國從此走向衰落,客觀上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有着巨大的進步意義。
《戰國策·秦策一》說蘇秦“約縱散橫,以抑強秦”。“當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衆,王侯之威,謀臣之權,皆欲決蘇秦之策。不費鬥糧,未煩一兵,未戰一士,未絕一弦,未折一矢,諸侯相親,賢于兄弟。夫賢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這裡,蘇秦被譽為“天下服”的賢人。《說苑·善說》載:“蘇秦行其說,而六國以安。”《鹽鐵論·褒賢》則說:“蘇秦、張儀,智足以強國,勇足以威敵,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息。萬乘之主莫不屈禮卑辭,重币請交,此所謂天下名士也。”《論衡·答佞篇》也說:“太史公叙言衆賢,儀、秦有篇,無嫉惡之文,功鈞名敵,不異于賢。……儀、秦,排難之人也,處擾攘之世,行揣摩之術。當此之時,稷、契不能與之争計,禹、臯陶不能與之比效。”《史記·鄒陽列傳》說:“蘇秦不信于天下,而為燕之尾生。”蘇秦對諸侯各國雖沒有講真話,但他卻成為燕國最守信用的“尾生”。蘇秦的合縱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諸侯間頻繁的兼并戰争,減輕了百姓的苦難。為促進當時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後世尊為“謀聖”。因此,蘇秦的偉大功績,彪炳史冊,受人景仰(參蔡運章《蘇秦事迹考辨》,《鬼谷子文化研究文集》,陝西旅遊岀版社,2004;蔡運章《蘇秦事迹考略》,新加坡《蘇氏公會慶祝成立八十周年紀念》特刊,2009)。
二《蘇子》的内容和編撰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三十一篇”。班固自注:“名秦,有列傳。”這裡所說的“列傳”,就是《史記·蘇秦列傳》。可見“《蘇子》三十一篇”,應是戰國縱橫家蘇秦的著作。但是,這部古書早已亡佚,它的具體内容是什麼至今未知。
唐儒司馬貞《史記索隐》說:“樂壹注《鬼谷子》書雲:‘蘇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将所載的“《鬼谷子》二卷”,都直書為“蘇秦撰”。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也說:“樂壹有蘇秦假名鬼谷之語,而《鬼谷子》有《陰符七術》及《揣》《摩》二篇,合之《秦策》所記,則《鬼谷子》乃《蘇秦書》明矣。”這說明自唐代以來,學者常把《蘇子》與《鬼谷子》混為一談。因《鬼谷子》是“蘇秦纂述師說之書”,也是縱橫家的理論經典。《蘇子》則是蘇秦及其學派書信和遊說辭的總集。在《鬼谷子》裡,沒有一篇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而《戰國策》和《史記》裡保存着大量蘇秦的遊說資料,卻未見收錄《鬼谷子》的篇章。因此,《鬼谷子》與《蘇子》的内容明顯有别,不應混淆。特别是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鑒别蘇秦資料真僞的标準尺度,使我們能夠去僞存真,從而看清蘇秦及其著作的真實面目。唐蘭先生說:帛書中“關于蘇秦的書信和談話”,應是“真正的《蘇秦書》”;還說:“劉向編的《戰國策》裡所保存的,有一些也應是《蘇秦書》的殘篇。”(《司馬遷所沒有見過的珍貴史料》,《戰國縱橫家書》附錄,文物出版社,1976)楊寬先生也認為,這些“原始的蘇秦資料,可能出于一部原始的《蘇子》”(《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的史料價值》,《戰國縱橫家書》附錄,文物出版社,1976)。我們以這些真實史料為标尺,将散存在戰國秦漢文獻裡蘇秦及其學派的書信和遊說辭輯錄起來,大體上可以恢複《蘇子》一書的基本内容。
必須指出的是,先秦諸子大多都是同一學派的集體著作。如《管子》《墨子》《莊子》《商君書》諸書,就是管仲、墨翟、莊周和商鞅及其學派的集體作品。清儒沈欽韓說:“今見于《史記》《國策》,灼然為蘇秦者八篇,其短章不與。秦死後,蘇代、蘇厲等并有論說,《國策》通謂之蘇子,又誤為蘇秦。此三十一篇,容有代、厲并入。”錢穆也說:“餘疑《漢志·蘇子》三十一篇,當如沈氏所說,即今傳《史記》《國策》所載蘇氏兄弟之辭。”可見《蘇子》一書的内容,應包括蘇秦、蘇代、蘇厲及其門人、弟子和後學的著作。也就是說,《蘇子》是蘇秦及其學派集體著作的總集。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中有十七章原始的蘇秦資料,内在聯系極為密切。這些蘇秦原始資料的發現,使我們能夠相互參照,考訂出各篇的作者和年代。特别是能夠考訂出哪些是蘇秦的,哪些是蘇代、蘇厲的,哪些是蘇氏後學的作品,從而使那些散見在各書裡真實而零星的史料,都可以串聯起來。這樣,我們不但可以澄清蘇秦的真實面目,而且還可以把《蘇子》的佚篇彙輯起來。
三《蘇子》篇章的類别
蘇氏兄弟及其學派的書信和遊說辭,大都保存在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戰國策》和《史記》裡。這些資料的内容,有的比較原始,有的經後人加工整理,有的則是蘇秦後學以蘇秦名義拟作的。我們共輯得《蘇子》佚文七十馀篇,依其内容的真實程度,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蘇氏兄弟的原始資料
“蘇氏兄弟”是指蘇秦、蘇代和蘇厲兄弟三人,當以蘇秦為代表。他們都是“名顯諸侯”的縱橫家,活動年代也大體相同。所謂“原始資料”,就是未經後人加工整理的蘇氏兄弟的書信和遊說辭。例如: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一)“自趙獻書燕王”章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二)“使韓山獻書燕王”章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三)“使盛慶獻書燕王”章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四)“自齊獻書于燕王”章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五)“謂燕王”章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六)“自梁獻書于燕王(一)”章
《東周策》“謂薛公”章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收錄的蘇秦資料都比較原始”,而前十四章中屬于蘇秦的十三章,都沒有遊說者的署名,可能就是輯于原始《蘇子》的緣故。這些篇章的共同特征,就是章首均直書“謂某某曰”,沒有記載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和遊說者的名字。若再仔細閱讀全文,就會有質樸、簡練、委宛而有條理的感覺。可見這類蘇氏兄弟的作品,從行文款式到文章内容,都保持了作品的原始面貌。
第二類:經後人加工整理的蘇氏資料
這是指在傳抄或編集成冊時,經過後人加工整理和修飾的蘇氏兄弟的書信和遊說辭。例如: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二二)“謂陳珍”章
《東周策》“昭獻在陽翟”章
《西周策》“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章
《燕策三》“孟嘗君将入秦”章
《西周策二》“雍氏之役”章
《齊策四》“蘇秦之燕至齊”章
《燕策二》“蘇代〔秦〕自齊使人謂燕昭王”章
這類書信和遊說辭的共同特征是篇首增加了故事發生的具體背景,大都寫清遊說者的姓名,文章的内容顯得“繁複,文字也要長得多,當是出于後人的加工修改和擴大”的緣故。這些篇章不僅增添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和遊說者的姓名,而且通篇行文多增置“夫”“而”“則”等虛詞,文章詞句常有增減、改動和修飾,使全文顯得語言酣暢,朗朗可讀。這些顯然都是經過後人加工整理的結果。
第三類:蘇秦後學拟作的蘇氏資料
這是指戰國末年縱橫家中的蘇秦後學,為了給初學者提供練習遊說的腳本,拟托蘇秦名義撰寫的書信和遊說辭。例如:
《秦策一》“蘇秦始将連橫說秦惠王”章
《燕策一》“蘇秦将為從北說燕文侯”章
《趙策二》“蘇秦從燕至趙始合從”章
《楚策一》“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章
《魏策一》“蘇秦為趙合從說魏王”章
這些書信和遊說辭包括著名的“蘇秦合縱八篇”,都是戰國末年蘇秦後學的作品。這就是《史記·蘇秦列傳》所說的“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這類作品的“氣勢都很盛,跟真正的蘇秦文筆宛轉而有條理,風格截然不同”,篇中描述多具有濃厚的文學誇張色彩。但是,這些拟作所反映的豐富曆史信息,則是我們研究戰國曆史文化的重要資料。
蘇秦及其學派的書信和遊說辭,既是《蘇子》的主要内容,也是蘇秦學派的智慧結晶。我們通過細緻的整理和研究,把蘇秦、蘇代、蘇厲兄弟各自的書信和遊說辭區分開來,逐章進行考訂、梳理和編年,進而澄清蘇秦的家世、師傳和蘇氏兄弟的生平事迹。以圖還原蘇秦的本來面目,從而正确評價蘇秦在縱橫家裡的重要地位及其曆史貢獻。因此,這些《蘇子》佚文自然會成為學者們研究蘇秦及其學派時最為珍貴的曆史資料。
四結語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中蘇秦原始資料的重要發現,使我們得以參照《戰國策》和《史記》等傳世文獻,澄清蘇秦一生的真實事迹。我們之所以花費多年精力,用心來搜集、整理《蘇子》佚文,就是要力求還原蘇秦及其學派的本來面目,從而正确評價縱橫家的曆史功績。誠如司馬遷所說:“毋令獨蒙惡聲焉!”而《蘇子》佚文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必将為戰國曆史研究提供一部真實可信的珍貴史料。
蘇秦、張儀所代表的縱橫家,大都是戰國時期叱咤風雲的重要人物。他們那些鮮活、生動的人生畫卷,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真實寫照。今天,我們學習、研究蘇秦及戰國縱橫家的珍貴遺産,對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蘇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夏初。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已出版四十年整,雖經裘錫圭、鄭良樹等先生的深入研究,但至今仍未有新的讀本問世。我們經過多年努力,将《蘇子輯校注譯》和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注譯》兩書整理出版,以此紀念蘇秦逝世2300周年!
(作者單位:河南洛陽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