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皇帝”會飛行嗎?
時間:2024-11-08 12:33:42
撰文/孫英剛
君主的一個正式頭銜、非正式稱呼,或者一個通俗的描述性概念,其背後常常隐含着深厚的思想和信仰意涵。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對君主的描述性概念,除了“天子”“皇帝”“天王”“可汗”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稱呼外,還有一些現在看起來略顯生僻和奇怪的叫法,比如“飛行皇帝”。許理和教授(EricZürcher)在其名著《佛教征服中國》(BuddhistConquestofChina:TheSpreadandAdaptationofBuddhisminEarlyMedievalChina,Brill,thirdedition,2007,p.270,seenote117)中讨論南朝宋宗炳(375—443)的《明佛論》(《弘明集》卷二,《大正藏》第52冊,12頁)時,提到這個概念:“飛行皇帝是‘cakravartirāja’的一種古體(archaic)翻譯……通常這個概念被譯作‘轉輪聖王’。”宗炳《明佛論》原文為:“得吾道者,上為皇,下為王,即亦随化升降,為飛行皇帝、轉輪聖王之類也。”宗炳的《明佛論》反映的是公元5世紀初中土的佛教觀念,其實“飛行皇帝”一詞曾在數百年間非常流行,乃至影響到中古時代的政治修辭和藝術表現形式。
中古時期,佛教對理想的世俗君主的描述,主要集中在轉輪王的有關理念上。轉輪王和中國的傳統君主概念“天子”有明顯的區别。“天子”是接受天命統治人民,統治得好,會有祥瑞出現;統治有弊端,上天會降下災異;統治得實在太糟糕,天命就會通過湯武革命或者禅讓的方式轉移。轉輪王則不然,其統治人民的資格來自功德的累世積攢。他是理想的統治者,在他統治之下,人民和樂,财富豐饒(參《長阿含經·轉輪聖王品》)。他是統一君主,不是割據政權的“小王”。在中古時代,他曾經有一個非常流行的稱呼——飛行皇帝。唐初的高僧道世對飛行皇帝的描述非常簡練但卻點出了其主要特征:“蓋聞飛行皇帝統禦四洲,邊鄙逆命則七寶威伏,十善引化則千子感現。囊括遐迩,獨處中原。”(《法苑珠林·輪王篇》)在道世的描述裡,飛行皇帝居于世界中央,統治四大洲,七寶是他摧毀敵人的武器,十善是他教化百姓的律條。